作者聲明:本專欄依據(jù)嚴(yán)謹(jǐn)史料寫成,為杜月笙歷史傳記,非虛構(gòu)類小說

黃金榮是成于女人,也是敗于女人。

經(jīng)露蘭春這一劫后,黃金榮雖然沒有徹底栽倒,但心志卻已基本廢掉。與露蘭春的離婚官司打完后,他就像一只被刺破的老氣球,干癟地攤在了黃公館的煙榻上。內(nèi)在的家務(wù)事和所有財產(chǎn)物業(yè),他一并交給了守寡的兒媳李志清,外間的江湖事,他毫不猶豫,全部推給了杜月笙。

黃金榮原以為,不問世事地隱退在阿芙蓉的繚繞煙霧中,世間的煩憂能夠離他而去。然而,落寞之時,寒風(fēng)不止,江湖沒有從容處。不久之后,一封義正詞嚴(yán)的匿名信還是打破了他脆弱的寧靜。

有人在匿名信中亮刀子指責(zé)他說,你犯了青幫不可饒恕的戒條,分明是個“倥子”,用青幫規(guī)矩收學(xué)生納名帖已是大大的罪過,如今怎敢再冒充張老太爺,大字輩張鏡湖的門人,有恃無恐地深入臨城匪穴,招搖逞強(qiáng),騙取虛名。

因為氣魄已讓露蘭春耗盡,黃金榮讀完這封寒氣十足的匿名信后,竟恐慌到連大煙都沒法安心抽下去。

他找來杜月笙問:“怎么辦?”

杜月笙想了想,說:“不如借這個機(jī)會正式向張老太爺遞去名帖,再封上兩萬大洋的摯敬?!?/p>

黃金榮說:“上一次你代我遞名帖,張老太爺有過樹大根小這樣的話,再遞,他不會駁回來吧?”

杜月笙胸有成竹地說:“此一時彼一時,張老太爺是有境界的老前輩,只要把誠意做到,我想他不會駁掉這個面子?!?/p>

帶著黃金榮的重托,杜月笙再次找到張老太爺?shù)年P(guān)門弟子吳昆山,開口便說:“吳先生,我這次是代黃老板攀高來了。”

吳昆山說:“不要這樣講,黃老板再表誠意,我家老太爺怎能不相輔相成?!?/p>

由“樹大根小”只要黃老板抬頭一仰望,到“相輔相成”給黃老板一個體面的臺階,張老太爺該端的時候端起,該展的時候展開,這才是第一流的江湖場面,既顯高峰,又露寬仁。

得了吳昆山這句話,杜月笙連忙折回黃公館,向黃金榮傳遞此事已成的好消息。黃金榮聽信后,寬慰之余心境很有些滄桑,他對杜月笙說:“世事難料,別人是入幫大展宏圖,我這是入幫黯然回巢。”

黃金榮這句滄桑感慨,在當(dāng)年的上海灘極具象征意義,它不僅象征著黃金榮以殘酷中帶著幸運(yùn)的方式緩緩落幕了,更象征著杜月笙以無可爭議的梟雄之姿正式接過了黃金榮在法租界的江湖權(quán)勢。

然而,對雄心勃勃的杜月笙而言,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