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聲明:本專欄依據(jù)嚴謹史料寫成,為杜月笙歷史傳記,非虛構(gòu)類小說

天下事向來是樂極生悲。

自黃金榮隱退后,杜月笙只顧在上海灘揮金如土,開辟勢力,渾不知亂局已悄然而至,他的三鑫公司正面臨一場空前的危機。

江湖蓄水,深不見底。

掀起這場危機的不是別人,正是此前曾多次給過杜月笙面子,幫助過黃金榮的青幫“大”字輩大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張鏡湖張老太爺。

張老太爺真正是上海灘藏的最深的高人,杜月笙雖然多次登門拜訪,但直到危機已至,他卻并不清楚,“鏡湖”二字根本不是張老太爺?shù)恼婷撬慕枴?/p>

山外有山不算奇,奇的是一山秘藏另一山。說出張老太爺?shù)恼嬲矸?,恐怕杜月笙也要為之一驚。張老太爺只是一腳踏在幫會,真正壓臺面的真身其實一直扎在北洋風云處。民初蘇北,設有三大鎮(zhèn)守使,海州白寶山、淮揚馬玉仁、通海張仁奎。這通海鎮(zhèn)守使張仁奎,便是張老太爺?shù)恼嫔怼?/p>

顯赫正面,張仁奎的通海鎮(zhèn)守使衙門設在南通;江湖側(cè)面,他則以張鏡湖的名號在上海灘海格路建有一幢巨宅,平日里由他的關(guān)門弟子吳昆山出面主持;除了這兩面,張老太爺還有一層隱秘背面,暗地里他組織了一個“仁社”,門中弟子多是達官巨賈、各方各勢的要員。

這玲瓏臺面搭的,左右逢源,上下通吃,而且還繼往開來。

杜月笙后來窺得究竟后,亦從中學到不少。

說到張老太爺為什么要背地暗捅杜月笙一刀,其中牽扯著一樁昔日謎案。清末民初,兩淮最大的青幫梟雄乃是原清軍飛虎營的徐寶山,張仁奎即是他的得力部將。民初,楊虎、王柏齡等人為了反對袁世凱,用一只暗藏玄機的花瓶干掉了袁世凱在兩淮地區(qū)頗為倚重的徐寶山。

杜月笙緊跟權(quán)勢走向的意識不僅強而且準,與楊虎這幫人他始終保持著密切的交道,據(jù)說干掉徐寶山的那只花瓶,最關(guān)鍵處的玄機便是杜月笙的杰作。

對這一切,張老太爺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計較,但作為江湖龍頭,張老太爺有自己的操守,恩怨是恩怨,道義是道義,兩不相干。

給杜月笙面子,出手幫黃金榮,那是出于江湖道義。

背后捅杜月笙刀子,奪其鋒芒,那是出于江湖恩怨。

張老太爺捅刀子的手法很簡單,效仿杜月笙,在自己的地盤,以長江北岸啟東、海門一帶為駁運驛站,另開一條深入蘇北、轉(zhuǎn)運各地的運土、銷土路線。

此舉等于是斷了杜月笙的后路,但因為張老太爺不是一刀子捅下去,而是慢慢割肉的方式,起初很長一段時間,杜月笙、張嘯林都沒能反應過來。

等到突然猛醒,杜月笙、張嘯林正想采取行動時,不料江浙的亂局又接踵而來。

民國十三年,江蘇督理齊燮元和浙江督軍盧永祥為爭奪江浙地盤,掀起齊盧大戰(zhàn)。這場大戰(zhàn)雖雷聲大雨點小,但最終還是分出了勝敗。戰(zhàn)敗一方的盧永祥先遠走日本,后轉(zhuǎn)運大連、天津,從此告別風云權(quán)勢。其手下大將此前鎮(zhèn)守上海的何豐林和他那囂張無比的兒子盧筱嘉,一度雙雙在杜月笙杜美路二十六號的那幢小洋樓里避難。

但齊燮元得勝后,上海灘的局面并沒有就此塵埃落地。雄踞福建后來自封五省聯(lián)帥的孫傳芳見有機可乘,迅速揮軍由福建攻入浙江,并于民國十三年十月十六日進抵上海灘。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上海灘就此落入孫傳芳囊中。

對杜月笙、張嘯林而言,前有后路被斷,現(xiàn)又有局面大變,前路被阻,貨源幾乎沒了,有了亦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往日的暢行無阻。

一時間,三鑫公司陷入了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