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直流傳雷軍的“爽文人生”:“老婆是初戀的、事業(yè)是有成的、頭發(fā)是茂盛的、身高是一米八一的、啤酒肚是沒有的、大學第一桶金100w、寫的程序被編入武大教材、帶金山走入一個新高度,28歲成為總經理,感覺一事無成自己創(chuàng)業(yè),打下了虛高的手機市場?!?/strong>

雖然雷軍已經親自在直播間進行“辟謠”,但在無數網友的心目當中,雷軍無疑還是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即使強如雷軍,在早期的職業(yè)生涯中,也曾歷經重大挫折。

在雷軍23-26歲時,他負責開發(fā)的盤古組件虧損了2000萬,這是他早期職業(yè)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這次失敗讓他感到非常痛苦,甚至一度想要辭職。

在人生最艱難時刻,雷軍看《毛選》度過。

如果從《毛選》中選三句話和雷軍的“彪悍人生”關聯(lián)起來,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0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小米創(chuàng)立初期,智能手機市場被國際巨頭蘋果、三星等占據主導地位。

小米作為新品牌,面臨著資金緊張、品牌知名度低等諸多問題。

起初沒有人看好雷軍,更有董明珠與雷軍立下十億賭約,可偏偏他卻最爭氣。

雷軍敏銳地抓住了那點“星星之火”——手機中低端市場存在較大的空白。

小米迅速將自己的目標用戶定位為追求高性價比的廣大消費者群體,這就如同找到了革命中那一點可以燃起的 “星星之火”。

通過提供性能出色、價格親民的智能手機產品,小米迅速在市場中站穩(wěn)了腳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主打高性價比的小米手機迅速打開市場,讓這星星之火逐漸形成燎原之勢。

2021 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猛增,以 17% 的份額超越蘋果,首次晉升全球第二。

2023 年,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 12.8%,穩(wěn)居第三。

此外,小米不僅在智能手機領域取得卓越成績,還拓展到智能家電、智能穿戴等多個領域,成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

02

走群眾路線

“得民心者得天下”。

雷軍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業(yè)界著名的營銷鬼才。

他積極探索短視頻應用,通過與網友的頻繁互動,增強了粉絲的黏性。

例如,對于網友們對他的各種玩梗,他都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回應,展現出了親和、真誠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2024 年 5 月 21 日,雷軍抖音粉絲突破 2000 萬,他發(fā)布視頻感謝抖音朋友們的支持,并準備了 100 份精美禮品贈送給粉絲。

雷軍還在視頻里表示,歡迎網友在評論區(qū)回答兩個問題:“關注我多久了?”,“希望我拍些什么內容?”。

本來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可視頻底下的評論,卻讓人淚目。

助聽器、抗癌藥、義肢、姨媽巾……

評論區(qū)好像變成了網友的許愿池。

“讓科技不再高高在上”——雷軍一直所注重的產品性價比,把用戶的利益放在首位,為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通過走群眾路線,雷軍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支持和信任,培養(yǎng)了忠實的 “米粉”,為公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03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在小米 su7 的誕生過程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這句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小米正式宣布造車后,雷軍深知汽車行業(yè)的競爭激烈與復雜性,他明白要想打造出一款成功的汽車產品,不能僅憑以往在手機領域的經驗和直覺。

于是,他堅決貫徹了深入調查的理念。

為了摸透汽車行業(yè)的方方面面,雷軍跑遍了中國主要的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

在這個過程中,他與眾多行業(yè)內的專業(yè)人士交流,了解不同廠家的技術優(yōu)勢、生產模式以及市場趨勢。

通過與這些企業(yè)的接觸,他不僅辨識了核心能力、談妥了合作伙伴、挖到了關鍵人才,還為小米汽車組建了一支優(yōu)秀的核心團隊。

在小米 su7 的研發(fā)階段,雷軍和他的團隊對市場進行了細致的調研。

他們發(fā)現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性能、續(xù)航里程、智能化程度以及價格等方面都有著較高的關注度和期待。

基于這些調查結果,小米 su7 在研發(fā)時便將這些因素作為重點突破方向。

例如,為了提高性能,小米投入大量資源研發(fā)先進的電動驅動技術;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續(xù)航里程的需求,不斷優(yōu)化電池管理系統(tǒng);在智能化方面,更是結合小米在科技領域的優(yōu)勢,打造出了具有獨特優(yōu)勢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

在產品設計方面,團隊也進行了廣泛的調查。他們了解到消費者對于汽車外觀設計的審美趨勢以及車內空間布局的需求。

因此,小米 su7 在外觀上采用了時尚、動感且具有辨識度的設計風格,同時在車內空間的利用上也做到了極致,為乘客提供了舒適的駕乘體驗。

在小米 su7 上市前的定價階段,雷軍同樣依據充分的調查來做決策。

起初,很多人認為小米 su7 的定價應該保守一些,畢竟市場上對于新品牌的汽車存在一定的接受度問題。

但雷軍和他的團隊通過對市場上同類競品的價格分析、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以及成本核算等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后,認為小米 su7 應該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進入市場,這樣才能迅速打開局面,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最終,小米 su7 的定價策略取得了成功。

小米汽車 SU7 在 2024 年 3 月 28 日發(fā)布會當天的銷售情況如下:

發(fā)布 4 分鐘,大定破萬;

7 分鐘破 2 萬;

27 分鐘大定突破 5 萬;

24 小時達 88898 輛5。

04

最后的話

雷軍的故事,是一部充滿勇氣與智慧的傳奇篇章。

在最艱難的時刻,他從《毛選》中汲取力量,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信念,在競爭激烈的科技領域找到了那點希望的火種,憑借高性價比的產品策略,從無人看好的困境中崛起,最終讓小米的光芒閃耀全球。

他踐行 “走群眾路線”,以真誠和親和回應網友,把用戶利益放在首位,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衷心支持,讓科技真正惠及大眾。

同時,他秉持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的理念,深入調研市場,精準把握用戶需求,不斷推出創(chuàng)新且貼合市場的產品。

雷軍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堅持、智慧與勇氣的力量,激勵著每一個在追夢路上的人。

正如雷軍在他的2024年年度演講上所說的一樣:“破釜沉舟的勇氣,才是我們沖出重圍的關鍵!勇氣,并非沒有恐懼,而是面對恐懼的時候,依然堅定不移;勇氣,來自于堅定的信念,奔涌不息的熱情,還有每一步的腳踏實地;勇氣,就是人類最偉大的贊歌!”

相信在未來,雷軍和他的小米將繼續(xù)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為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