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道
編輯:佳琪
極致的「多面手」
在夜深人靜之時,你正舒適地躺在床上,刷了一會兒手機,準備進入夢鄉(xiāng),但房間的燈還沒關。此時此刻,是不是特別希望有一只無形的手能飄然而至,幫你輕輕地關掉那盞燈,讓你安心入睡呢?
正窩在沙發(fā)上,手上的薯片袋子空了,但眼前的電視劇正演到高潮,不想錯過一分一秒。遠在客廳另一頭的柜子里,還有更多零食。這時,是不是希望有一種方式,可以不用起身,就能讓零食自動遞到嘴邊呢?
你說:「沒關系,這些活兒以后總有機器人代勞?!?/p>
但繼續(xù)想下去,腦海里首先浮現(xiàn)的畫面是不是一個輪式或人形的機器人慢慢地走過去,抬起手臂,幫你把東西遞過來呢?
當我們談論有抓握能力的機器人時,我們的第一印象或許是安裝在手臂上的機器人手,或許是矗立在生產流水線旁的機械臂。究其原因,我們之所以這么設計機器人,是因為人類的手只有和手臂連在一起的時候才管用,一旦真的「剁手」,我們就要變身「獨臂大俠」了。
但是機器人和人類并不一樣,它們的零部件都是獨立的,不必受這種限制。退一步講,如果有五個手指,然后再把它翻轉 180 度,那不就相當于有五只腳嗎?按照這個思路想下去,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鲆恢荒茏约簞拥氖帜兀?/p>
近期,來自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開發(fā)了一種「手腳并用」的機器人,論文將在本周于鹿特丹舉行的 ICRA@40 上發(fā)表。

更神奇的是,它是一款很有主見的機器人。它可以從手臂脫離,然后爬行到原來夠不到的地方,識別物體,然后抓取,就像這樣:
抓到后,它還能調整自己的姿勢,用剩下的三根手指「爬」回來,然后召喚手臂前來接應:
尋找一下接口,對齊之后,就能再合體成一只完整的手臂了:
如果它不是機器人形態(tài),那毒液可能得找它認個親。
該團隊也發(fā)布了一個視頻來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在視頻中,他們首先展示了一個普通機械臂。
- 視頻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xBnIZkclI8&t=35s
如果這個機械臂想要拿桌子上的兩個物體,那么它首先需要對手進行定位,以避免不必要的碰撞。
有一個物體放顛倒了,機器人需要旋轉 180 度,才能抓住它。
一旦把桌面上的兩個物體拿遠,超出機器人的臂展,那么沒有移動能力的機械臂就拿不到了。
為了同時解決這三個問題,該團隊設計了一只可以反轉的機械手。除了可以自由離開手臂,它還是一個「真?多面手」,一只手就能包攬正手和反手,讓同一只手發(fā)揮兩只手的效果:
為了設計機械手,該團隊表示主要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如何抓住多個物體?其次是如何實現(xiàn)「爬」的功能。
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需要多少根具有 4 個自由度的手指?要達成目標,手指應該彎曲成什么形狀?因此,該團隊設計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框架。

他們首先開發(fā)了一個全面的抓握分類方法,探索用兩個手指拿 1 個物體、再增加到同時拿 2 個、3 個物體的方式。

接下來,他們?yōu)闄C械手添加了更多負責爬行功能的手指。他們利用遺傳算法來自動調整和優(yōu)化 CPGs 的行為,從而使得機械手能以更自然和高效的方式移動。
具體來說,他們采用了 Mujoco 來測試和優(yōu)化機械手的爬行能力,并使用行進距離作為適應度函數(shù),篩選出能夠爬行得更遠的設計與參數(shù)。
最后,他們在現(xiàn)實世界中測試機械手的「手指抓握力」,看它是否能在爬行的時候緊緊抓住物體,還能分出正反兩面,分別抓住物體。
而酷炫的脫離和附著功能,是通過在手腕上的磁鐵進行對齊,再由一個伸出的螺絲鎖緊,確保手部牢固地固定實現(xiàn)的。
這篇研究的第一作者 Xiao Gao 表示:「雖然你可能在恐怖電影中見過類似的場景,但我們是應該是第一個把這個想法引入到機器人技術里的?!?/p>
盡管目前的演示仍然需要手動操作,但 Xiao Gao 表示,他們正在實驗室測試一款具備外部定位功能的自動化版本。整個抓取流程:包括手部的脫離、爬到手臂無法觸及的區(qū)域、拾取物體,再返回并重新附著在手臂上,已經能夠完全自動化地執(zhí)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