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雷斯垂德,我認為,當法律無法給受害者帶來正義時,私人報復從這一刻開始就是正當甚至高尚的?!?/p>
《福爾摩斯探案集·歸來記·米爾沃頓》
佩德羅·羅德里格斯是世界上殺人最多的連環(huán)殺手之一。
但他和其他殺手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對目標的選擇上有其獨特的品味。
他只殺壞人。

他殺死了100多名罪犯。
這些人要么是強奸犯,要么是幫派分子,要么是毒梟,要么是殺人犯。
當然,戀童癖落在他手上是肯定跑不掉的。
換句話說,他從來沒有殺過任何真正無辜的人。

巴西人叫他Pedrinho Matador,翻譯過來就是殺手彼得。
媒體稱他為一個“專殺罪犯的罪犯”。
好人從來都不怕羅德里格斯。
他沒有殺過一個守法的同胞。
盡管他身上的紋身寫著“Mato por Prazer”,意思是“我為快樂而殺戮”,但他的動機是憤怒和復仇的欲望,而不是嗜血。

他在還未滿18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殺了幾十個人,其中包括他老家的副市長。
為了替被家暴致死的母親報仇,他手刃親生父親,還挖出了他的心臟。
他最出名的一票,是像電影劇情一樣,在槍戰(zhàn)中團滅了整個幫派,為他死在毒販手中的女友復仇。
作為美劇《嗜血法醫(yī)》真正的靈感來源,羅德里格斯也深深地影響了流行文化。
作家杰夫·林賽正是受到羅德里格斯的啟發(fā),才開始創(chuàng)作《嗜血法醫(yī)》反英雄系列小說。
經(jīng)過了40多年的牢獄生涯,2018年出獄后的羅德里格斯在職業(yè)生涯上也發(fā)生了極為令人驚訝的轉折——他轉型成為了一名網(wǎng)紅主播,在社交媒體上勸人向善,遠離犯罪。

羅德里格斯是一個難以歸類的殺手,一個罕見的怪人。
對心理學家來說,他是“完美的精神病患者”。
在普通大眾眼中,他是一個復仇天使,一個在其他人不會報復的時候進行報復的天使。
羅德里格斯則認為自己更像是一名義務警員,而不是連環(huán)殺手。
雖然他的真實故事與復仇電影之間確實存在相似之處,但現(xiàn)實遠比小說復雜、殘酷和骯臟。
對于這樣一位一半是民間英雄,一半是怪物的人來說,最終的結局自然不太可能是在床上安詳?shù)厮廊ァ?/p>
事實也證明,他的最后一幕還是迎來了一個血腥殘酷的下場。

佩德羅·羅德里格斯·菲利奧,1954年10月29日出生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南部的圣麗塔-杜薩普卡伊市的一個農(nóng)場,是8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
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對于這一點,他在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很清楚。
甚至在他出生之前,羅德里格斯的生存就已經(jīng)很不易了。
他剛生下來的時候,顱骨上就有傷。
這是他父親在他母親懷孕期間踢她肚子造成的。
一家人過著以貧窮為特色的生活。
喝醉的父親經(jīng)常家暴母親。
暴力行為常態(tài)化造成的影響,讓羅德里格斯很早就形成了能動手盡量別吵吵的行事風格。

無論是因為腦損傷,還是命運弄人,羅德里格斯在年僅14歲的時候就開局拿下了一血。
當時他的父親在一所市立中學當保安。
由于被指控從學校廚房偷了市政府提供的學生早餐,副市長簽署了解雇他父親的行政令。
沒有了父親的工作,家里開始變得更加困難。
一大家子不得不為吃飯而苦苦掙扎。
由于這個原因,羅德里格斯鉆進叢林里獵了一個多月的猴子,然后賣掉猴皮來幫忙養(yǎng)家。

盡管羅德里格斯憎恨他的父親,但他知道他肯定不是小偷。
羅德里格斯對讓他的家庭斷掉財路的這一切感到出離憤怒。
他覺得副市長,也就是解雇他父親的人,需要對此負責。
他偷了爺爺放在壁櫥里的獵槍,把它藏在衣服下面,然后等在市政廳的門口。
他等副市長走出來的時候,二話不說就舉槍打死了他。
毫不拖泥帶水,手法干凈利落。
他沒有浪費時間,緊接著就跑去解決了誣陷他父親偷食物的學校同事。
啪啪兩槍后,他開始了逃亡。
從此便再也沒有回過家。

“簡單地說,我是一個殺人犯,我一直都是。
我不后悔。
我殺人,這都是自然而然的。
我什么都不怕。
自從我離開家,跌落到這個世界上,我從來沒有害怕過?!?/p>
在2012年接受巴西環(huán)球電視網(wǎng)采訪的時候,羅德里格斯實事求是地說了很多心里話。
當時他已經(jīng)在監(jiān)獄里度過了大半生,在單獨隔離室中被監(jiān)禁了10年。
這種單獨監(jiān)禁的原因是,他在服刑期間又殺死了70幾名囚犯。

說起連環(huán)殺手,罪犯側寫師有一個理論:幾乎每個連環(huán)殺手,除了極少數(shù)例外,都專注于同一種類型的受害者。
現(xiàn)實已經(jīng)一次又一次地證實了這一點。
“殺手小丑”約翰·韋恩·蓋西,專殺青少年。他在1972年和1978年之間,至少性侵和謀殺了33名年齡由14歲至21歲的男孩及年輕男性;
墨西哥女職業(yè)摔跤手胡安娜·巴拉薩,殺害了16名老年婦女,這為她贏得了“小老太太殺手”的綽號;
羅伯特·漢森,“屠夫面包師”,專門綁架性工作者,把她們帶到森林和荒野中放出來,然后像狩獵動物一樣獵殺。在1972年至1983年間,綁架、強奸和謀殺了至少 17 名女性;
杰弗里·達默,“密爾沃基食人魔”,將目光投向了年輕的男同性戀。在1978至1991年間共殺死、肢解了17名男子;
“約克郡屠夫”彼得·薩特克利夫,只殺女人;
迪恩·阿諾德·科爾,“糖果人”,用糖果騙小男孩。于1970年至1973年間,綁架、強奸、折磨和謀殺了28名十幾歲的男孩和年輕男子。

巴西人佩德羅·羅德里格斯,“殺手彼得”,也不例外。
他對殺死113名罪犯,或者他認為是罪犯的人供認不諱。
這就是為什么他殺的大部分人都是監(jiān)獄囚犯的原因。
他在街頭殺了壞人,進了監(jiān)獄以后繼續(xù)殺。

初次的暴力槍殺和私刑正義,使羅德里格斯成為了14歲的通緝犯。
他不得不亡命天涯到了南半球最大的城市圣保羅避難,躲藏在那里骯臟的貧民窟中。
那是一座危險的販毒集散地,也是犯罪分子聚集的黑暗巢穴。
在警察根本不敢進入的社區(qū),羅德里格斯在其中如魚得水。
為了謀生,羅德里格斯開始殺人越貨,把犯罪當成一份工作。
不過,他不是對無辜的平民下手,而是針對他認為實屬活該的毒販和幫派。
他遵循同樣的死亡路線,他的受害者都是他認為有罪的人——就像副市長和誣告他父親的人——全都是這個地區(qū)的罪犯。

正是在第一次殺人后,羅德里格斯在內(nèi)心中強化了他懲罰壞人壞事的正義感。
他告訴自己,他并沒有犯下最嚴重的罪,他實際上是在為上帝服務。
他帶著這個信念開始了新的生活——以搶劫毒販為生。
在第一次行動中,他就干掉了一個名叫豪爾赫·加爾旺的幫派老大。
連同加爾旺的弟弟和姐夫也一并解決。
搶劫和殺死賭窩里的毒販,使他成為了新聞上的名人。
“殺手彼得”這個花名也是媒體給起的。
“他們不相信我能有什么威脅。
一個瘦小的男孩,連沖鋒槍都握不穩(wěn)。”
他后來回憶道。

在圣保羅獵殺毒販的日子里,他毫不猶豫地殺死每個他遇到的毒販。
除了極度冷酷的殺戮,他也展現(xiàn)出一些愛的本能。
作為圣保羅當時最令人恐懼的連環(huán)殺手,羅德里格斯也曾墜入過愛河。
16歲時,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瑪麗亞·阿帕雷西達·奧林匹亞的女人。
她是羅德里格斯其中一名受害者的遺孀。
他愛上了她。
他們成為了情侶。
他把她的名字紋在手臂上,就在“我有能力為愛而殺人”這句銘文旁邊。
這也許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在人生中看到了愛的光芒。
他安定下來與她同居,然后一起期待一個孩子的降生。

羅德里格斯不僅在床上,而且在街上都試圖取代她前任的影響力。
但他沒有想到,他們的結合,會讓她成為仇家報復的目標。
在他談戀愛的那段時間,他對毒販的暴力打擊有所減弱。
但他們并沒有忘記他。
有一天,羅德里格斯回家后發(fā)現(xiàn)了奧林匹亞的尸體。
她在被殺之前曾遭受過折磨和肢解。
作為對他的報復,毒販殺死了她和未出生的孩子。
但販毒團伙很快就發(fā)現(xiàn),他們招惹上了不該惹的人。

奧林匹亞的死讓羅德里格斯崩潰。
他覺得自己對愛人的死負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女友的去世賦予了羅德里格斯一項新的使命。
現(xiàn)在,他想要復仇。
為了報仇,羅德里格斯開始追蹤每個參與過奪走奧林匹亞生命的人。
他每找到一個,就會用酷刑折磨他,逼問出下一個人的下落,然后再處決他。
方式是開腸破肚。
他有條不紊地折磨找到的歹徒,目標是直到找到謀殺他愛人的幕后主謀。
最終,他找出了殺害奧林匹亞的罪魁禍首,一個被他劫過道的幫派頭目。

他耐心等待機會。
等到這名毒梟參加妹妹的婚禮派對,羅德里格斯和4個兄弟沖了進去,就像吳宇森的電影一樣。
槍戰(zhàn)結束后,除了那名幫派頭目,他們還打死了他的6個手下,并造成16人重傷。
在這輪報復性的殺戮狂潮塵埃落定后,羅德里格斯消滅了整個幫派。
他大仇得報。
當時,他還未滿18歲。

警察在那時候也沒想真正抓他。
因為他的行為被視為在清理垃圾。
警方樂于看到他殺死販毒團伙,算是替公家把活干了。
但后面發(fā)生的一件事就讓他越界了,在警察看來,他算把事情做得有點過分了。
當羅德里格斯在外面憑借一己之力對抗毒販時,他童年生活過的家里也比以往更加暴力。
一天晚上,他的父親在醉酒的狂暴中,用砍刀殘忍地殺死了他的母親。
盡管出于安全原因,羅德里格斯很少與家人見面,但他并沒有停止擔心他們。
尤其是對他的母親。
他愛她,他也一直知道她在被他父親虐待。
羅德里格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父親竟會以最糟糕的方式殺害了他的母親:先是刺傷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然后用砍刀將她肢解。
母親的尸體躺在血泊中,父親等待著警察的到來,甚至沒有試圖逃跑。

羅德里格斯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準備開始他最擅長的事情——報仇。
如果說他的專長是殺死罪犯,那么在她母親被謀殺之后,沒有比他自己的父親更壞的罪犯了。
他的內(nèi)心急切地尋求報復,他相信關押這個男人的監(jiān)獄圍墻不會成為他完成復仇的阻礙。
為此他給自己買了一把砍刀。
1973年5月24日,他前往關押他父親的監(jiān)獄。

1970年代的巴西監(jiān)獄是名副其實的城中之城,人滿為患且缺乏管理。
因此,一個通緝犯進去探望另一個被關押的犯人,這絕非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通過收買獄警,羅德里格斯被允許進入看望他的父親。
他徑直走進監(jiān)獄,一看到他的父親,就從衣服里掏出砍刀。
然后他當著震驚的獄警和其他囚犯的面,砍了他22刀,直到他當場斷氣。
不僅如此,更令人震驚的是,在所有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剖開了他的胸膛,掏出了他的心臟,狠狠地咬了一口。
“他刺了我媽媽21刀,所以我給了他22刀。
我對著我媽媽的棺材發(fā)過誓要為她報仇。
人們說我吃了他的心臟。
不,我只是割下了它,因為這是報復,不是嗎?
我把它割下來扔掉了。
我拿起來,嚼了一下,然后扔掉了。”
他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解釋道。

報復成功了。
但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考慮到這就在監(jiān)獄里,他逃不掉了,只能被當場逮捕。
這是18歲的羅德里格斯第一次被捕,也是最后一次。
在他成年后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監(jiān)獄中。
雖然被剝奪了自由,但他仍然保留了繼續(xù)殺人的能力。
警方記錄顯示,就在殺死父親的同一天,他和另外兩名罪犯一起被押上一輛警車轉移到另一所監(jiān)獄。
他們被鎖在一輛轉運囚車上,全都戴著手銬。
那兩名罪犯,一個是小偷,另一個是強奸犯。
當車到達目的地,獄警打開車門,發(fā)現(xiàn)那名強奸犯已經(jīng)死了,小偷則嚇得尖叫著呼救。
羅德里格斯在運送途中勒死了強奸犯。

他在法庭上被判處126年監(jiān)禁,劇情進入了更炸裂的續(xù)集。
坐牢本應結束他的私刑殺戮生涯,但恰恰相反,結果只是給他的殺心火上澆油。
突然間,他被毒販、殺人犯和強奸犯包圍了——這些人都是他最喜歡的獵物——羅德里格斯不是去坐牢,而是去狩獵。
在這片獵場,他按照他過去的準則生活。
只要他來了情緒,或者一高興,他就要殺人。
在監(jiān)獄高墻內(nèi),他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受害者,反正他們都是罪大惡極之人。
他提供法官、陪審團和劊子手的一條龍服務。
他精心挑選他認為最糟糕的人,然后按部就班地用手頭的任何武器折磨和殺死他們。
他最偏愛強奸犯、戀童癖和毒販。
1973年至2003年間,他在監(jiān)獄里謀殺了71名囚犯。
“他在餐廳里、牢房里、院子里、走廊里、浴室里殺人。”
《época》雜志寫道。

“他們是不好的人?!?/p>
他相信他殺掉的每個罪犯都罪有應得。
“他是我的朋友,但我必須殺了他?!?/p>
他用刀把一個謀殺了自己親姐姐的男人斬首示眾。
即使以地獄的標準來看,巴西監(jiān)獄內(nèi)的殘酷程度也可怕得驚人。
人滿為患,由黑幫和毒販統(tǒng)治,恐怖的殺戮每天都在發(fā)生。
牢房的鑰匙由囚犯自己掌管,獄卒非常害怕走進那些黑暗骯臟的走廊。
現(xiàn)在你還能在網(wǎng)上找到巴西囚犯用被斬首的頭顱踢足球的視頻。
即使是在這種惡毒和致命的環(huán)境中,羅德里格斯也是戰(zhàn)無不勝的。
監(jiān)獄里的每個人都知道,他是喜歡殺罪犯的連環(huán)殺手。
他是監(jiān)獄里最遭人恨,同時也是最令人恐懼的囚犯。
哪怕是勢力最大、最強悍的人,都害怕他。

有一次,由于害怕會被羅德里格斯干掉,為了晚上睡得安穩(wěn)的5名幫派成員伏擊和圍攻了他。
結果,羅德里格斯不僅逃脫了,而且在戰(zhàn)斗中殺掉了其中3名襲擊者,另外2人重傷逃跑。
打那之后,就再也沒有人來打擾他。
所有人都恨不得能在腦袋后面多長兩只眼睛,因為沒有人知道羅德里格斯接下來會針對誰。
由于在監(jiān)獄里犯下的罪行,他的刑期增加到400年。
在被轉移到圣保羅最高安全級別的陶巴特監(jiān)獄后,羅德里格斯平息了他的憤怒。
在他牢獄生涯的最后16年,他沒有再殺過人。
這也許是因為他被迫常年單獨關押,無法再接觸其他罪犯的安全措施帶來的。

巴西的刑法典有一條奇葩的規(guī)定,那就是無論一個人犯了多重的罪行,被判處了多少年刑期,最長都不能被關押超過30年(2019年修改為40年)。
也就是說,本來羅德里格斯在2003年就可以出獄的。
但由于他一直在監(jiān)獄里殺人,所以才被多關了很多年。
2018年,在被關了大半輩子之后,因為表現(xiàn)良好,他終于重獲自由。
一位研究羅德里格斯案件的精神分析專家稱他為“完美的精神病患者”。
這是因為這個殺手沒有攻擊無辜的人,他只殺死了其他罪犯和對他造成傷害的壞人。
兩位精神病學家撰寫的一份專家報告稱,他的主要動機是“對自己暴力的肯定”。
他被診斷出患有“偏執(zhí)型人格和反社會心理”。

犯罪學專家、《連環(huán)殺手:巴西制造》一書的作者伊拉娜·卡索伊認為,羅德里格斯是義務警員,也是懲罰者,因為他殺死了那些他認為是社會上最壞的人。
“羅德里格斯是一個由非常虔誠的母親撫養(yǎng)長大的男孩。
他從來沒有殺過女人。
他有他自己制定的道德準則。
當有人不遵守他的道德準則時,他有自己的決絕方案。
這種解決之道不遵守法律。
他讓人們著迷。
他的法典只允許他殺死應死之人。
這與《漢謨拉比法典》的基本原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有關。”
卡索伊認為,人們把他看作一個與犯罪作斗爭的漫畫英雄,這增加了他受歡迎的程度。

1973年羅德里格斯入獄時,思域和帕薩特才剛剛面世;打長途電話需要通過電話接線員;巴西正在經(jīng)歷軍事獨裁最艱難的時期。
當記者問他,是否會害怕獲釋后在外面不適應時,羅德里格斯說不會。
“我學著了解外面的一切。
我有家人,我有很多很多朋友。
他們都是信徒,他們會再次教會我一切?!?/p>
出獄后,羅德里格斯皈依了宗教,成為了一名福音派基督徒。
他不僅宣布從殺手事業(yè)中退休,承諾不再犯罪,還做出了一個和他的形象反差極大的決定。
他轉向了數(shù)字領域,成為了一名YouTube主播。
他維護著一個叫做“前殺手彼得與耶穌在一起”的YouTube頻道,在那里用他自己的人生故事作為警示。
他評論現(xiàn)代犯罪,開展反對幫派暴力運動,并教育公眾不要為犯罪行為感到自豪。

他向公眾講述了自己的犯罪歷史,并規(guī)勸他們,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應該避免犯罪生活。
他警告年輕人暴徒生涯的風險。
“犯罪不是開玩笑的。
許多人進入其中是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名聲和金錢,而不是監(jiān)獄和死亡。
這就像魔鬼一樣:它一只手施予,另一只手奪取。
有很多年輕人進入,當他們想離開時,已經(jīng)太晚了?!?/p>
他說。
他甚至為年輕人制定了一套新的行為準則,包括:不要破壞公交車站;不要在人行道上玩滑板;要尊重長輩;去哪玩不要向父母撒謊……
“我親眼看到了這些壞行為。
擾亂人們生活的不僅僅是毒品。”
他對現(xiàn)在的孩子憂心忡忡。

“他覺得他被監(jiān)禁的45年已經(jīng)讓他償還了債務。
他與上帝的關系也很特別。
他每天都與神交談,確信自己已經(jīng)被赦免了。”
他的心理治療師說。
“我不會再次殺人,除非有人來奪走我的生命或我所愛的人的生命。
沒有人說這很容易,我承擔了我的錯誤,我付出了我的代價,所以我不需要再被任何人評判或辯護?!?/p>
他在自己的頻道中說。

他的一生充滿了黑暗和暴力。
雖然他想重新做個好人,但他的結局仍然以血腥和暴力的悲劇告終。
羅德里格斯的故事在2023年3月5日戛然而止。
當天上午10點左右,兩名蒙面男子從一輛黑色汽車上下來,對他連開6槍。
為了確保死亡,他們還割開了他的喉嚨。
調(diào)查指出,羅德里格斯被殺是因為他試圖禁止毒販在他居住的社區(qū)活動。
他有個年幼的侄子,他不想讓孩子們住在毒品銷售點附近。
他和巴西最大的犯罪派系“首都第一司令部”(PCC)在當?shù)氐目赴炎影l(fā)生了沖突。
他的連環(huán)殺手名聲并沒有嚇倒毒販,后者決定除掉他。
這就是他最終被謀殺的原因。

羅德里格斯是一個受害者、罪犯、幸存者、反社會者、斗士、連環(huán)殺手……
有很多詞可以用來描述他。
從參加他葬禮的群眾視角來看,他至少可以說是一個英雄。

話分兩頭講,他只殺罪犯聽起來很不錯,但他其實也無能為力,因為他一直生活在罪犯中間。
在他的世界里,存在著與我們完全不同的暴力文化,對人類的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這也是一個事實。
很難說我們是否應該為他殺死100多人的罪行開脫,僅僅因為兩害相權取其輕就可以讓他脫罪嗎?
畢竟,你如何判斷私刑主義達到什么程度是可以被寬恕的?
如果全憑公道人心,還需要法制做什么?
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現(xiàn)在,無論你把羅德里格斯視為英雄還是惡棍,他的文化遺產(chǎn)已經(jīng)留存下來。
他的故事絕對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級的復仇爽片,每個普通人都喜歡看。
正如某個張三老師說過的那樣:“當你使用法律武器都不能得到正義和公平時,那就放下法律拿起武器,自己去維護正義和尊嚴!法律不給公平正義一個交代,那就讓堅持正義的人給邪惡一個交代?!?/p>
這是人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樸素的道德情感。
其實羅德里格斯可能反倒沒我們想的那么多,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你們?yōu)槭裁磳⒙竞退劳鋈绱擞∠笊羁??殺戮和死亡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啊?!?/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