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專家!2024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xué)李玫瑾建議:“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價賠償?shù)?,一律按敲詐勒索罪起訴,沒判刑也要高額罰款!”
曾幾何時,老人摔倒扶不扶一直是困擾人們得一個難題,畢竟有一些新聞報道上面說了,明明不是扶人者撞的老人,但老人卻堅持讓扶人者賠錢,甚至對好心得扶人者造成了財產(chǎn)與名譽上得損害。
大家就看不明白了,明明是多么簡單得一個道理,尊重老人,助人為樂,別人有難處就盡力去幫,可是為什么到了現(xiàn)代社會,一切就都變了呢?為什么事情就會搞得如此復(fù)雜呢?
針對這一亂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xué)得教授李玫瑾建議:“可以把被扶之后向好心人索要天價賠償的訛人者判處敲詐勒索罪,即使情節(jié)不至于判刑,也要面臨高額罰款!”
這位知名專家的言論一出,大量網(wǎng)友便紛紛點贊,夸贊道這才是真正的專家,并且還有一些網(wǎng)友評論說:“這無疑是一種司法的進(jìn)步,建議把這一舉措寫進(jìn)刑法!”
李玫瑾的建議是經(jīng)過實地調(diào)查的,與其他那些雙腳離地的“假專家”的言論截然不同。
李玫瑾指出,扶人難情況無非分為兩種,一種是訛人者就想假裝被事先認(rèn)準(zhǔn)的豪門大戶撞倒,你看看那些小型“車禍”的監(jiān)控錄像,這些訛人者在豪車離他們還有很遠(yuǎn)時就假裝被撞到,司機下來就會被訛錢。
不愿惹事的,索性就直接扔錢讓訛人者趕緊離開,而這又更加助長了這些人的囂張氣焰,見到能訛詐到錢財,那么下一次肯定會接著去干。
畢竟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生意。
而那些機靈點的車主,無非就是趁這些訛人者不注意把車開走,反正自己沒撞到訛人者,憑什么給掏這個錢。
但對這些倒地不起的人來說,自己已經(jīng)倒地了,車主卻跑了,那就只能訛詐其他善良的好心人了。
于是冤大頭般的扶人者就這樣一邊把訛人者扶起,一邊又被訛人者坑害,賠償大量根本不應(yīng)是自己賠償?shù)腻X財。
久而久之,全天下年輕人都知道,見到倒地不起的人千萬不要扶,似乎這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共識,而這無疑對那些真的出事的人來說是一種傷害。
近些年,有別于第一種扶人事件的新聞,也是屢屢爆出,那就是究竟扶不扶人的變體——好心人會選擇去扶,但是會提前做好錄像準(zhǔn)備,聲明這些事情與自己毫不相干。
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但正如專家所言,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傷透了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的心,比如老人為祖國建設(shè)打拼了大半輩子,到了老年自己摔倒了還要被年輕人提前錄像證明此時與扶人者無關(guān),而這樣的社會這樣的人性顯然不會給這些需要社會關(guān)愛的老人任何溫暖可言的。
于是,正如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沈騰馬麗所表演的小品《扶不扶》那樣,一切在局外人看來都好像成為了一個笑話,世界好像是一個草臺班子,社會文明顯然不是進(jìn)步而是退步。
所以,有感于此,也自信于新時代新社會的形勢下這些都會得到改變,李玫瑾教授愿于當(dāng)一只“出頭鳥”,給這個策馬狂奔的社會增添一些富有人情味的建議,而雖然這樣的類似于“建議給被扶老人訛詐好心人賠償將面臨判刑或罰款”的表述雖然激烈了一些,但也正是表明了李教授對這個社會欣欣向榮更加殷切的期待。
參考信息:
新華微評:扶人先錄像,莫止于“理解,新華網(wǎ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