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民國的名媛,可以列舉之人有很多,且不說當年聞名的“南唐北陸”的唐瑛和陸小曼,即使是林徽因、嚴仁美、黃蕙蘭等等,哪個不是風華絕代,各領(lǐng)風流,而活到106歲的宋美齡,更是這一眾人中的翹楚。
唐瑛 黃蕙蘭 嚴仁美

然而,她們相比于嚴幼韻來說,就顯得有些遺憾了,因為,這位嚴大小姐不僅一生優(yōu)雅,生活幸福,更重要的,是她樂觀開朗,更是長壽得讓人羨慕,她一直活到了112歲,方才離開了這個她熱愛的世界。
1946年嚴幼韻聯(lián)合國工作照

她是十里洋場的名門閨秀,是風姿綽約的外交官夫人,是優(yōu)雅得體的聯(lián)合國禮賓官,她一生講究吃、注重穿、喜愛珠寶,不鍛煉、不吃補藥、愛吃肥肉,最喜歡打麻將,生活過得瀟灑自在。

她最喜歡穿旗袍,109歲還會穿著旗袍,腳蹬高跟鞋優(yōu)雅地跳舞,人生信條是不糾結(jié)往事、永遠朝前看,以豁達的胸襟面對生活,想想真有些讓人匪夷所思。
淮軍將領(lǐng)

她祖籍寧波,出生在上海,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大家閨秀”, 曾祖父嚴筱舫是李鴻章的部屬,為李鴻章辦洋務出力甚多,在大得李中堂信任的同時,也為自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人脈,成為“甬商”第一代的中堅。
祖父嚴信厚18歲便開始進軍上海灘,他以雄厚的實力,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多個公司,從經(jīng)營票號到創(chuàng)立 中國第一家銀行,身為中國通商銀行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的他,自然而然地成為海商業(yè)會議公所首屆總理。

嚴信厚是寧波商人開拓上海灘的先驅(qū),也是將“寧波幫”從一個舊式商幫,轉(zhuǎn)化而成一個舉足輕重的近代企業(yè)家群體的重要人物,他不僅熱心公益,還捐資助學,在家鄉(xiāng)開辦了好多所學校和醫(yī)療機構(gòu),今天的寧波中學便是在他創(chuàng)辦的儲才學堂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

嚴幼韻的父親叫嚴子均,思想新潮,見識開明,贊同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他子承父業(yè),在上海商界混得也是風生水起,娶有兩位夫人,共育五子七女,嚴幼韻排行老六,故而人稱六小姐。
嚴幼韻(后排左三)與父母姐妹弟

出生于這樣富裕的家庭,嚴幼韻從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國學和英文都有著深厚的基礎(chǔ),她的兩個姐姐都畢業(yè)于金陵女大,在當年全國大學生總數(shù)僅有3萬,女大學生更是鳳毛麟角之時,這樣的家庭尤其顯得鶴立雞群。

1925年,20歲的嚴幼韻考入滬江大學,1927年轉(zhuǎn)入復旦大學商科讀大三,成為復旦第一批女大學生,她與姐姐嚴彩韻和嚴蓮韻一起,被合稱為“嚴氏三姐妹”。
嚴氏三姐妹(中嚴幼韻)

開學第一天,嚴幼韻便開著汽車來報名上學,成為第一個將小轎車開進大學校園的?;?,她每天穿著各色旗袍走在校園中,驚艷了整個學校,因為她的車牌號尾數(shù)是84,于是,學生們都將她稱作“84號小姐”。
嚴幼韻和她的小汽車

嚴幼韻天生麗質(zhì),她高顏值與才華并存,有著西方開放式的思想,是妥妥的“白富美”。
除了學校規(guī)定時間中穿學生裝外,她總是一襲漂亮的旗袍著身,美艷無比,更難得的是,她學習刻苦又勤奮,加上原來打下的知識基礎(chǔ),學業(yè)上也是“學霸”級的存在,所謂“秀外慧中”這個詞,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
嚴幼韻

她是名副其實的“復旦女神”,學校中一道靚麗的風景,一顰一笑,不知引發(fā)多少青年才俊的遐想,然而,她沒有陸小曼那般的不羈任性,也不似唐瑛的俏麗風情,她婉約知性,如一幅水墨畫那樣地含蓄雋永,而對她未來的伴侶是這樣描繪的:
“能讓我心儀的男子,必須成熟、富有才華且興趣相投,至于財富倒不重要。只要是嫁給心儀的人,我嚴幼韻甚至愿意出去工作,賺錢養(yǎng)家!”

在學校組織的舞會上,嚴幼韻結(jié)識了英俊瀟灑的“白馬王子”楊光泩,這位楊大才子是湖州大絲綢商的子弟,清華畢業(yè)后留學美國,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國際法學博士,在中國駐美使館工作,端的是才華出眾又一表人才。
浙江老鄉(xiāng),家世顯赫,名校畢業(yè),活力四射,滬上名媛遇到青年才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1929年,由外交部長王正廷主持,他們在上海舉行了婚禮,來賓千人有余,是當年上海灘最豪華、最摩登的一場婚禮。
1929年,嚴幼韻與第1任丈夫楊光泩在大華飯店舉行了盛大婚禮。首席伴娘是嚴蓮韻,旁邊是楊光泩的妹妹楊立林

婚后的嚴幼韻隨夫君去了多個國家任職,她并不是依賴于先生的“外交官太太”,而是有著獨立精神的新女性,每到一處,她都要利用自己的學識,到當?shù)氐慕虝W校謀職教書。
嚴幼韻和楊光泩

除了工作和生兒育女之外,她還要操持家務,管賬理財,并且還經(jīng)常策劃和主持家庭聚會,接待有著各種不同身份的賓客好友,成功地把家宴納入了外交工作的范疇,可以說,她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婦女楷模。
嚴幼韻(左三)和楊光泩(左二)

“七七事變”后,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嚴幼韻,在菲律賓華僑婦女界中,發(fā)起組織了中國婦女慰勞自衛(wèi)抗戰(zhàn)將士會菲律賓分會;她帶領(lǐng)婦女們深入各地,捐款捐物,為支援內(nèi)地抗戰(zhàn)盡一份中國人的力量。
一家人在馬尼拉布里克斯頓山路15號前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橫掃東南亞,當時正在馬尼拉擔任中國駐菲律賓總領(lǐng)事的楊光泩,與其他7位同仁一起,都被日本人扣押,日寇想利用他們在當?shù)氐耐?,在華人中募集資金,遭到楊光泩的斷然拒絕。
嚴幼韻與楊光泩在馬尼拉

三個月后,包括楊光泩在內(nèi)的8位中國外交官全部失蹤,實際上是被日本人秘密殺害,楊光泩時年僅42歲,后國民政府將忠骸移葬南京雨花臺;1989年12月2日,國務院民政部頒發(fā)了楊光泩革命烈士證書,并修復了烈士墓和紀念館。
楊光泩被抓走后,隨即房子被查封、家產(chǎn)被沒收,嚴幼韻的生活陷入極度困境,可是她并沒有倒下,她主動承擔起照顧與她命運相同,丈夫不知所蹤的40多名外交官家庭的重擔。
楊光泩之墓

她組織這些婦女們一起開荒種地,養(yǎng)雞養(yǎng)豬,做醬油,還自制肥皂出售,昔日的名媛轉(zhuǎn)身成為普通農(nóng)婦,她們相依為命,相互幫助,一起度過了那幾年艱難的時光。
抗戰(zhàn)勝利后,嚴幼韻依然幻想著丈夫有一天會突然回來,她在等待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熬的長夜,可楊光泩依然音訊全無,徹底無望后,她才帶著三個女兒去了美國。
刊登在《婦女家庭》雜志上嚴幼韻與三個女兒的照片

她在美國四處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在朋友的引薦下,她以東方女性特有的美麗和智慧,加上流利的英語和優(yōu)雅的氣質(zhì),進入聯(lián)合國工作,成為聯(lián)合國首批禮賓官,也是聯(lián)合國的首批女外交官,此時的她正好40歲。
她在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工作干得異常出色,她最終成為了一名杰出的女外交官,一直干了13年,直到1959年10月正式退休為止。
嚴幼韻在聯(lián)合國的辦公室

退休的當年,54歲的嚴幼韻邂逅夕陽紅愛情,她與71歲的我國外交奇才,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的顧維鈞走到了一起,重新開啟了新一輪的愛情生活。
顧維鈞(左一)嚴幼韻

而她與顧維鈞的結(jié)合,使得是二人的青春重新煥發(fā),他們相互敬重有加,如沐春風,平淡安逸,在嚴幼韻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下,顧維鈞寫出了長達五百萬字的回憶錄,記錄下中國近半個世紀的外交風云。
嚴幼韻、顧維鈞在墨西哥城的婚宴

1985年,97歲高齡的顧維鈞因病去世,在他們共同生活的26年中,他們相濡以沫、陪伴扶持,以至于顧維鈞的大兒子顧德昌曾感動地說:“如果不是她,父親的壽命恐怕要縮短二十年?!?/p>
1990年,嚴幼韻向顧維鈞的家鄉(xiāng),上海嘉定博物館捐獻了顧維鈞的155件珍貴遺物,還為建立顧維鈞生平陳列室捐助了10萬美元。
登上瑪麗女王號游輪借道巴黎前往海牙

顧維鈞去世后,年逾八旬的嚴幼韻依然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她的人生信條是“不糾結(jié)往事,永遠朝前看”,也許,正是她的目光一直看著前方的心態(tài),讓她成為民國最后的名媛。
她的飲食習慣與這個年齡的老人迥然不同,愛吃肥肉,愛吃奶油,又喜歡打麻將,更讓人吃驚的是,她從不鍛煉身體,不吃補藥,這樣的養(yǎng)生方式,實在是有些異于常人。

嚴幼韻熱愛生活,對她來說,“每一天,都是好日子”,她經(jīng)常說一句話是“事情本來有可能變得更糟”,從不把自己沉浸在悲傷和苦難中,如此豁達的心胸,有幾人能夠達到。
她年逾百歲依然精神抖擻,不僅思維清晰,而且每天看報紙、堅持寫日記,甚至還經(jīng)常親自烤蛋糕,生活過得無比地充實又精致,真是讓人驚嘆不已。
109歲的嚴幼韻在生日宴會上穿高跟鞋跳舞

在她98歲的生日慶典上,她竟然還能同為她手術(shù)的外科醫(yī)生翩翩起舞,已經(jīng)到103歲的年紀,她依然走進紐約市中心的美發(fā)店里做頭發(fā)。
她永遠保持著“滬上名媛”的風范,總是穿著精致得體的艷麗緊身旗袍,描紅妝,灑香水,精神矍鑠,配著漂亮的高跟鞋,走起路來踏踏著響,依然透出那無窮韻致。
嚴幼韻(左)與孔令儀(右)一起參加其姨母宋美齡(中)的生日慶典

嚴幼韻在109歲時,出版了口述自傳《一百零九個春天——我的故事》,記錄了她一段坎坷,一身堅韌,一路優(yōu)雅,一生風華的過往,也是她優(yōu)雅知性到老的真實寫照。
嚴幼韻的110歲生日大派對

2017年5月24日晚,上海灘最后的大小姐,跨越百余的歷史見證人嚴幼韻,在紐約家中去世,享年112歲,自此,民國再無大小姐,“名媛”這個詞也隨著她的離去,成為一個歷史的符號。

嚴幼韻的一生充滿傳奇,從萬人羨慕的富家小姐,到喂豬謀生的落魄農(nóng)婦,從復旦的女生到聯(lián)合國官員,她歷經(jīng)戰(zhàn)亂,面對死亡,無論是順風順水還是狂風險灘,她都坦然面對,心中永遠有詩、有遠方,這就是她得以優(yōu)雅且長壽一生的秘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