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吃圓了,也拿下了第一部戲

學藝二十多年間,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京劇“荀”派第三代傳人楊揚不斷看到當年的同學轉行,惋惜之余也讓她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她不斷學習、潛心磨練自己的表演技藝,注重京劇藝術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在傳承傳統(tǒng)技藝的同時在表演上進行積極探索,并在舞臺實踐中努力將二者完美呈現出來。

在紀念童芷苓、李玉茹的演出中,楊揚分別與名家前輩合作了《金玉奴》《拾玉鐲》等經典劇目,在學戲、合演過程中吸取名家之精華。她一直追求“人物鮮活、感動觀眾”,并通過大量學習和鉆研傳統(tǒng)戲,總結花旦行當與其他行當在唱腔、念白、身段等方面各自呈現的表演風格、表演技巧以及表現手段,形成了如今舞臺上生活化、不做作的獨特表演風格,為廣大京劇觀眾所熟知和關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回想起2006年第一次跟京劇大師荀慧生的傳人宋長榮學戲的場景時,楊揚感慨不已。當時楊揚正在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讀大二,她和另一名同學忐忑地敲開了宋老師的家門,迎面就是一張笑臉:“哎喲,兩個孩子來了啊,快進來坐?!边@讓楊揚感覺就像是到爺爺家串門兒一樣。在宋長榮家里住了10天,每天吃宋長榮的女兒和學生燒的蘇北菜,楊揚臉吃圓了,也拿下了第一部戲《勘玉釧》。宋長榮的教學方法完全顛覆了楊揚此前的認知,在戲校學習,一折戲一般需要學一學期,動作位置都要做得分毫不差,可宋長榮老師從來不拘泥于這些,總是帶著楊揚先分析人物,再談演法,對楊揚提出的問題有求必應。臨走前,宋長榮拍拍楊揚的肩:“你這孩子跟我性格挺像,學戲能鉆得進去?!?/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劇院為建黨95周年獻禮創(chuàng)排的新編現代戲《浴火黎明》中,楊揚跳出花旦表演模式,成功塑造了一位生動鮮活、剛毅堅韌、充滿母性力量的女共產黨員形象,得到專家的高度認可,并因此獲得了2016年度上海市新劇目評選展演新人主角獎。

折戟的《金玉奴》最終成就了她“非是我性倔強不肯從命思前情想往事我傷透了心他本是落魄人萬般窮困那一日大雪紛飛北風凜冽他身無衣 腹無食奄奄一息倒臥在我的家門金玉奴女兒心頓生惻隱想不到救他命也暖不了他的心”

這是《金玉奴》中經典唱詞。2019年楊揚以全本《金玉奴》在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的角逐中獲得“主角獎”,同年入選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yǎng)計劃。說起這一尊白玉蘭的獎杯,它著實解開了楊揚多年的心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十多年前,楊揚帶著《金玉奴》參加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拿慣了金獎和一等獎的她勢在必得,結果連初試都沒過。后來,當楊揚鼓足勇氣問領導能不能申報白玉蘭獎時,領導不置可否。不過半年后,她接到了挑選申報劇目的通知,于是想到重拾當年折戟的《金玉奴》。在上海的舞臺,演繹上京老前輩童芷苓版本的《金玉奴》,評委評價楊揚的金玉奴扮相嬌俏可人,把花旦、閨門旦和青衣融為一體,有層次地演出了金玉奴從純正少女、善良少婦到正義復仇女神的心理和性格變化。

如今楊揚是上京力推的青年花旦演員,作為劇院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近年來她多次參與了劇院重大新創(chuàng)劇目、上級指令性任務和重要項目的相關工作,并不斷突破自我,其中包括新編歷史劇《曹操與楊修》的舞臺演出及電影拍攝、新編歷史劇《成敗蕭何》(獲得中國京劇節(jié)榜首、文華大獎等)的創(chuàng)排演出、新編歷史劇《貞觀盛事》的電影拍攝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傳統(tǒng)的花旦戲之外,楊揚還塑造了潘金蓮、閻惜嬌、《戰(zhàn)宛城》鄒氏、《八珍湯》常妻等人物。2022年,在第七屆中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面向全國招收學員時,楊揚經過層層篩選被成功錄取。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她的專業(yè)水平和舞臺表演能力不斷提高,受到老中青戲迷觀眾的追捧,成為新生代京劇演員的中堅力量。

“戲比天大”,她也一樣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睏顡P覺得這是對戲曲人再合適不過的形容了。從小學戲的楊揚,聽說過也看到過很多藝術家前輩在舞臺上走技巧受傷,但還會堅持演完整場戲的故事,他們身上“戲比天大”的精神也一直激勵著她。

在一次排演新劇目《青絲恨》過程中,楊揚扭傷了腳,醫(yī)生建議打石膏修養(yǎng),但是考慮到演出已經對外進行了宣傳,為盡量避免換戲換人,不讓戲迷觀眾失望,她還是堅持參加排練直至順利完成演出。對她而言,這樣的經歷不僅磨練了自己的意志,而且鍛煉了她在面對舞臺上發(fā)生的各種狀況時都能夠冷靜應對的能力。她始終堅持要讓觀眾戲迷看到戲曲人在舞臺上光彩靚麗的一面,而自己也必須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現給觀眾,但背后付出的血和淚也唯有自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作為一名新生代的京劇演員,楊揚始終以此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她在全身心地演好每一場戲、每一個角色的同時,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竭盡所能作出自己的貢獻。除了完成劇院安排的日常演出外,她經常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春節(jié)聯歡晚會和京劇演唱會、參加京劇進校園進社區(qū)等普及場演出和公益演出、參加各類團拜以及疫情期間舉辦的“藝起前行”線上演出等慰問活動,大大小小的演出近千場,全年幾乎無休且從不懈怠,有時甚至帶病堅持排練演出。

生活中,作為父母的女兒、丈夫的妻子、女兒的母親,楊揚尊師重道、低調謙和,踐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的家風家訓,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人品與藝品齊升,以自己的言行展現新時代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以實際行動引領著青年演員和青年觀眾。舞臺上璀璨奪目的綻放不僅是戲曲的演繹者更是故事的講述者用一生的時間詮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諦!來源:上海市市級機關婦工委、上海京劇院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fā)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fā)布平臺,如您認為發(fā)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