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李湘王岳倫雙雙發(fā)文慶祝女兒王詩齡15歲生日。


轉(zhuǎn)眼間,王詩齡已經(jīng)從帶著嬰兒肥的小女孩長成亭亭玉立的明媚少女了。
其實早在巴黎時裝周,就有網(wǎng)友偶遇王詩齡全程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看她侃侃而談大方自信的模樣,才終于理解了李湘那句“詩齡生來就是享福的”。
但作為星二代,王詩齡的人生注定無法低調(diào),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放大,任人吹毛求疵。
而圍繞在王詩齡身上的質(zhì)疑,從未停止。

王詩齡是典型的,從小被富養(yǎng)的孩子。
從小到大,吃、穿、用的全是名牌,樣樣頂尖。
小女孩最喜歡的鉆石發(fā)卡,王詩齡也戴了。
不同的是,普通女孩戴的是水鉆,她戴的是真鉆,價格超過3萬。

逗狗時,無意間露出來的手鏈都是定做的,有網(wǎng)友專門查過,價值5萬左右。

一個小吊墜的價格,就足以讓人驚掉下巴。

普通工薪階層的女性,可能要省吃儉用大半年,甚至一年,才買得上一個的名牌包包,她有好多個。

平時一件衣服至少幾萬,去看個秀全身上下幾十萬,幾乎把一套房子套在了身上。
即使是一個小熊玩具,也將近10萬。

除此之外,李湘每個月還會給她15萬的零花錢。
有種把一萬塊花成一塊錢的感覺。
李湘在電視節(jié)目里親自揭秘家里開銷,一家人每個月光吃就要花7萬元,整月花銷加起來多達65萬。

李湘也曾爆料:王詩齡一年的生活費就夠買一棟別墅。
給女兒慶祝生日的排場也非常大,請了半個娛樂圈來參加,奢侈程度不亞于大明星的婚禮。
面對大家的質(zhì)疑,李湘說:
“我就這么一個女兒,我希望她以后看到自己小時候的照片,都是留下最美好的回憶?!?/p>
但這樣的解釋,并沒有平息大眾的嘲諷。
王詩齡一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就有人跳出來大罵:
“穿多貴也沒用,這么顯老?!?br/>“有必要給孩子花那么多錢嗎?這已經(jīng)是病態(tài)了吧?”
“這樣嬌慣,孩子以后只能做一個好吃懶做的廢人?!?br/>

王詩齡的整個童年,都充斥著外界的各種詬病。
不管有多少質(zhì)疑,李湘始終一副“姐有錢、姐就是霸氣”的豪橫。
如今,確實有內(nèi)心空虛淺薄之人,喜歡用奢侈的衣食住行來彰顯自己,希望以此獲得他人的尊重。
但認為李湘只會炫富,就大錯特錯了。

人們普遍認為:
在金錢與溺愛中養(yǎng)出來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變得驕奢淫逸。

因此,很多人反對“富養(yǎng)”。
但回顧王詩齡的成長軌跡,就知道,李湘的育兒絕不是簡單的砸錢。
首先,在王詩齡的教育上,李湘從不吝于投入金錢。
王詩齡讀的德威國際學(xué)校,光學(xué)費每年就要20萬左右。
她的學(xué)習(xí)成績非常好,曾在微博用英語解數(shù)學(xué)題。

還擁有一口純正的倫敦腔,嫻熟的語音語調(diào)讓很多人都自嘆不如。

除了文化課,她的課余時間,也被各種興趣課安排得滿滿的。

不管什么興趣課,都有名師來指導(dǎo)。
學(xué)習(xí)滑冰時,世界奧運會冠軍、專業(yè)運動員陳露親自為其指導(dǎo)。
學(xué)習(xí)鋼琴時,劉歡教她彈鋼琴。
學(xué)習(xí)游泳時,有金馬影帝張家輝陪練。

還有騎馬、高爾夫、插畫、繪畫等等,經(jīng)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她擅長的東西非常多。
看上去像是在“揮金如土”,其實是對教育資源的不惜重金。
除此之外,李湘還非常熱衷于帶孩子“見世面”。
王詩齡打卡最多的地方,不是商場,也不是游樂園。
而是各地的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以及世界各地的名校。

活在愛里的王詩齡,從未停止打磨自己。
小小年紀(jì),就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9歲時的繪畫作品《孔雀》被拍出10萬元的高價。

12歲獲得了國際繪畫金獎。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獲得過國際象棋比賽銀牌。
還曾作為中國第一個年紀(jì)最小的,被邀請出席美國著名設(shè)計師兒童品牌時裝秀的兒童。
走秀時,她毫不怯場,淡定、自信、落落大方,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李湘的富養(yǎng),當(dāng)然也包括了精神上的浸潤。
李湘對王詩齡一直是鼓勵式教育,經(jīng)??渑畠憾?、漂亮、聰明。

在節(jié)目中,同齡小朋友對王詩齡說:
“我覺得你長得胖,是不是因為你吃得多?”

王詩齡難過地低下了頭,扁著嘴,心里滿是委屈,自尊心碎了一地。
李湘第一時間安撫女兒:
“咱不胖,未來的路還很長,健康更重要?!?/p>
又對小女孩說:
“以后見到胖胖的小女生,可以跟她說你很可愛喲?!?/p>
在她的保護下,王詩齡的性格非常好。
雖然王詩齡在節(jié)目中嚷嚷著“我是小公主,不是大明星”,但她完全沒有“公主病”。
在《爸爸去哪兒》里,她比爸爸王岳倫的適應(yīng)能力還要強。
運氣不好選中最差的房間,嬌生慣養(yǎng)的她沒有一句怨言,反而安慰爸爸說自己很喜歡。

王岳倫的廚藝太差,做的飯菜難以下咽,她也沒有耍脾氣,吃得超香,唯恐打擊爸爸的自尊心。
又有禮貌,又有親和力,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
她還會在出門時緊緊牽著姐姐森蝶的手,也懂得在天天哥哥難過時,主動安慰他。
每次跟著媽媽參加活動,都是彬彬有禮的,從不鬧性子。
就是這樣一個善良又溫暖的小女孩,在“富養(yǎng)”的濾鏡下,遭受了長達好幾年的網(wǎng)暴。
在這樣的口誅筆伐中,王詩齡飛速成長,將流言蜚語都遠遠地甩在身后。
她用行動,驗證了一句話:
“富養(yǎng)”未必敗家,“窮養(yǎng)”未必懂事。

真正的富養(yǎng),絕不是僅僅給孩子一個奢華的童年。
經(jīng)歷的豐富、見識的豐富,比物質(zhì)的豐富更加重要。
《奇葩說》里有位女辯手,她家境不富裕,但從小就被“富養(yǎng)”。
如果說像王詩齡那樣的女孩是贏在起跑線上的。
那女辯手就是那個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她就讀的小學(xué),全校只有兩個老師,操場上還放著同學(xué)牽來的牛。
從小學(xué)到高中,她轉(zhuǎn)了6次學(xué),無論到哪一所學(xué)校,她的成績都是墊底。

老師都看不起她,有一個老師罵她:“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
還有一個老師直言她考不上高中,勸她媽媽趁早送她去技校。
普通家長聽到老師這么說,早就恨鐵不成鋼地埋怨孩子不爭氣了。
可她的媽媽沒有,她用自己獨特的“算命式鼓勵法”,給女兒加油打氣。
“媽媽給你算過了,到了四年級,你就會成為全校最棒的學(xué)生?!?br/>“媽媽重新算過了,成為年級第一的時間,就在初一?!?br/>
聽到媽媽這樣說,她從惶恐不安變得充滿了希望,真的咬咬牙,從排名倒數(shù)考到了名列前茅。
并且一路開掛:
高考省前五,北大和香港中文大學(xué)任選;
2013年全額獎學(xué)金保送了碩博連讀;
2015年高分考入哈佛大學(xué)法學(xué)院。
她的父母沒有舉全家之力把她養(yǎng)成“公主”。
他們只做了一件事:即使沒有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去支持女兒。
放手、相信、給了孩子無與倫比的“心”的力量。
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真正的富養(yǎng),不是讓孩子在奢侈的物質(zhì)生活中“泡”大,而是給孩子內(nèi)心的力量。
讓孩子憑著自己的能力,過萬萬關(guān),走千里路,一步一步成就自己。
不是所有人都能給到孩子好的物質(zhì)條件和資源,但也無需焦慮。
有錢沒錢,都能“富養(yǎng)”。
養(yǎng)好孩子的心,養(yǎng)好孩子的三觀,養(yǎng)好孩子生活的能力,同樣重要。
父母就是土壤,孩子就是植株。
充沛的土壤,才能滋養(yǎng)出心靈和精神充沛的孩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