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污垢成為一種常態(tài),那潔白就是一種罪過。
當奸惡成為一種常態(tài),那善良就是一種罪過。
在江湖的大染缸里邊,要想保持自身的潔白、善良,這都是很難做到的。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不被侵蝕。
讀書的時候,可能這人還是小白。隨著他到了社會打拼,沒過多少年,就會混成老狐貍,或者小人的模樣。
沒有人可以脫離環(huán)境而生存,也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這就注定,要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很難做到的事兒。

特征一:見不得人好。
哲學家羅素說過一句話:乞丐不會嫉妒百萬富翁,但一定會嫉妒比他收入更高的乞丐。
同樣的道理。打工人不會嫉妒老板領導,但一定會嫉妒比他收入更高的其他打工人。
生活中總有這樣的人——自己工資五千,看到別人月入過萬,就對別人產生“羨慕嫉妒恨”的心理,認為別人是壞人。
同階層的人,竟然互相“見不得人好”,這豈不是一種人性的扭曲嗎?
你過得好,他不樂意,非要詛咒你;你過得不好,他很高興,比買彩票中獎還要興奮??梢?,陰暗的人性,都喜歡把自己的喜悅,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論這人跟我們的關系如何,只要他對我們產生了“見不得人好”的心理,那我們就要遠離他,跟他保持距離。
畢竟,見不得人好的心理,會促使當事人做出極端之事,這是誰都無法預料的。

特征二:表面一套,背后一刀。
有一句老話:表面上滿口仁義道德,背地里滿肚子男盜女娼。
滿口仁義道德,這都是表面上的功夫,看起來不錯,實際上是一層漂亮的外衣。背地里的男盜女娼,才算是隱藏在背后的現(xiàn)實。
也就是說,表面上漂亮的外衣,就是為了掩蓋背后的黑暗。難怪李宗吾先生會說,唯有撥開黑的,才能看到真正的。
千萬不要被別人的表面言行所迷惑。這人一臉笑嘻嘻,還滿口阿諛奉承,難道說他就是好人嗎?不見得。
在人情社會,最不缺的就是“笑面虎”。表面上笑嘻嘻,背地里捅刀子。他們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只有你死我活的心狠手辣。
跟外人相處,沒必要完全相信他們,也沒必要對他們完全不設防。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不傷害別人,但要提防別人傷害你。

特征三:滿口忽悠,虛偽至極。
在職場混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天天唱高調、滿口PUA忽悠的人,都是老狐貍,以及偽君子。
公司的老板跟員工說,要為了公司而奮斗,要為了公司而付出一切,你們的好就是公司的好,公司的好也是你們的好。
聽了老板的這些話,一部分“腦子遲鈍”的員工就會相信,拼了命去加班,還沒有加班費。等他們到了三十來歲,就被老板無情淘汰了。
老板說那么多,難道是為了員工好嗎?這是不可能的。公司是老板的公司,而不是員工的公司,老板賺了錢又不會分給員工。
這就是所謂的“員工今天拼命干,老板明天換情人”。別人滿嘴巴忽悠,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罷了,我們豈能當真呢?
別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企圖的。而企圖,永遠都是為了自己牟利,至于別人,沒有人在乎。

特征四:忘恩負義,毫無底線。
小的時候,身邊的長輩就對我們說,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要看他是否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說明這人品性還行,不會壞到哪里去。不懂得感恩,還忘恩負義,反咬一口,說明這人品性不太行,就是一個壞胚。
就跟《農夫與蛇》中的毒蛇一樣,它在冰天雪地中凍僵,好心的農夫救了它。而它非但不感激農夫,還一口將農夫咬死。
農夫救了毒蛇,這是農夫的善意。而毒蛇咬死了農夫,這是妥妥的忘恩負義??杀氖?,在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毒蛇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
有可能,你借了別人一些錢,別人拖著不還錢,還為難你;有可能,你幫了別人一些事兒,別人不僅不感激你,還得寸進尺拿捏你。
人在江湖,不要用自己的善意去考驗人心。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有可能,你對別人越好,別人對你越狠,這都是說不準的。
文/舒山有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