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無條件接納孩子》專欄的第27章

我一直在強調(diào)無條件接納的重要性,并且教大家如何更好的做到無條件接納。

然后就有一個網(wǎng)友留言說:越負責的父母,越不容易接納孩子,就越容易批評否定孩子;而那些不負責的父母,反而可以更好的做到接納。

表面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確實越負責的父母,越渴望孩子的成功,所以當他們看到孩子犯錯時,就越不容易接受,因此就更容易批評否定孩子。

而那些不負責的父母,對于孩子是好還是壞并沒有太大的關(guān)注,哪怕孩子考倒數(shù),可能都無所謂,這在外人看來好像就是更接納孩子。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這些要無條件接納孩子的父母,豈不是就要去做一個不負責的父母了?這可能就讓我們很多父母無法接受了,畢竟誰承認自己是一個不負責的父母呢?

但事實上,這個邏輯是完全錯誤的。

并不是說我們要無條件接納孩子,就要對孩子不負責,我們依然會對孩子負責,只不過我們更清楚自己的界限,有的事該做,而有的事哪怕孩子錯了,我們父母也不能干涉。

對孩子負責,不是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干涉,總想通過父母的外力干涉來糾正孩子的錯誤,這其實是對孩子成長不利的。

正確的教育方法應(yīng)該是父母明確自己的界限,該放手就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嘗試,允許孩子犯錯,然后孩子才會在犯錯中更好的成長,最終可以獨立。

舉個例子,就拿讓孩子洗衣服來說吧。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衣服臟了,然后就拿過來自己洗,而不讓孩子自己洗,哪怕孩子想要洗,父母也會因為覺得孩子洗的不干凈,然后以對孩子更負責的名義,就不允許去做。

但是如果你父母總是這樣做,孩子怎么可能學(xué)會如何洗衣服呢?又如何獨立呢?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洗,然后父母可以稍微指點一下,當然孩子可能洗不干凈,但無所謂,洗得次數(shù)多了,孩子就會掌握洗衣服的訣竅,然后就會洗的越來越干凈。

這表面看著好像是不負責,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事實上這才是對孩子更負責的做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從某個角度來說,父母明確自己的界限,不肆意干涉孩子,允許孩子犯錯,跟父母放手不管孩子,看著好像有些類似,因為從外在表現(xiàn)上來看,好像大家都是放任孩子不管。

但二者是有區(qū)別的,對孩子負責,且明確自己界限的父母,在孩子表現(xiàn)不好時,父母還是會出手干涉的,只不過這種干涉并不是明顯的批評指責孩子,而是隱性的,孩子可能都感覺不到。

但是對孩子不負責而放手的父母就不一樣了,無論孩子好壞,父母都不管,完全是一種放任的狀態(tài)。

給大家舉個例子,對比一下,大家就能更好的明白二者的區(qū)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