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餃子下車面”,老人的一生,也終結在一碗面之后。

2024年5月份,重慶一家面館遇到“突發(fā)情況”,正是飯點的時候,這家面館門口卻迎來了救護車,因為一位老人在這家店吃面之后忽然倒地不起。

一時間,議論紛紛,店主也嚇得徹夜難眠,唯恐擔上責任。

然而是禍躲不過,幾日之后,老人的兒子果真登門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文內容皆附有可靠信息來源,詳情已贅述在結尾

人在店里坐,“禍”從天上來

這一天剛開門兒,營業(yè)沒多久,店里就來了2個年輕人,王先生連忙招呼對方,對方卻顯然不是來吃面的。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在面館吃飯倒地的老人兒子小邱和他的媳婦兒。

小邱開門見山,直接就給王先生介紹自己的身份,瞬間王先生的冷汗就下來了,雖然不是飯店的過錯,但是老人的確是在店里倒下的……

王先生頓時緊張不已,各種社會新聞在他腦海中輪番播放。

沒等對方開口,他趕緊調出監(jiān)控,并且給已故老人的兒子講述那天晚上發(fā)生的事……

“老板,來一份兒重慶小面!”
“您有新的美團訂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重慶人愛吃面,這話可真不假,尤其是王先生開在醫(yī)院門口的這家面館兒,整天是客流不斷,而且還有接不完的外賣訂單。

五月份的這天,夫妻倆和往常一樣,從大清早開始就忙碌起來,幾個員工有的負責打掃店面衛(wèi)生。

有的負責在后廚做飯,而王先生負責在店面里照看,同時還要兼顧著手里的美團訂單。

好不容易高峰期過去,店里的客人逐漸少了下來,王先生也終于抽個空兒坐下來歇一歇。

這個時候,從門外顫顫巍巍進來一個老人,老人看上去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穿戴整齊,還戴著老年人出門必帶的藍色帽子,一看就是一個講究的老人。

王先生的店面,主要是通過掃碼點餐,看到來了一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王先生主動迎上前去,他擔心老人不會用電子點餐系統(tǒ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先生自己的父親也和這個老人差不多年紀,所以他很理解老年人的不容易,于是他就熱情地給老人介紹起了自己店鋪的幾份招牌產品。

老人一聽說有油潑面,很是高興,年輕的時候,他最愛好吃這口面,加上他喜歡吃牛肉,所以還單點了一份牛肉。

王先生立馬安排后廚去做,而且因為是老人吃,他還特意叮囑后廚多煮一會兒,把面煮得爛糊一點。

王先生其實很會做生意,他這個店鋪的生意開這么多年,生意一直這么好,一是因為靠近醫(yī)院,地段有優(yōu)勢,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很會為客人著想,所以有很多回頭客。

果真,當老人看到這一碗冒著紅光,鋪滿了牛肉的軟爛面條上桌之后,大爺吃得很開心,沒一會兒功夫,一大碗面條兒就下了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到客人這么滿意自己店里的產品,王先生自然是很開心的,吃完面之后,老人可能是覺得有點兒口渴,于是起身就往飲水機的方向走去。

人老了,真的是行動緩慢,只見老頭兒來到飲水機旁徘徊了許久,卻始終沒有接上一杯水。

王先生立馬放下手里的活計,趕上去給老人接了一杯熱水,還扶著老人讓他坐下來讓喝。

可是老人僅僅是喝了一口水之后,還沒來得及去坐下,就哐當一聲摔倒在地。

老人這一摔,不僅把王先生給嚇了一跳,把當時在飯館里吃飯的人全部嚇了一跳。

王先生趕緊給醫(yī)院打個電話,還好醫(yī)院離面館很近,打完電話之后沒多久,幾個醫(yī)護人就趕來把老人抬往醫(yī)院救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王先生卻再也沒有了做生意的心思,老人吃完了飯,就這樣倒在他的店鋪里面,讓他于心不忍的同時,也感到了一絲后怕。

客人們也議論紛紛,“這家面館兒真是晦氣,吃飯還沒遇到這種事情”。

隨后他們紛紛買單之后就離開了,獨留王先生一個人留在店鋪里面,不知道如何是好。

好人總是會遇上好人

小邱一看王先生緊張的表情,就知他誤會了,連忙握住他的手說,“您不要緊張,我不是來找茬的,我是來專門給您登門道謝的?!?/strong>

聽到這句話,王先生都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他面露詫異,望著小邱。

小邱連忙解釋,原來這幾天他之所以一直沒有登門,是因為忙著處理老父親的后事,而剛剛處理完,就專門買了煙和酒過來登門道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警察已經把當時的監(jiān)控錄像給小邱他們看了。看到自己的老父親離世之前,吃了那碗大碗面,還受到了這么溫暖的待遇,小邱很是感動。

都說老人離世前是有一些征兆的,其實在邱先生的父親去世之前,他也確實有過一些怪異舉動。

之前因為身體越來越不好一直住院治療的父親,忽然之間卻叛逆了起來,他堅持要脫下病號服,換上自己最喜歡的一套衣服,要出來走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行動不便,但是老人在醫(yī)院的最后一晚,卻還堅持給自己洗了一個澡。

似乎冥冥之中,老人知道自己即將迎來最后一刻,所以才會專門出門去吃一碗離開的面條。

老人自從生病以來,一直吃的是醫(yī)院的病號餐,清淡無味。老人以前一直是個重口味的人,如在醫(yī)院期間,基本上是沒有食欲。

可是這一天,從監(jiān)控里面,小邱看到自己父親大口大口吃面條,忍不住熱淚盈眶,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頓飯,他吃的這么香,做兒子的難道不該感謝這家面館嗎?

而且來到面館之后,王先生和店鋪的工作人員對父親都很是熱情,不僅扶著他就坐,還給他的面盛得那么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老人要喝水的時候,王先生還主動上去給他倒水,這一切都讓這個老人離世前感受到了人間溫暖。所以處理完老人的后事之后,小邱第一時間就找上門來,表示感謝。

其實如今很多新聞的報道令人對老人都很反感,因為很多老人在別人幫助之后反而訛上人家,唯獨這家人卻是深明大義的人家。

小邱這么做,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后代積福,也是對自己父親的天之靈的安慰。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老人才能培養(yǎng)出如此德行端正的孩子。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王先生這也算是好人有好報,因為他沒有嫌棄老人點的是最便宜的面條兒,反而對老人服務很周到,并沒有區(qū)別對待。他給了老人最后的溫暖,他也值得好人這個稱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老人離開之后,王先生的面館生意依舊興隆,并沒有人因為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而感到晦氣。

小邱也在網上澄清,老人是在醫(yī)院搶救室離開的,他這么解釋,也是為了王先生以后的生意著想。

這正好驗證了那句話,人生在世,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你拿出作為人類最基本的善良來對待每一個人,相信你一定會有好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