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部署,特別是“堤豐”導彈系統(tǒng)和“海馬斯”系統(tǒng)的進駐,顯然是對中國南海地區(qū)安全局勢的一大挑戰(zhàn)。而菲律賓也因此變得越發(fā)大膽,持續(xù)對包括黃巖島在內(nèi)的島礁進行試探性挑釁。

【交接儀式】
而遠在中東多線開打的以色列也來湊熱鬧。據(jù)印度媒體透露,以色列最近向菲律賓交付了一套Spyder短程和中程機動防空系統(tǒng)。這是菲律賓“地平線2”國防現(xiàn)代化計劃中的一環(huán),總價值高達9950萬美元。菲律賓一共采購了三套,目前交付的是最后一套。
這款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御系統(tǒng)公司研發(fā)的武器,自2005年成功測試以來,便在各大國際軍事展會上嶄露頭角。整套系統(tǒng)包括一個中央指揮和控制單元、六個導彈發(fā)射單元和一輛補給車。
目前有兩種型號:短程Spyder-SR和中程Spyder-MR。它們均能全天候快速反應,提供靈活的防空支援。

【Spyder-SR系統(tǒng)】
Spyder系統(tǒng)主要攔截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以及精確制導彈藥。不論是作為固定防空點保護重要設施,還是為機動部隊提供支撐,其性能都顯得相當不俗。它可以搭載在多種卡車底盤上,使用“怪蛇-5”或“德比”導彈進行攔截。
話雖如此,該系統(tǒng)的殺傷范圍僅15公里,最大射高9000米,用來對付低空飛行的目標綽綽有余,但若真要和中國爭高下,恐怕還有不小的差距。
仔細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以色列不斷向菲律賓輸出先進武器,很可能是一種針對中國的戰(zhàn)略考慮,同時也是緊跟美國的步伐。而以色列在中印邊境對峙的幾年里,也向印度出售了不少高端武器。

【印度裝備的Spyder防空導彈系統(tǒng)】
現(xiàn)在,菲律賓獲得了這些武器,是否會因此加大在南海問題上的行動?防空導彈系統(tǒng)的應用范圍畢竟有限,對于菲律賓來說,它們的作用更多像是一種姿態(tài)——一種通過武器增強自信的外交策略。
然而,要知道,中國是公認的軍事強國,假如真發(fā)生軍事沖突,僅靠這些裝備恐怕難以改變局勢。中國擁有的東風快遞系列導彈,和轟6戰(zhàn)斗機等都是對潛在威脅的強有力回應。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及其盟友在南海不斷加強軍事存在,一方面顯示出圍堵中國的意圖,另一方面也在試探中國的底線。

【“堤豐”導彈系統(tǒng)】
而美國的這一做法實際上并不意外,當其全球霸主地位受到挑戰(zhàn)時,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在戰(zhàn)略要地提升軍事壓力。
不過,對菲律賓而言,在與美國合作的過程中,菲律賓或許能從中得到一些短期利益,但長期來看,無異于飲鴆止渴。
在這個多事之秋,以色列與菲律賓的軍事交易無疑是一個新的變量。在國際舞臺上,不同國家的利益糾葛與矛盾交織,而對于每一個新的軍事動態(tài),我們都不能放松警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