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極大為太,廣平曰原?!碧櫭剂x,就是廣闊的平原之意。

不過,如果翻開地形圖,你可能會感到費解:太原與它的名字,不能說是毫無關系,只能說是天差地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太原地理位置示意 圖圖片來源: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太原“蝸居”于晉中盆地北部的狹長谷地,國土面積只有6909平方公里,在27個省會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積小不說,“三山懷抱、一水中分”的太原,北部以系舟山、云中山為屏障,東靠太行、西依呂梁,山地丘陵合計占到總面積的3/4以上,怎么看都很難稱得上“原之大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一般認為,“太原”這個名字,最初只是對汾河中游地區(qū)的泛稱。一種說法是,以“表里山河”著稱的山西,內部多有山川阻隔、河流縱橫,當先民翻山越嶺來到一塊平坦且望不到邊際的地方,稱之為“太原”,也就不足為怪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

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的太原,歷史上還有晉陽、并州、龍城等別稱。這里見證過帝王將相“龍興”,也曾在王朝爭戰(zhàn)中化為焦土。歷經城址變遷與重建,才有了“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太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太原城址演變圖 圖片來源:《龍城記》

如果你在春節(jié)期間來到太原,一定能從這座城市的建筑、街巷里,發(fā)現些許歷史的痕跡。

時至今日,地狹人少也成為太原的一大隱痛。前些年,坊間也不乏“三分晉中、擴容太原”的聲音。不過在行政區(qū)劃調整更加審慎的當下,太原“變大”的夢想,更多要靠加速與隔壁晉中的一體化來實現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fā)展規(guī)劃(2022—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