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這部劇的劇宣也太有排面了,上人民日報,新華社,還被新聞聯(lián)播用了足足20秒力推,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好家伙,看了四集下來,觀感就倆字:尷尬
越看越尷尬的那種。
非主流年代追星的尷尬
我覺得最尷尬的是華子追星那段,當夏鳳華誤以為加上了偶像的QQ時,不曾想那卻是一群發(fā)小的惡作劇。
即便是場鬧劇,華子也把我們當初 讓人忍不住想起自己當年手抄歌詞本、守在電腦前等偶像回復(fù)的日子。 回憶的尷尬 劇中看到夏鳳華跟謝望和屁股后面要冰棒吃這段,我看的也是腳指頭摳地,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跟著哥哥屁股后面要冰棒吃,求他給我咬一口,哥還不給吃,吊著你的那個場景太真實了。 誰小時候沒有問過別人要辣條吃呢?是不是,跟著人家屁股后面,“我吃點嘛給我吃點嘛”,該死的,看了這劇死去的回憶突然又攻擊... 劇里很多關(guān)于90后小孩的場景大差不差,誰懂那會男生流行殺馬特,女生頭發(fā)剪的比男生還短...以至于后來花一晚上把qq空間清干凈。 此外,眾多女性網(wǎng)友看了該劇后也不斷在感慨,人不能共情以前的自己,尤其白鹿演的夏鳳華簡直就是許多90后女孩的真實寫照。 網(wǎng)友說看到大華子小時候那嘰嘰喳喳、咋咋?;5男愿裎揖湍_趾抓地……因為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久遠的記憶再次被涌現(xiàn)。 哈哈,這劇就好像在我們90后的童年安了監(jiān)控,猶如照入現(xiàn)實里的一面鏡子,生活感滿滿。 好看,但真的有種羞恥感,有一種童年被擺上臺面的尷尬,哈哈,這種尷尬讓人又愛又恨。 這部劇里面的很多小故事,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曾經(jīng)遇到過的類似事情,所以讓人特別有代入感,真的好期待后面的劇情。 總而言之,《北上》首播前4集無論是質(zhì)感還是鏡頭語言,都堪稱出色。 劇中細膩地勾勒出了80后、90后的童年記憶:誰沒偷摘過鄰居家的果樹?幾個要好的小伙伴成天瘋跑嬉戲,住在一個大院里的幾家人,這家吵架,那家“打”孩子,可轉(zhuǎn)頭又都其樂融融、幸福溫馨。 劇中的有效鏡頭豐富且精妙,拍攝人物和景致的角度恰到好處,連空鏡頭都飽含故事感。作為一名90后,我看了這部劇,發(fā)現(xiàn)它與我的童年經(jīng)歷高度契合??赐昵八募?,我不禁感慨:“原來我真的長大了。” 人物塑造得精彩 前兩集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極為生動。胡軍飾演的船老大謝天成,一出場就自帶八九十年代“糙漢子”的氣場。 小墨鏡、小皮鞋、大金表、大金鏈子,配上精神的大背頭,活脫脫一個意氣風(fēng)發(fā)的大老板。他在人群中談笑風(fēng)生、收禮應(yīng)酬,將跑船生意紅火時的風(fēng)光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演員陣容的亮點 《北上》真的好看,不愧是央一劇。觀眾都贊譽小演員和年輕演員的銜接非常自然,沒有割裂感。很多長鏡頭的運用,讓畫面充滿了煙火氣,臺詞也十分生活化。搜羅了歐豪、翟子路、高至霆這些演技不錯且有男人味的演員,真的太厲害了。 當00后觀眾在彈幕里追問"QQ空間是什么",而90后忙著截圖發(fā)朋友圈時,這部劇已然完成了跨代際的文化對話——那些讓我們腳趾扣地的"尷尬"瞬間,恰是一代人共同的精神胎記。 【注: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