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近李嘉誠又成了話題中心。

他一次性拋售了43個港口資產(chǎn),包括巴拿馬運河旁的兩個重要港口。

接盤方正是特朗普左膀右臂的黑石集團。

當今形勢如此動蕩,這么重要戰(zhàn)略地位的港口就這么賣了。

不少網(wǎng)友痛斥他"吃里扒外""數(shù)典忘祖"。

但冷靜想想,這種指責實在沒必要。

商人逐利的本能,是刻在骨子里的。

雖然這種行為,站在國人的角度去看,確實是有一點義憤填膺。

但要明白一點,李嘉誠只是華人,他現(xiàn)在是加拿大人。

我們不能簡單的把他看成我們的族人,覺得他應該怎么樣。

李嘉誠作為縱橫商海七十載的老手,每一次資產(chǎn)騰挪都是基于精確計算的生意經(jīng)。

他自己常說:"商人的職責就是在法律允許范圍內(nèi)為股東創(chuàng)造最大價值。"

這種商業(yè)智慧其實自古有之。

春秋時期幫助越王勾踐復國的范蠡,功成名就后立刻辭職經(jīng)商,三次成為首富又三次散盡家財。

他發(fā)明的"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商業(yè)理論,本質(zhì)上就是現(xiàn)代人說的"低買高賣"。

再比如明朝晉商八大家,既給朝廷運送軍糧,又偷偷和關外的滿清做生意,哪個政權得勢就跟誰合作,這才讓家族生意延續(xù)了三百多年。

這種人可恨嗎?

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來的結果肯定也是不同的。

歷史告訴我們?nèi)齻€道理:

第一,商人永遠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第二,他們的忠誠永遠跟著利潤走;

第三,真正的大國要有容得下"墻頭草"的胸襟。

就像長江治水,既要建三峽大壩調(diào)控主干,也要讓千百條支流自由奔涌。

最近我的讀書會在共讀《毛選》。

開篇的階級分析法,本質(zhì)上就是教我們分辨"誰是主要矛盾,誰是次要矛盾"。

該打擊的打擊,該團結的團結,可以爭取的爭取。

對李嘉誠這樣的商人,我們既不必要求他們"家國情懷爆棚",也不用視作洪水猛獸。

他們就像候鳥,哪里氣候適宜就往哪里飛。

重要的是我們要把自家園子經(jīng)營得溫暖宜居,等春天到了,鳥兒自然會飛回來。

除非他的行為真的上升到威脅到了祖國安全的高度。

在沒有突破底線之前,我們還是要接受這種行為的存在。

與其糾結某個商人的選擇,我們其實更應該多想想如何打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huán)境。

北宋王安石變法時強行搞"市易司"壟斷貿(mào)易,結果弄得"商旅不行";

而鄭和下西洋時既保持官方貿(mào)易主導,又允許民間海商自由參與,反而成就了海上絲路傳奇。

這個道理放在今天依然適用。

用制度確保大方向正確,給市場留足呼吸空間,才是真正的治國智慧。

當然了,我們目前的很多動作,已經(jīng)在做這一點了。

包括之前的允許外資進入金融體系等等。

說到底,五千年來我們見慣了商海浮沉。

胡雪巖紅頂傳奇,商業(yè)巨擘來來去去,唯有長江黃河奔流不息。

今天的中國,早該超越"非友即敵"的簡單思維。

就像高手下棋,不會計較一兵一卒得失,真正要謀的,是整盤棋的大勢所趨。

當我們把長城筑成磁極,全世界的鐵屑都會朝著同一個方向震顫。

這,才是五千年文明給予當代的真正啟示!

我建了個讀書寫作群,喜歡讀書的朋友,添加下方微信,備注“讀書”,一起交流。

文末點個“在看",一起慢慢變富!

作者簡介:

80后,讀書寫作人,位卑言輕,但還是想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