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食亞目—扁蟲下目

真核生物域

動物界

真后生動物亞界

蛻皮動物總門

節(jié)肢動物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有翅亞綱

新翅下綱

鞘翅目

多食亞目

扁蟲下目

扁蟲下目(學(xué)名:Cucujiformia)是鞘翅目多食亞目之下的一個下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下屬總科

金花蟲總科〈葉甲總科〉(Chrysomeloidea)

郭公蟲總科〈郭公甲總科〉(Cleroidea)

扁蟲總科〈扁甲總科〉(Cucujoidea)

象鼻蟲總科〈象甲總科〉(Curculionoidea)

筒蠹蟲總科〈筒蠹總科〉(Lymexyloidea)

擬步行蟲總科〈擬步甲總科〉(Tenebrionoidea)

2.筒蠹蟲總科〈筒蠹總科〉

筒蠹蟲總科(學(xué)名:Lymexyloidea)又名筒蠹總科,是鞘翅目多食亞目的扁蟲下目之下六個總科的其中一個小昆蟲總科。約70余種,僅筒蠹蟲科Lymexylidae 1科,分8屬,我國已知6種,記錄于福建、臺灣、四川等省。

(1)體態(tài)特征

體細(xì)長,圓形、柔軟;頭小,復(fù)眼極為發(fā)達(dá);雄蟲下顎須扇形;11節(jié),鋸齒狀、絲狀或紡錘形;前胸背板長大于寬,方形;鞘翅分為長翅和短翅型,幼蟲均菌食,幼蟲可入堅木,為害木材。

(2)下屬科

筒蠹蟲科〈筒蠹科〉(Lymexylidae)

(3)筒蠹蟲科〈筒蠹科〉

筒蠹蟲科(學(xué)名:Lymexylidae)又名筒蠹科,鞘翅目昆蟲下的一科。本科全世界僅50多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①形態(tài)

體細(xì)長,圓形、柔軟;頭小,復(fù)眼極為發(fā)達(dá);雄蟲下顎須扇形;11節(jié),鋸齒狀、絲狀或紡錘形;前胸背板長大于寬,方形;鞘翅分為長翅和短翅型,長翅型可蓋住腹端,短翅型其鞘翅約與前胸背板等長,后翅發(fā)達(dá),但不及腹端,也不折疊;前中足基節(jié)大,圓錐形;前足基節(jié)窩開放;跗節(jié)5-5-5,等于或長于脛節(jié);腹部可見5-8節(jié)。

幼蟲頭小,上顎具齒葉;下顎內(nèi)外顎葉分離明顯;前胸背板隆突,并向前伸;第9腹節(jié)大,端部具1對骨化的鉤或凹陷成"U"形,兩側(cè)具毛列;足5節(jié),具爪。

②生物學(xué)

成、幼蟲均菌食,幼蟲可入堅木,為害木材。

③分類及分布

本科全世界有8屬約70余種,我國已知6種,記錄于福建、臺灣、四川等省。8屬屬名如下: Arractocetus ,Atractocerus,Australmexylon,Hylecoetus,Lymexylon,Melittomma,Protomelittomma,Raractocetus。

④山地微翅筒蠹蟲

山地微翅筒蠹蟲是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筒蠹蟲科一種動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a.體態(tài)特征

小型,體型瘦長,線型,復(fù)眼占滿整個頭部,觸角短,末端尖,前胸背板黃褐色,中央具凹陷的縱溝,前翅蛻化成短小的片狀,後翅狹長但長不及腹部的一半,腹部圓筒狀寬大,末端漸窄。

b.生態(tài)習(xí)性

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qū),局部地區(qū)普遍,幼蟲寄主朽木鉆蛀營生,少數(shù)成蟲夜晚會趨光,翅鞘極小不擅飛行。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