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中,會念經(jīng)的不一定能成佛,行善積德的也不一定能成佛。

會念經(jīng)的和尚被三個會求雨的道士擠兌,最終被罰為苦力。他們會念經(jīng),但不能成佛。唐僧會念經(jīng),也不能成佛。只有到西天取經(jīng)之后,唐僧才成了佛。而在取經(jīng)團(tuán)隊中,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都不會念經(jīng),也都不一定行善積德,卻最終也成就正果。念經(jīng)不是成佛的道路,因為很多人都會念經(jīng),只要稍加學(xué)習(xí)和訓(xùn)練,就可以念得非常流暢。行善積德似乎是小乘佛教的說法,只要人在有生之年行善積德,死后才可以成佛,或說下輩子就可以成佛,這種理論相對封閉,而大乘佛教比較開放,開放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地步。其實這些都是表象,而真正的成佛就像禪宗說的那樣,“見性成佛?!毙猩品e德只是一種修養(yǎng),甚至儒家都提倡儒生們行善積德,卻并不一定能夠成佛。成佛可以理解為大徹大悟,而行善積德具有一定的功利屬性,就是通過行善積德來獲得人們的贊揚,獲得自身好的出路,或者說能夠成佛。越是這樣,越不能成佛,因為佛是無功利屬性的,是放下身外和身內(nèi)一切所有的,見到自性,才算是證得正果。
《西游記》中行善積德的人很多,都被打死了,被妖精吃掉了,有的被妖精利用,還有的被欺負(fù)。唐僧師徒四人一路宣傳佛法,免費做了宣傳不說,還受到神仙和佛的刁難。神仙的童子或坐騎跑到人間做妖精,給唐僧師徒制造困難,卻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唐僧一味行善積德,卻有些偽善,尤其是孫悟空打死六賊之后,唐僧沒有報官,而是催著他快走。在女兒國那一節(jié),唐僧假裝和女兒國國王成親,和國王一起送他幾個徒弟,出國之后,唐僧就要和徒弟一塊跑路。佛教要求修行之人不打誑語,而唐僧騙了女兒國國王,就算打了誑語,說了謊話,終于被蝎子精擄走,算是惡有惡報。真假孫悟空那一節(jié),六耳獼猴打了唐僧,要另外弄一個取經(jīng)團(tuán)隊,取了真經(jīng),自己成佛做主。最終六耳獼猴被如來佛降服,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算是給這個東西絕了種。倘若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自己,叫做生了二心的孫悟空,那么孫悟空就算作惡了,卻沒有受到多大的懲罰,最終還是保佑唐僧去取經(jīng),又怎么能算行善積德呢?孫悟空做妖魔的時候吃人無數(shù),豬八戒做妖魔的時候也吃人,沙僧做妖魔的時候吃人更多,根本就不算行善積德,即便他們加入了取經(jīng)團(tuán)隊,也沒有做太多行善積德的事。倘若降妖除怪算是行善積德,還能勉強說得過去,但妖精也是可以度化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本身就是妖精,信了佛法之后就皈依正途了。倘若他們能夠度化妖精,讓妖精也相信佛法,跟著佛來修行,就算是行善積德了。

地藏王菩薩常駐地獄,連地獄里的鬼都敢度,叫做“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拔也蝗氲鬲z,誰入地獄?”地藏王菩薩在地獄里宣揚佛法,度化鬼魂,而妖精在地面上為非作歹,當(dāng)然也是可以度化的。除了有后臺的妖精都被收走了,其他的妖精就被孫悟空師兄弟打死了,算是他們的功勞。倘若他們能把這些妖精度化成修行之人,怎么說都是有大功勞的,但他們偏偏動了殺心,而佛教是戒殺的。當(dāng)他們把滿洞的小妖精都打死的時候,哪里是在行善積德,而是殺心頓起,簡直和屠城差不多。那些妖精和他們的前身是一樣的,畢竟他們也曾經(jīng)是妖精。只不過他們信了佛法,就要借助佛法的威名來降妖除魔,把妖精都打死,怎么說都是犯了殺生的罪,沒有行善積德。
寇員外一心向善,虔誠信佛,立下“萬僧不阻”的牌坊,接待了成千上萬名僧人,但最終還是因強盜來襲,不幸身亡。倘若唐僧師徒?jīng)]到寇員外的家里,寇員外還會繼續(xù)活下去,而他們到了那里,就算給寇員外帶來了災(zāi)難。行善積德卻沒有落得好結(jié)果,似乎驗證了佛法不是靠行善積德獲得的,而應(yīng)該靠自身的領(lǐng)悟。行善積德,不能成佛,自身領(lǐng)悟了佛法大義就可以成佛。但孫悟空沒必要取經(jīng),就可以與天地同壽,有長生不老之術(shù),已經(jīng)算是真正的仙人了,可他被懲罰之后,只能皈依佛法。他的修行并不是靠行善積德,而是靠降妖除魔。豬八戒和沙僧的修行也是如此,像孫悟空一樣不會念經(jīng),卻要降妖除魔。似乎降妖除魔就是他們最好的修行,可以積累功果,最終取得真經(jīng),就算完成任務(wù)。隱含的意思是,他們?nèi)〉谜娼?jīng)之后,就會悟透真經(jīng)的意義,看到自己本來面目,算是大徹大悟。但書中似乎并沒有說他們悟透真經(jīng)的意義,也沒有說他們看到本來面目,只是說把經(jīng)書送到長安,剛要宣講的時候,就被四大金剛召回。經(jīng)書靠后人來翻譯和講解。至于有沒有產(chǎn)生歧義,有沒有歪嘴的和尚把經(jīng)念歪了,就不是他們的事了。他們只是完成了取經(jīng)任務(wù),就可以成佛了,其實和大乘佛教的教育相差甚遠(yuǎn)。雖然取了經(jīng)書可以宣揚,可以傳給后代,可以讓人們感悟佛法的魅力,但這樣的任務(wù)完成之后并不能成佛。雖然他們在取經(jīng)路上宣揚佛法,一路斬妖除魔,但不能算是行善積德,只能算是動了殺心,而唐僧又經(jīng)常動凡心,當(dāng)然也不可能在取經(jīng)路上成佛。

成佛需要大徹大悟,需要放下身外的事物,放下身內(nèi)所有的思想,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明心見性。倘若沒有自己悟透,沒有見到本來面目,只是一味行善積德,就還是具有赤裸裸的功利之心,當(dāng)然也就不可能成佛了。在《西游記》中,行善積德并不能成佛。唐僧師徒取經(jīng)的手段似乎可以驗證,通過非正常手段可以取得成功,但不一定能成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