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特別喜歡看《康熙來了蔡康永的主持風(fēng)格,他的表達永遠都是潤物細無聲的,能走進內(nèi)心,讓人很能共情。

他真的是個飽讀詩書的人,涵養(yǎng)太好了。

大s是他的搭檔和熟悉的好朋友,被問到對大s的突然離去讓他對生命有什么感受。

蔡康永用了特別生動的比喻,他說:就好像你翻童話故事的時候,你翻到那一頁,本來打算看公主跟王子快樂地生活下去,可是沒有印這一頁,翻到有一頁空白的感覺。

康熙來了》收官的時候,節(jié)目做了一個送終的階段。

有一些來賓是知道自己要走了,然后來節(jié)目里跟大家告別的。

蔡康永找制片人聊過這件事,他說:他們都要走了,為什么還要來節(jié)目里面告別呢?他已經(jīng)那么累了,還要來這邊唱歌跳舞,為什么?

他的心情很不安,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做到人家要的東西。

制片人跟他講:他們是明星,他們要在舞臺上跟大家說再見,這個是明星的宿命吧。

人在最后的時候,都會跟很多事情和解,會有留戀、有不舍,即將離開這個世界了,有個機會和舞臺可以讓他們告別觀眾,他們是愿意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腦海里第一想到的是高凌風(fēng)。

那時候上節(jié)目,他已經(jīng)病得很重了,之前,他都是比較大男子主義的姿態(tài),對自己的孩子寶弟也是說教的那種傳統(tǒng)家長。

最后這次,高先生知道生命快結(jié)束了,感悟了許多,對孩子的觀念也改變了,覺得自己也沒有什么可以教的。

上節(jié)目,他只是想來跟喜歡他的觀眾告?zhèn)€別:我要走了,再見了,好朋友們。

明星最后的這個儀式感,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一次出席,職業(yè)生涯是完整的。

高凌風(fēng)說過:我是個藝人,能夠唱死在臺上,那才是我的榮耀。

在舞臺上告別,是個非常完美的落幕。

梅艷芳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克服身體的種種困難、用盡全力開了自己的告別演唱會。

離開了,穿著婚紗的她瀟灑地揮揮手,說了“拜拜”。

對于她來說,這就是圓滿。

別人會說:近乎悲壯的堅持,值得嗎?

對于明星藝人來說,舞臺是他們生存的起點,更是靈魂的歸宿,

他們將生命最后的熱量化作舞臺上的璀璨星光。

最后的告別環(huán)節(jié),值得。這是一種對生命終局的清醒認知與坦然接納,讓生命的離去,成為“完成”,而不是終結(jié)。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