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底,焦裕祿向組織申請回山東老家看望老母親,找到縣長程世平說:“老程,你手頭寬不寬裕,能不能借我個三四百?”程世平驚訝的看著焦裕祿說:“老焦,你這樣子回老家,老娘看了不難受?。?/p>

他怎么都沒想到,作為縣委書記的焦裕祿,竟然連回家的路費也掏不出來,這讓他都感到有些意外。

其實這倒不是因為焦裕祿的工資少,而是因為他的工資除了用給家人,都用在了不認(rèn)識的百姓身上。

遇到條件特別貧苦的百姓生活生活艱難,焦裕祿總是無私地將自己的錢財拿出來接濟對方,時間一久,大家都知道了這個縣委書記是一個為百姓著想的好官。

所以別說是湊夠回家的路費了,就連焦裕祿自己還穿著破了洞的褲子,一家人過得緊巴巴的。

同事們看到他的情況如此艱難,便特意跟上級說明了情況,特意批給了焦裕祿一些布票,好讓他給家人添置一些新的衣服。

過年的時候,大家聽說在外做官的親戚回來了,都覺得焦裕祿的經(jīng)濟情況應(yīng)該很好,在外面肯定過得不錯。

結(jié)果,等到大家來拜年,他硬是連個壓歲錢也沒有拿出來。

他們不知道的是,焦裕祿這個縣委書記當(dāng)?shù)靡稽c也不輕松,每天腦子里裝的都是治水治沙,家人們能夠吃飽飯就已經(jīng)很困難了,哪里有多余的錢給小輩們。

家人們回憶起焦裕祿的時候,其實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他的臉色很差,身體狀況自然不容樂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焦裕祿自己也能夠感受到身體上的變化,但是他不能夠停下來,治沙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除了他,誰也做不好這個工作。

為了能夠?qū)⒐ぷ髯龊茫乖5撈鋵嵰呀?jīng)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準(zhǔn)備,他一定要走到最后,哪怕是殫精竭慮。

焦裕祿身世凄苦,成長的路上吃了不少苦,直到抗戰(zhàn)勝利,全國解放,這個出身貧苦的青年才感受到了新社會的甜頭。

正是因為自己受過罪,所以到了蘭考之后,他見到這里的百姓生活困難,便下定決心要改變他們的生活。

這里的風(fēng)沙嚴(yán)重,河流系統(tǒng)紊亂,鹽堿地種不出能吃的糧食,是河南最貧苦的地方,誰來了都要嘆氣。

焦裕祿來了之后,幾乎沒有怎么往辦公椅上坐過,一直在基層研究情況,查看工作,和大家一起治水治沙。

同事說,坐到辦公室工作不是一樣的嗎?

焦裕祿聽完笑了笑,回答他辦公室要是坐得久了,腿就軟了,腳就站那不住了。

這句話雖然是以幽默的口吻說出來的,但是能看出焦裕祿的工作態(tài)度,那就是不脫離實際,要到群眾中去,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為百姓做事。

舒服的辦公椅坐了太久,干部還怎么切身了解到人民群眾的需求呢?

他來到蘭考之后,解決鹽堿地種不了糧食的問題,提出穩(wěn)妥有效的方案,改善河流情況,還帶領(lǐng)著大家種樹治沙。

焦裕祿只在蘭考工作了兩年的時間,可是這兩年他幾乎一點也沒閑著,讓蘭考成為了河南第一個脫貧的城市。

正因如此,焦裕祿因病去世之后,群眾們才自發(fā)為他送行,緬懷這位了不起的人民干部。

資料來源:大眾日報 2013-8-9——人物:焦裕祿——并未遠(yuǎn)去的時代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