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那讓人 “聞之色變” 的看守所飯菜。以往大家可能通過文字對看守所的伙食有所了解,但總覺得不夠直觀,今天就帶大家全方位感受一下里面吃飯究竟是啥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單調(diào)乏味的基礎伙食

看守所的飯菜烹飪方式極為單一,大多采用水煮的形式,食材也基本是應季蔬菜,像白菜、土豆、海帶、冬瓜、蘿卜、包菜這些,可謂是餐桌上的 “??汀?。這些水煮菜被形象地稱為 “水上漂”,因為上面常常飄著一些油膩膩的肥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運氣好的時候,能打到幾根瘦肉,可要是運氣欠佳,就只能對著那些肥膩的肉塊發(fā)愁了。而且,水煮菜里幾乎不放其他調(diào)料,僅僅加一點點鹽,味道淡得可憐,只能勉強算得上有點滋味。

吃飯時,就著這樣寡淡的菜湯泡著米粉吃,著實讓人提不起食欲。要是在北方的看守所,情況可能更糟糕,主食基本就是饅頭和面條,單調(diào)的飲食讓人越發(fā)懷念外面豐富的美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部分地方隔天會發(fā)個雞蛋,給在押人員補充點營養(yǎng),而有些地方則是發(fā)榨菜,好歹能讓這難以下咽的飯菜多些味道,勉強下飯。這樣的基礎伙食,對于習慣了正常飲食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煎熬。

二、改善伙食的途徑

在這艱苦的飲食條件下,有沒有辦法能吃到相對可口的食物呢?辦法倒也有幾個。首先,可以自己購買。看守所一般都允許在押人員購物消費,不過通常每月限額 500 元左右。

購物清單里有泡面、火腿腸、雞腿、牛奶面包等,還有榨菜這類能下飯的小菜。所以,一旦有親屬進了看守所,給他們上賬就成了頭等大事。

畢竟在看守所里,要是沒錢,僅靠那基礎伙食,日子真的很難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依靠看守所本身的加餐。每周看守所會進行一次加餐,加餐的主要內(nèi)容自然是吃肉,常見的有鹵肉。雖說肉的分量不會太多,但好歹有滋有味,能讓在押人員解解饞。此外,如果所在監(jiān)室獲得 “文明監(jiān)室” 等榮譽,也會得到加餐獎勵。

最后,節(jié)假日的加餐也是改善伙食的好機會。每逢法定節(jié)日,看守所都會準備加餐,尤其是過年的時候,那菜品豐富得讓人眼前一亮,筍子肉、雞翅等平時吃不到的美食紛紛登場,而且會連續(xù)供應好幾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盡管過年時大家難免會思念家人,但這豐盛的飯菜也成了他們在看守所里難得的期盼。

三、獨特的打飯流程

在看守所,吃飯都是在監(jiān)室里進行,沒有專門的食堂。到了飯點,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推著餐車來到監(jiān)室門口。

監(jiān)室墻上有個特制的小洞口,在押人員拿著飯盒伸手出去,工作人員就會把飯菜打到碗里,然后收回空碗,這個過程工作人員會仔細計數(shù),想多打一份可不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吃飯的地點,有的看守所是在監(jiān)室里的床板上,有的則是在放風場上。就餐條件十分簡陋,一般只有凳子,沒有桌子,飯菜只能放在地上。稍微講究點的,會拿個凳子或者桶當作臨時桌子。

看守所的飯菜確實難以下咽,剛進去的人往往難以下口,可在饑餓的驅(qū)使下,餓上幾餐,也就什么都能吃下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某種程度上說,看守所真成了一個 “減肥的好地方”。但這種 “減肥” 方式,背后是在押人員對自由和正常生活的深深渴望。了解了這些,大家是不是對看守所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