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zhàn)殲敵200余人,繳獲的罐頭堆成了小山,連陳光代師長都拍來賀電:"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
困守離石的日軍陷入絕境。山口少將連續(xù)三天派飛機空投物資,卻因山風猛烈,降落傘大多飄進八路軍陣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9月18日晨,偵察員急報:日軍兩輛運糧車僅帶三十余護衛(wèi),正沿公路西行。
全團干部眼冒精光,一營長王六生拍著胸脯立軍令狀:"給我兩個連,保證連人帶糧都扛回來!"
楊勇卻盯著沙盤沉吟不語。他突然抓起紅藍鉛筆,在日軍來路上畫了個醒目的"×":"通知所有伏擊點,給鬼子車隊行方便!"
指揮所霎時炸了鍋,連師部機要員都忍不住提醒:"陳代師長正盯著戰(zhàn)果呢......"
消息傳到師部,陳光摔碎了搪瓷茶缸。參謀們從未見過儒將如此震怒:"楊勇這是被勝利沖昏頭!"
三封加急電報直發(fā)686團,字字如刀:"游擊戰(zhàn)精髓在積小勝為大勝!速戰(zhàn)!"
楊勇的回電卻只有十二個字:"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戰(zhàn)機將至。"
陳光氣得把電報紙揉成團:"他楊勇要學諸葛亮唱空城計?"
話音未落,譯電員沖進來高喊:"686團急電!伏擊日軍18輛軍車,繳獲電臺3部、擲彈筒12具!"
原來那兩輛"運糧車"根本是誘餌。楊勇發(fā)現(xiàn)車上麻袋松垮,押運兵靴子锃亮——這分明是偵察部隊假扮!
他故意放走車隊,暗中讓補充團在二十里外的油坊坪另設埋伏。
日軍見前隊安然返回,果然在次日清晨傾巢出動,18輛滿載軍火的卡車在晨霧中撞進死亡陷阱。
當陳光看到繳獲清單上的"九二式步兵炮1門"時,
突然放聲大笑:"好個楊勇!用兩車糙米換回個炮兵團!"參謀不解其意,他指著地圖解釋:"薛公嶺到油坊坪正好形成'口袋陣',楊勇這是把《孫子兵法》活學活用了!"
此戰(zhàn)過后,汾離公路上流傳起新諺語:"楊勇放糧,日軍跳梁。"
日軍被迫改用騾馬夜間運輸,行軍速度驟降五成。
陳光在總結會上慨嘆:"真正的指揮員,要能在上級壓力下堅持正確判斷。"
1940年魯西軍區(qū)成立時,他力薦楊勇出任司令員:"這個'放生'團長的眼光,比我們看得都遠!"
歷史證明,這場"違令"作戰(zhàn)開創(chuàng)了八路軍"戰(zhàn)略性放棄"戰(zhàn)術先河。
正如楊勇晚年回憶:"放走三十個鬼子不可惜,揪住三百個鬼子的尾巴才痛快!"
戰(zhàn)爭藝術的精髓,或許就在這收放之間的智慧閃光里。
聲明: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