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克蘭民眾的?;饤l件:三大核心訴求 + 兩大隱藏紅線
?領土完整:90% 的人拒絕 “割地求和”
- 底線中的底線:90% 烏克蘭人反對 “允許俄羅斯控制 2022 年后占領的領土”(2024 年 7 月民調)。
- 具體訴求:要求恢復包括克里米亞、頓巴斯(烏東俄語區(qū))在內(nèi)的所有領土主權。
- 矛盾點:美國主張 “烏克蘭必須割地”,但民眾將領土視為 “國家生存象征”—— 澤連斯基若妥協(xié),可能面臨政治清算(民眾不信任他)。
?安全保證:北約成員國身份或維和部隊進駐
- 防俄 “二次入侵”:78% 民眾反對無條件?;?/a>,要求 “安全擔?!?。
- 具體方案
? 加入北約(澤連斯基官方條件之一),但北約明確 “停火后才能討論”。
? 歐洲派遣 20 萬維和部隊(澤連斯基提議),但歐盟內(nèi)部分歧嚴重(法國傾向妥協(xié),英國支持駐軍)。 - 民眾邏輯:“凍結戰(zhàn)線 = 給俄羅斯喘息機會”(如 2015 年明斯克協(xié)議后俄軍卷土重來)。
?政治獨立:拒絕任何 “去軍事化” 要求
- 紅線條款:烏克蘭民眾堅決反對限制軍隊規(guī)模,認為這是 “亡國前奏”。
- 民意基礎:84% 民眾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創(chuàng)傷(2024 年 KIIS 民調),堅信 “只有強軍才能自?!薄?/li>
兩大隱藏訴求(推測)
1、對澤連斯基的 “信任綁架”:
- 52% 民眾支持澤連斯基,但前提是他堅持領土完整 —— 若他妥協(xié)割地,支持率可能暴跌。
- 民眾心態(tài):“可以接受和平,但不能接受‘澤連斯基賣國’”。
2、對西方的 “有限信任”:
- 62% 民眾認為 “西方軍援是生存關鍵”(2024 年蓋洛普民調),但不滿美國 “強迫妥協(xié)”(美國打破領土談判禁忌)。
- 矛盾行為:既依賴西方(如接受北約維和部隊),又警惕被出賣(歐洲準備 “出賣烏克蘭領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同地區(qū)的態(tài)度分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意對局勢的影響:三大 “不可能三角”
1、美國的 “政績需求” vs 民眾的 “領土紅線”:
- 特朗普想快速?;?,但民眾不接受割地 —— 可能重演 2023 年 “聯(lián)合國?;饏f(xié)議” 破裂(當時美烏私下妥協(xié),遭民眾抗議后作廢)。
2、澤連斯基的 “政治生存” vs 民眾的 “信任閾值”:
- 若他接受割地(如美國要求),78% 反對無條件?;鸬拿癖娍赡馨l(fā)起彈劾(如: 2024 年烏克蘭議會 “戰(zhàn)時總統(tǒng)任期延長” 爭議)。
3、歐洲的 “止損沖動” vs 民眾的 “安全焦慮”:
- 歐盟想減少軍援(400 億軍援待批),但民眾視歐洲維和部隊為 “唯一安全保障”—— 若維和部隊不來,停火協(xié)議必崩。
現(xiàn)實魔幻劇:民眾想要的 VS 能得到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未來走向:民眾情緒的 “壓力鍋模型”
- 短期(3 個月內(nèi))
- 若庫爾斯克戰(zhàn)役烏軍失利(當前俄軍增兵),主戰(zhàn)派民意可能下滑,30% 民眾轉向 “條件妥協(xié)”(參考 2024 年東部地區(qū)數(shù)據(jù))。
- 中期(6-12 個月)
- 冬季能源危機加劇(2025 年烏西部供暖依賴西方援助),50% 民眾可能接受 “能源?;稹?換取民生喘息。
- 長期(2026 年后)
- 若北約持續(xù)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 “停火后再說”),60% 民眾可能轉向 “中立路線”(參考芬蘭 1948 年中立模式)。
歷史對照: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民意重演
- 相似點:85% 民眾當時反對割讓克里米亞(與當前 90% 反對割地一致),最終導致《明斯克協(xié)議》破裂。
- 不同點:2025 年民眾更務實 ——52% 支持談判(2014 年僅 11%),但底線更清晰(政治獨立>領土完整>經(jīng)濟利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克蘭民眾的?;饤l件可以概括為:
“領土一寸不讓,俄軍全部滾蛋,北約保護到位,澤連斯基別慫”
(簡稱 “三不一要”:不割地、不投降、不妥協(xié),要安全)
然而現(xiàn)實是:
- 美國想割烏克蘭的地(換取大選政績),
- 俄羅斯想占烏克蘭的地(鞏固 “安全緩沖區(qū)”),
- 歐洲想省自己的錢(軍援已超 2000 億歐元),
- 澤連斯基想保自己的權(任期延長爭議)。
所以,這場 “78% 民眾反對無條件?;稹?的民意,本質是 ——
“烏克蘭人用血肉之軀,在大國棋盤上寫下‘請勿隨意犧牲我’的最后倔強?!?/stro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