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關注 微綿竹
知曉綿竹身邊大小趣事超20萬朋友已關注
今天,綿竹這個地方人人人
人擠人! 人推著人前進!
原來是一年一度的
春社踩橋民俗活動又來啦!


有人認為這種震撼的場面
恐怕只有在《清明上河圖》里看了
錯錯錯
今天咱們綿竹的踩橋就上演了現(xiàn)代版的
《清明上河圖》



春社,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是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社日。
雎水太平橋春社踩橋民俗活動,是中國西北地區(qū)最為壯觀的民俗活動之一。志書記載:清嘉慶年間,雎水是一個繁華之地,是德陽、綿竹、茂汶之間的交通要道。但每年夏秋之際洪水暴漲,交通中斷,人們借舟渡河,時常船毀人亡,百姓苦不堪言,當?shù)剜l(xiāng)紳林賢相倡導修橋,經(jīng)數(shù)載努力,大橋落成,人們歡喜若狂,奔走相告。春社這天,方圓百里民眾紛紛涌向大橋參加慶典、祭祀、祈禳活動,熱鬧非凡。由此演變成一方風俗,每年這一天,人們都有到橋上祈求平安健康,祈求社神保佑風調(diào)雨順、祛病免災、驅(qū)惡避瘟、五谷豐登、家道平安的習俗。
近年來,綿竹紫來橋
自發(fā)成了人們春社踩橋的地方
據(jù)說要走上三圈,寓意:
第一遍:免災
第二遍:增壽
第三遍:祈福
向河中丟錢幣和舊衣物
以祛病免災祈求平安

踩橋的時候,總有一些人
在人流中使勁地擠到橋的欄桿邊上
向橋下丟錢,意思是把今年吃藥的錢送了出去

把自己家人小孩穿戴過的舊衣物拋到河中
取其“以衣代人”,消災免禍的意思

紫來橋一頭
自發(fā)設置了供神拜佛的龕位
點香燃蠟,隨喜功德
人們只是表達自己的美好心愿

踩橋最辛苦的就是環(huán)衛(wèi)工了
早上小編出門的時候就看見河里
有幾個環(huán)衛(wèi)工在冰冷的河水里行走著
到了中午他們依然還在那里

在尊重傳統(tǒng)習俗的同時
希望大家也能夠愛護環(huán)境
體諒一下工作人員

既然踩橋是祈福
那么小編也許個愿
愿大家都平平安安
身體健康、快快樂樂
來源丨微綿竹
主編|輝哥 編審|娜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