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儀征發(fā)布,對原平臺表示感謝!
◆免責(zé)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nèi)容如有侵權(quán)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在劉集鎮(zhèn)劉集村,有這樣一位83歲的老人,他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50多歲鄰居李孝元長達3年,用行動詮釋著鄰里間的溫暖與擔(dān)當(dāng),書寫了一段質(zhì)樸又動人的鄰里故事。他就是陳寶山。

“老陳,這會兒有空不?來嘮嘮嗑?!崩钚⒃母赣H踱步到鄰居陳寶山家,笑著招呼道。多年來,這樣的場景早已成為鄰里間的日常。

陳寶山和李孝元毗鄰而居40多年,平日里關(guān)系十分融洽。只要李家有事,陳寶山都會第一時間來幫忙。談及李孝元,陳寶山滿是心疼:“他們一家太不容易了?!痹瓉?,李孝元自幼殘疾,生活本就艱難。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兒子也身患疾病,長期住院,無法自由行動。2022年11月,命運再次向李孝元發(fā)難,他病情惡化,近乎癱瘓,而他年近九旬的老父親也無力照料他,這讓獨居的李孝元陷入了困境。有一回,陳寶山路過,李孝元忍不住向他哭訴,言語間甚至透露出輕生的念頭。陳寶山聽聞趕忙安慰:“可不能往絕路上想,別發(fā)愁,有我呢!”這一句承諾,如同破曉的曙光,為李孝元黑暗的世界注入了一絲溫暖與希望。

從那之后,陳寶山毅然承擔(dān)起照料李孝元的重任。每天一有空,他就往李孝元家跑。清晨5點,天還未亮,他就熟練地幫李孝元導(dǎo)尿,為了緩解尷尬,還哼起淮北小調(diào);正午時分,他小心地將李孝元推到廊下,口中念叨著:“骨頭也得曬曬太陽,補補鈣?!币雇恚謾C鬧鈴一響,他有時甚至顧不上穿棉鞋,就急切地趕往李孝元家。對陳寶山來說,幫體重170斤的李孝元翻身擦洗是最艱難的任務(wù)。有一回,他累得眼前發(fā)黑,額頭重重撞在鐵床架上,腫起的大包半個月才消退。即便如此,他從未有過一絲退縮。
在陳寶山三年如一日地照顧下,李孝元的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從最初幾乎完全喪失自理能力,到如今能夠握勺吃飯、勉強開口說話,性格也變得開朗樂觀。李孝元感激不已:“幫我家種地,照顧我生活起居,上廁所、吃飯、洗澡,事事都周到,真的太感謝他了!”


如今,陳寶山年事漸高,一些重活已力不從心,但他的態(tài)度依舊堅決:“我歲數(shù)大了,重活干不動了,可陪他聊聊天我還能做到。要是他有啥輕巧事需要幫忙,盡管來找我,我肯定還幫!”陳寶山用質(zhì)樸的行動,完美詮釋了“鄰里一家親”的美好真諦。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