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對咱們中國人來說就像一棵大樹的根,枝葉再茂盛也得靠根系輸送養(yǎng)分??珊芏嗳丝偠⒅X袋子看,覺得窮是家庭最可怕的敵人。其實老話早就說透了:"貧賤夫妻百事哀"不假,但比沒錢更嚇人的,是家里三天兩頭鬧這三件事。

第一件:家風不正,孩子遲早要栽跟頭

咱中國人最講究"門風",這玩意兒就像家里的一桿秤,啥事兒該做啥事兒不該做,全寫在秤星上了。

我認識個開小超市的鄰居,兩口子天天在店里打麻將,孩子作業(yè)本上全是紅叉也不當回事。有次孩子偷了同學的錢,人家家長找上門,這爹媽居然說:"小孩調(diào)皮算啥?我們小時候不也這么過來的?"您猜怎么著?去年這孩子因為打架被學校開除,現(xiàn)在成天在網(wǎng)吧混日子。

孔子他老人家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要是天天耍手機刷短視頻,卻讓孩子"頭懸梁錐刺股",這不是開玩笑呢嗎?家風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就像空氣一樣重要。

第二件:讀書的燈不亮,心眼子永遠糊著泥

現(xiàn)在有些家長特有意思,自己刷抖音能笑出鵝叫,孩子一拿書本就喊"困了"。

我有個表弟,他爸媽開燒烤攤忙到后半夜,每天給他扔一百塊錢零花就完事兒。結(jié)果這孩子初中沒畢業(yè)就輟學,現(xiàn)在成天在朋友圈曬工地搬磚的照片,配文永遠是"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北宋大文豪蘇軾他爹蘇洵,二十七歲才發(fā)奮

咱普通家庭沒錢買學區(qū)房,但至少能在床頭擺幾本破書吧?董宇輝在直播間說過:"當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知識改變命運這話雖然老套,但絕對是真理。

第三件:家人互相拆臺,再大的房子也是冰窖

去年回老家聽說件事特扎心。堂叔家兩兄弟為分拆遷款,在祠堂里大打出手,八十歲的老太太當場氣暈過去?,F(xiàn)在哥倆見面比陌生人還冷淡,連侄子結(jié)婚都沒請對方。這哪是親人?。糠置魇亲≡谝粋€屋檐下的仇人。

《禮記》里講"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家和才能萬事興。電視劇《父母愛情》里江德福和安杰吵了半輩子架,但遇到事兒永遠并肩作戰(zhàn)。這才是真正的智慧——牙齒和舌頭還能打架呢,關(guān)鍵是不能記仇。

我有個同事特聰明,每周末全家去郊外燒烤,誰都不許玩手機。開始孩子還鬧著要看動畫片,現(xiàn)在搶著給爸媽講學校趣事。她說這叫"情感存款",平常多攢點親情,關(guān)鍵時刻才能支取。

解決方法:

1. 立規(guī)矩不如立榜樣

別整天對孩子說教,自己先把碗筷洗了再說。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家長的行為就是最生動的教科書。就像《都挺好》里的蘇明玉,雖然恨透了她爸,但最后不還是把老宅子修得漂漂亮亮?

2. 把書房變成全家人的健身房

錢鐘書

3. 把吵架變成打配合

《論語》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家人之間哪有絕對的對錯?就像《小歡喜》里的方圓,永遠在給老婆孩子當"和事佬"。記?。杭胰瞬皇怯脕磔^勁的,而是關(guān)鍵時刻能替你擋子彈的。

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看過個特別戳心的短視頻:老父親得了阿爾茨海默癥,卻記得每天給女兒留一塊糖。這就是家最動人的模樣——比道理更重要的,是那份無條件的包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