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咱們都聽說過“好奇”一詞,這詞兒打漢朝王充寫的《論衡·案書》就有了,書里講“好奇無已,故奇名無窮”,從那時候起,“好奇”就成了大家嘴邊常說的話。心理專家說,“好奇”也就是“好奇心”,不管是人還是動物,碰到新鮮玩意兒或者到了新環(huán)境,就會忍不住多留意、動手?jǐn)[弄,還想問東問西,這就是好奇心在起作用。
以前捷克有個教育家叫夸美紐斯,他覺得好奇心是人們探索世界的源動力,要是能把好奇心用好了,那能創(chuàng)造出數(shù)不清的可能性,說不定還能推動世界進步呢。大科學(xué)家愛因斯坦也有看法,他說人類最早的好奇心,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有苗頭了。你看小嬰兒一見到新奇東西,不是伸手去摸,就是放嘴里嘗嘗,這就是好奇心最原始的表現(xiàn)。
不過法國教育家盧梭提醒大家,好奇心雖然能幫我們探索未知,可也得用對地方。用錯了,說不定就會招來災(zāi)禍。就好比電,對人類發(fā)展好處多多,可要是出于好奇去摸電門,那后果不堪設(shè)想,好奇心真可能害死人。這么看來,好奇心有好有壞,怎么正確運用它,太關(guān)鍵了。

今天,給大家講個發(fā)生在安徽蕪湖的事兒。29歲的吳女士在一家辦公用品公司做銷售,工作忙得腳不沾地,雖然年紀(jì)不小了,對象還一直沒著落。有一回,吳女士和某機電公司做成了一筆業(yè)務(wù),多虧了人家辦公室主任劉某從中幫忙。為了表示感謝,吳女士打算請劉某吃頓飯。
晚上,在吳女士的再三邀請下,劉某答應(yīng)赴約,不過他提了個小要求,想帶一位非洲朋友一起來。吳女士心想,多個人不過多雙筷子的事兒,就爽快答應(yīng)了。于是,劉某帶著他南非的朋友jiurui,一起參加了晚宴。
吃飯前,劉某給吳女士介紹jiurui,說他來自南非,家里特有錢,父親是大富豪,還有礦。這次來中國,一是旅游,二是采購機電設(shè)備。吳女士一聽,立馬來了興趣,她從來沒接觸過非洲人,也沒去過非洲,心里盤算著能不能把業(yè)務(wù)拓展到南非去。吃飯的時候,她就不停地向中文還挺流利的jiurui打聽非洲的事兒,jiurui也樂意跟這位年輕漂亮的吳女士聊天,有問必答。
吃飯哪能沒酒呢?這頓飯也不例外。吳女士和jiurui聊得熱火朝天,兩人一杯接一杯,喝了不少,劉某倒是沒喝多少,就抿了幾小口。
晚上11點,大家吃飽喝足,劉某打算送jiurui回酒店休息。可誰能想到,吳女士說還想和jiurui接著深聊,要陪他去酒店坐坐。既然吳女士都這么說了,劉某就把他倆送到酒店門口,自己回家了。
吳女士和jiurui進了酒店房間,先是隨便聊了些有的沒的,接著jiurui就直白地提出,想讓吳女士留下來陪他一晚。吳女士后來跟閨蜜說,當(dāng)時她心里想著拒絕,可又一轉(zhuǎn)念,自己從來沒接觸過非洲人,實在太好奇了,出于好奇,就半推半就地同意了。
這一晚上過得飛快,天很快就亮了。吳女士怕別人知道她和非洲人有過接觸,一夜沒睡好,天一亮就匆匆離開了酒店??蓜傋邲]多久,她就感覺身體特別不舒服。她本想打電話問問jiurui是怎么回事,又一想,可能是非洲人和中國人體質(zhì)不一樣,就沒打這個電話。
日子過得很快,到了吳女士該來例假的時候,例假卻沒來。這下吳女士慌了神,趕忙去婦幼保健院檢查。這一查,查出兩個大問題:一是她懷孕了,二是染上了不干凈的病。
聽到這兩個結(jié)果,吳女士心里別提多難受了。她想來想去,覺得都是jiurui造成的,可當(dāng)她想找jiurui負(fù)責(zé)的時候,劉某告訴她,jiurui半個月前就回南非了。
人都走了,吳女士也沒辦法,只能自認(rèn)倒霉。接下來,懷孕和患病這兩個難題,都得她自己面對。吳女士跟閨蜜謝某說起這事,直嘆氣:“這教訓(xùn)太慘痛了!”

網(wǎng)上的網(wǎng)友們也議論紛紛,不少人說,女性一定要潔身自愛,這是最基本的底線。碰上外國男人,可千萬別因為好奇就放松警惕,要知道“好奇心害死貓”。女性和外國男人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堅守底線,把好奇心收一收,不然肯定得后悔。

我也覺著,每個人都有好奇心,這很正常,但可不能亂用。就像吳女士,要是她當(dāng)初面對jiurui的時候,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也不至于落到今天這步田地。所以說,克制好奇心,對每個人都特別重要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