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視察安陽時,參觀了當?shù)睾芏喙袍E,其中就有袁世凱的墓地。有隨行的同志聽完毛主席講述袁世凱的惡行后建議:干脆把這塊墓地推平!

但毛主席卻淡然地說:留給后人吧。那么,毛主席為什么會這樣說呢,袁世凱又為何葬在安陽?
權傾朝野
其實,如果袁世凱沒有登基稱帝,或許他在歷史上還能留下些英名,但歷史沒有如果。他的人生經(jīng)歷還是相當傳奇的,1859年,袁世凱出生于周口項城的一個官宦之家,他家歷朝歷代都有在朝廷做官的,且官職不低。

耳濡目染下,袁世凱也把做官當作人生目標。家人帶他去北京上私塾,但他似乎不是學習那塊料,參加兩次科舉都沒有考上秀才。于是,他投筆從戎,通過長輩的關系去了了淮軍。他在淮軍找到了另一條發(fā)展路,這條路的機會來自于朝鮮。
1882年,朝鮮爆發(fā)了兵變,朝鮮請求清軍出兵平板,袁世凱跟著淮軍去了朝鮮。他是一名小統(tǒng)領,在戰(zhàn)場上,他奮勇直前,屢立戰(zhàn)功。平叛后,23歲的袁世凱留在了朝鮮,幫助朝鮮訓練新軍。

這個時期,日軍妄圖利用朝鮮內(nèi)部矛盾瓦解朝鮮政府,袁世凱為了震懾日軍,率兵與其交戰(zhàn),暫時粉碎了日軍奪取朝鮮的陰謀。也正是因為朝鮮沒有被占,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時間延遲。位高權重的李鴻章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認為他有魄力,是朝廷棟梁。
此后,他平步青云,在朝鮮多年,已然成了凌駕于朝鮮國王之上的人物。朝鮮和清廷一些大臣不斷彈劾,李鴻章不得不讓他暫時“隱退”。袁世凱將隱退之地選在安陽,因為這里屬于交通要地,依袁世凱在軍中的影響力,只要京城出了亂子,他隨時能乘車到天津控制部隊。

不久后,朝鮮又出內(nèi)亂,朝廷啟用袁世凱,此時,年紀輕輕的他已是頗有影響力的重臣。他提出大練新軍,這得到了光緒帝和朝臣的認可。他逐漸把軍隊掌握在了手里,并培養(yǎng)了自己的班底,他本人也成為了北洋軍閥的始祖。
竊國之賊
1897年,光緒帝重用康有為等人,他們計劃發(fā)動針對慈禧太后的政變,并將希望寄托于袁世凱身上。但他擔心牽連自己,竟向慈禧告密。政變失敗,光緒帝被囚禁,他得到了重用。40歲時,他不僅掌握軍權,還成了山東巡撫。

李鴻章死前極力推薦袁世凱走上權力中心,他一舉成為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他的權力遠遠比當初的李鴻章還要大。對外,他態(tài)度還算強硬,對內(nèi),他大力改革,興建鐵路,提出君主立憲制度,可謂清末第一能臣。連列強也都認為,袁世凱是個不可多得的大才。
他的勢力越來越大,慈禧太后感到了威脅,便將其明升暗降。不過,此時的袁世凱并不慌張,因為北洋新軍的高層都是他的親信,軍權不會旁落他人。此時,他仍隱居于安陽,非常喜歡這里,認為自己每逢失意,在這里就會得到心安并再次復出,在這個時候,他就有了日后葬于安陽的念頭。

1908年,光緒和慈禧駕崩,袁世凱復出,因為只有他才能統(tǒng)領大局。袁世凱鎮(zhèn)壓革命黨,同時,他也在思考退路,因為他已經(jīng)看到,清政府覆滅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孫中山先生與其取得聯(lián)系,表示,只要袁世凱同意民主共和制,?;穑瑒袂宓弁宋?,民國政府正式成立后就推舉他為第一任大總統(tǒng)。
他答應了,1912年,清帝退位,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袁世凱當選。他上臺后志得意滿,雖然也作出了有效改革,但對外舉措?yún)s一塌糊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就是由他下令簽訂的。他將國家權力集于一身,儼然是皇帝姿態(tài)。

他有這個想法,他的下屬們便聯(lián)合“各界人士”,請袁世凱登基稱帝。他太想當皇帝了,假意推辭一番后竟然真的登基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殊不知,從他稱帝那一刻,就注定要留下一世臭名。
“留給后人吧”
1952年,毛主席視察黃河沿岸,返京途中,專列停靠安陽,作為商代都城,安陽文化悠久。毛主席參觀了幾座古跡,計劃到市區(qū)去,隨行人員考慮到,主席進了市區(qū),熱情的老百姓一定會將主席層層圍住,便取消了行程。于是,毛主席就去了“袁林”,這就是當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凱之墓。

毛主席邊看邊講,原來,袁世凱登基后,各地大亂,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他于1916年6月6日在病痛和憂懼中死去。按照他生前的想法,安陽是他的“龍興之地”,風水極好,北洋政府便把他葬在安陽。
當時,他的擁戴者還將這里命名為“袁陵”,畢竟,袁世凱好歹當過83天皇帝。但民國大總統(tǒng)徐世昌建議,稱為袁陵會激起民憤,不如稱袁林,畢竟,圣人墓葬都被稱為林,比如說孔子的“孔林”。

毛主席看著按帝王規(guī)格建造的袁林,沉思良久道: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肯定是短命的。主席一語雙關,一是指袁世凱短命而亡,二是龐大顯赫的“袁氏皇族”隨著袁世凱的死分崩離析,他們處處被人唾棄。試想,如果袁世凱不稱帝,就算當大總統(tǒng)時劣跡斑斑,人們頂多會說:他沒干什么好事。
可稱帝的性質(zhì)是背叛革命,欺騙人民,是竊國!所以,他的后人受到排擠實屬正常。毛主席與隨行人等用餐時,有當?shù)仡I導氣憤的說:袁世凱倒行逆施,還給自己建皇陵,不如把這里推平了!毛主席立刻表示反對,他說:不要平嘛,還要保護好,給后人留著,作反面教材。

也正是因為毛主席的話,袁林才沒有被推平。人們來到這里,總會對袁世凱竊國之惡行義憤填膺,而后深深思考,將其視為背叛人民的反面典型。
袁世凱墓被稱為“袁林”,實在是對他的抬舉。無論他生前如何美化自己,他終究逃不過史筆如鐵,留下了千古罵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