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們很喜歡在自然界當中尋找自己的知音。

他們的目光比普通人更加敏銳,他們的心也比普通人更加的細膩,再加上中國古代傳統(tǒng)當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響,他們寫出了很多風景如畫的詩詞,直到今天還在撫慰我們的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人是是一個擅長含蓄表達情感的民族,他們對情感的心理表達也更多的表現(xiàn)在對自然界景物的描繪當中。

比如宋代詩人楊萬里。

咱們所能提到的,比如說《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又比如他筆下的西湖: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南宋極具代表性的詩人,好像從他身上很少見到其他南宋詩人身上的那種苦不堪言、那種懷才不遇、那種對南宋朝廷的憤恨

這個詩人只是把目光投向了自然界的景物當中,贏得了獨特的人生境界。比如咱們今天看他所寫的這一首有關春天、有關梅花的作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南溪弄水回望山園梅花
楊萬里〔宋代〕
梅從山上過溪來,近愛清溪遠愛梅。
溪水聲聲留我住,梅花朵朵喚人回。

“梅從山上過溪來,近愛清溪遠愛梅”,前兩句寫梅花的香味芳香四溢,從遠處隔著溪水就穿過來了。而無論是溪水還是梅花,都是詩人的最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然界的萬物也像是有了生命一般,詩人的愛在他們那里也得到了回應,所以后兩句詩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了:

溪水聲聲留我住,梅花朵朵喚人回。

溪水聲聲不停,像是在熱情的挽留我,梅花朵朵爭艷,像是在急切的呼喚我。

最后這兩句把擬人的手法用到了極致,而且還有疊詞。這兩句別開生面的小詩是整個南宋寫景詩歌當中的一朵奇葩,通俗易懂,大白話一般卻展現(xiàn)出詩歌說不盡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