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還記得東江一役?你救我一命,如今卻落到這步田地!”
1933年,上海的監(jiān)獄中,蔣介石面對眼前被嚴刑拷打的“犯人”,語氣復雜地拋出這句話,試圖用昔日恩情動搖這位鐵骨錚錚的共產黨人。

然而那人只是抬眼一瞥,沉默以對。就在蔣介石惱怒轉身之際,宋慶齡攜記者闖入獄中,當面怒斥:“你打了敗仗,還是他救了你,現(xiàn)在要殺他,忘恩負義!”
這戲劇性的一幕,不僅讓蔣介石啞口無言,也為此人贏得了一線生機。他是誰?為何能讓蔣介石羞愧、日軍恐懼、彭德懷無奈?
陳賡與蔣介石的救命交集
1925年10月27日,蔣介石奉命去討伐叛軍陳炯明。當時陳賡剛從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在此次戰(zhàn)爭中擔任連長,蔣介石兼任軍長,負責指揮戰(zhàn)爭,譚曙卿任第三師代理軍長。一切布置妥當后,蔣介石跟隨譚曙卿的第三師推進。
但27日下午,忽然從前線送來一份急報,第三師被敵軍包圍,情況危急。原來是譚曙卿部署不周,未探清敵人虛實便冒然進攻,結果恰好與叛軍林虎部的主力黃任寰、黃業(yè)興、王定華三部人馬遭遇。

這股叛軍戰(zhàn)斗力極強,即便蔣介石派陳賡向譚曙卿傳令無論如何都要堅守陣地,卻仍是敵不住敵人兇猛的火力,節(jié)節(jié)敗退,最后只得轉身逃跑。就在這逃跑關鍵之際,蔣介石卻不知被誰絆了一跤,摔倒在地。
眼看著敵軍要打過來了,陳賡當機立斷,背起蔣介石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轉身就跑,一直退到安全地帶才把蔣介石放下來。陳賡累的氣喘吁吁,蔣介石也是從此對陳賡印象深刻,記住了這位救命恩人。
幾年過去后,陳賡已經(jīng)退了國民黨,成為了共產黨的中流砥柱。1933年3月,隱蔽在上海的黨組織因遭遇叛徒出賣,當時在上海從事地下黨工作的陳賡(化名陳廣)因此被捕。敵人對陳賡嚴刑拷打,甚至施用了滅絕人性的電刑,但陳賡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蔣介石聽說陳賡被捕,親自從南京趕到監(jiān)獄來見他,彼時陳賡已經(jīng)被折磨的不成樣子,蔣介石對他說起了東征時救命之事,對他許諾利誘,想帶兵就隨便挑一個師。陳賡只是抬眼看了看,沒有說話,蔣介石等半天沒有動靜,不免有點惱怒,轉身便離開了。

直到四月份,宋慶齡同志和楊杏佛先生,不顧個人安危,帶著許多新聞記者到獄中探望陳賡,當著記者的面,宋慶齡毫不留情的痛斥了已經(jīng)對陳賡起了殺心的蔣介石:“陳賡是黃埔軍校的學生,東江一役一直跟你打仗,你打了敗仗還是陳賡救了你一命,不然你也活不到今天,現(xiàn)在你要殺他,簡直是忘恩負義!”
蔣介石被罵的啞口無言,迫于輿論壓力,只得讓宋慶齡把陳賡帶走。5月底,陳賡在黨組織和宋慶齡的積極營救下逃脫牢籠,隨后找到了黨組織,被派往中央蘇區(qū)。
太行山里的跛腳戰(zhàn)神
抗戰(zhàn)爆發(fā)后,陳賡歷任第386旅旅長、太岳軍區(qū)司令,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嶺中把日軍玩的團團轉。1938年3月,陳賡帶兵在神頭嶺干了筆大的,他在仔細觀察了地圖之后,派一個團埋伏在公路北面,補充團埋伏在對面,又派兩個小隊警戒切斷敵人聯(lián)系和退路,還讓一個連繞到敵人后面,吸引敵人火力。

如此縝密的計劃,結果當然是大獲全勝,陳賡以極少的火力把日軍收拾的干干凈凈,1500多人一個沒跑掉,繳獲長短槍500余支、子彈萬余發(fā),給日軍氣的連裝甲車上都刷上了“專打386旅”幾個大字。
1940年8月,百團大戰(zhàn)打響,在第二階段作戰(zhàn)中,面對敵人高高的碉堡和不斷釋放的毒氣,始終軍隊嘗試數(shù)次,始終攻打不下。陳賡當機立斷,轉換思路:從上面攻不下,就從下面攻。
陳賡帶兵挖了一晝夜坑道,終于在傍晚時把炸藥從地下送到了敵人身邊,隨著轟隆一聲巨響,整個榆社城像發(fā)生地震一樣,敵人的碉堡全部隨之崩塌。趁此機會,陳賡立即帶兵闖入敵人核心陣地,結束了戰(zhàn)斗。
日軍藤本中隊長見此情形已無力回天,便在屈辱中選擇自殺,剩下的日軍到處逃竄,最終全被殲滅。

隨著一次又一次打擊日軍的勝利,陳賡的名號是徹底在日軍傳開了,因為早年腳受了傷,所以日軍稱其為“陳瘸子”??赡_雖瘸,打起仗來可不瘸,日軍只要對上陳賡那是次次慘敗,“跛腳戰(zhàn)神”也漸漸在日軍里傳開,成了他們揮之不去的陰影。
頑劣大膽的厲害將軍
陳賡在戰(zhàn)場上那是大殺四方,令人聞風喪膽的狠角色,可私下里卻是非常頑劣愛鬧。有一次慶功宴上,陳賡趁著大伙正熱鬧,端起一碗涼水便一本正經(jīng)的要朝彭德懷敬酒,彭德懷也沒多想,端著碗一飲而盡,喝完卻察覺出了不對勁,這哪是白酒,分明是涼水!
陳賡見狀,哈哈大笑,趁著眾人都樂呵的功夫跑的沒影,彭德懷也只得無奈的搖了搖頭,拿他半點辦法都沒有。再后來碰見,被陳賡幾次捉弄之后,彭德懷見到陳賡便扭頭就走,邊走邊念叨:“瘸子又?;ㄕ辛恕!?/p>
不光是對彭德懷,在毛澤東面前陳賡也是沒個正形,有次他去毛澤東那開會,看到桌上的一壺茶水,端起來便嘗,邊喝邊嘟囔,還挺提神!毛澤東也只是笑笑,大抵是聽過他的光輝事跡,什么也沒說。
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陳賡在接到毛澤東要他參加陜甘寧邊區(qū)保衛(wèi)戰(zhàn)的電報后,也是大膽諫言:“對我這小棋子,你卻擺錯了地方,你不該讓我西渡黃河,保衛(wèi)陜甘寧邊區(qū),你應該把我拿出去,南渡黃河,東殺西砍,再給敵人胸膛插進一把刀子?!?/p>
毛澤東聽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連聲叫好:“不愧是陳賡,我就知道你肚子里有絕活......此時,豫西一帶,確實是個空子,你趁虛而入,南渡黃河,出師豫西,在西至潼關東到鄭州的800里地區(qū),打他個天翻地覆!”陳賡的作戰(zhàn)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解放戰(zhàn)爭勝利以后,陳賡也未閑著。1954年,陳賡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開始攻堅導彈和原子彈的制造。1955年,52歲的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周恩來親自把證書遞到了他手上,笑著說:“你這個瘸腿將軍,跑的比誰都快?!?/p>
12月回來的時候,他忽然覺得心臟不太舒服,去醫(yī)院一查,發(fā)現(xiàn)得了心肌梗塞。但生病也不能阻攔他為國奉獻的心。1958年9月25日他擔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為我國的國防事業(yè)做貢獻。
1959年2月下旬,陳賡離京到南方檢查工作,3月中旬,又從上海出發(fā)勘察島嶼,其后再經(jīng)寧波到溫州之線進行勘察,4月告一段落。6月底又前往廣東、福建,繼續(xù)進行軍事勘察。
直到到1961年2月,他的身體實在是受不住了,就從北京到上海療養(yǎng),住進了華山路華東局招待所(原名“丁家花園”),1961年3月7日帶病開始撰寫《作戰(zhàn)經(jīng)驗總結》。原計劃共寫6章,分別是《序言》、《作戰(zhàn)準備》、《進攻》、《防御》、《追擊》、《轉移》。
但在序言部分完成后,陳賡不幸心臟病發(fā)作。1961年3月16日上午8時45分在上海病逝,終年58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