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第一場公演,娛樂圈的“老資歷”陳德容就遭到滿屏“攆走”。
觀眾們紛紛隔空喊話讓她回家,不是沒有道理。

小組訓(xùn)練:陳德容明明自知不擅長唱歌、跳舞,但她并沒有“笨鳥先飛”去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多多練習(xí)。
以至于整組進度被耽誤,黃英為了遷就陳德容,多次叫停老師的教學(xué)。

但在王蓉看來,這樣下去不行,甚至可能一天下來只能學(xué)兩組動作,時間緊任務(wù)重,根本來不及,倒不如大家都把動作先過一遍,之后再回宿舍慢慢摳細節(jié)。

此時,作為全組最大問題的所在,陳德容先是沉默不表態(tài),之后,徹底爆發(fā),直接硬懟王蓉說:“我沒有這么講,我有這么講嗎?”

此話一出,直接把為她考慮的黃英置于尷尬之地,言外之意,讓老師放緩進度是黃英提出的,不是我。
可是這姐要真這么想,真覺得大家不用遷就她,有信心自己私下多多付出努力也就算了。

偏偏在備采中,她又說出了自相矛盾的大實話,她義正言辭稱:
我就是生氣了,而且大家明明就是一個團隊,所以處事之時是不是就應(yīng)該以團隊的心態(tài)包容呢?

并指出覺得王蓉這樣“催進度”的做法是有點自我的。
鏡頭之下觀眾也看到,自打陳德容和王蓉兩人挑明分歧以后,王蓉依然在努力訓(xùn)練,并保持著穩(wěn)定的情緒。
反而是自己能力欠佳的陳德容,不僅全程表現(xiàn)出不高興,還一言不合就中斷練習(xí)出去散心,向其他隊的姐姐一吐不快。

并且很多次訓(xùn)練,黃英和王蓉早早到達訓(xùn)練室,陳德容卻是不緊不慢遲遲到來。
作為一位“資深明星”,陳德容對于素人老師也是一點不客氣,自己學(xué)不會動作,還怪老師每天教的都是新的但是她吃不消。

就算老師當(dāng)場說明動作已經(jīng)簡化了,陳德容依然是張嘴就反駁。

所以對于她,大家一點沒看到她想要努力的決心,王蓉也不例外。
于是,在小考忘詞失誤拿了個最低分以后,王蓉又整理好情緒委婉跟陳德容說:“姐你心態(tài)很好,但是咱既然來了,也得拼一拼”。

陳德容一聽,又炸了,轉(zhuǎn)頭就懟回去了:“我沒有不拼啊,我就是那種不會把話說滿的人”,言外之意,我在努力,你沒看見嗎?
并且,一言不合就對王蓉說:“要不這個隊長你來當(dāng),我覺得你有這個能力!”

這話,顯然是暴露了陳德容的自身能力欠佳,所以才一點就著。
既然已經(jīng)拼了,那我們就拿公演的表現(xiàn)說話。
然而,陳德容在公演舞臺上,更是令人大失所望。
首先,大概是由于私下相處不愉快也沒有一直一起訓(xùn)練的原因,舞蹈的很多片段,是黃英和王蓉一起跳,陳德容的鏡頭和動作,都是單獨的、簡化。

難免鏡頭會拍到三個人的全景,一對比,其他兩位動作表情都到位,陳德容貌似還沉浸在她的自我不服的情緒中,作為一名演員,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表情管理。

就算是這個舞不想跳了,那么作為一個隊的隊長,本著對團隊負責(zé)的態(tài)度,拉票環(huán)節(jié),隊長總該出點力吧。
令人沒想到的是,就算拉票,陳德容也是板著一張臉。

就這樣的態(tài)度,也難怪大家紛紛質(zhì)問:
“你像個公主一樣自己跳不好還耍脾氣,你來干嘛?”
“陳德容趕緊回家吧”
“淘汰陳德容,復(fù)活王蓉”
當(dāng)然,陳德容之所以有此無力感,有人會說,畢竟年齡大了,已經(jīng)50歲了,多少有點體力欠佳。

那么話就說回來了,這個舞臺上,這個年齡段的姐姐可不少,要說不會跳舞的,也大有人在,比如王琳,當(dāng)初也訓(xùn)練得很吃力,但是人家聽勸啊,人家也不拖后腿啊。
并且,這一季,也有姐姐,要比年齡,可是比陳德容年長不少,比如鄧萃雯,比陳德容大8歲,葉童,比陳德容大11歲。

第一場公演,葉童組沒有太多跳舞部分,相對輕松,但是大8歲鄧萃雯,可是一點不比陳德容容易。
初登節(jié)目時,鄧萃雯就說過,自己唱歌跳舞都不會,就算是綜藝節(jié)目,也幾乎不會上,所以身邊人都很驚訝她為什么會參加。

但是在鏡頭前,觀眾看到的是,從頭到尾都在又唱又跳的一個表演,鄧萃雯一天就學(xué)完了所有動作。
不僅如此,她還主動要求同組的管樂,再給她加練。

一來是自己的好勝心,另外,鄧萃雯也深知自己年齡不占優(yōu)勢,不想要給團隊另外兩位優(yōu)秀的姐姐拖后腿。

這樣一來,眾人紛紛感嘆:差距甚遠,《浪姐》這個節(jié)目,當(dāng)下看來,重點并不在于誰的唱跳能力更強,而是傳遞堅強獨立的女性力量。
所以觀眾們也更喜歡看滿滿正能量的姐姐。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陳德容當(dāng)然成了略顯突兀的存在,她拍戲多年積累下的好感,也逐漸在被敗光。
說到這里,有人就疑惑了:陳德容到底什么咖位,她到底哪來的底氣耍脾氣?

在這事兒上,另一位不溫不火的姐姐李晟的現(xiàn)狀,真心是狠狠打臉了她。
眾所周知,從這季《浪姐》播出以來,最初初舞臺和社交場面,節(jié)目組幾乎沒有給李晟太多鏡頭,也沒有要力捧的意思。

可沒想到,觀眾們的投票偏偏把她推到了前面,李晟也沒想到,自己的人氣,竟然是斷層第一。
就如當(dāng)初看錯王心凌,這一次,李晟也是靠實力,再次證明了觀眾的力量。

于是在一公的播出中,李晟鏡頭變多了,并且在場外的活動中,節(jié)目組還專門給李晟增加了一場直播。
李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如此多的支持者,但是這事兒,是情理之中的。

在節(jié)目的宿舍聊天中,李晟回憶起一件事:
自己在接到小燕子的角色之前,她已經(jīng)跑了10年的龍?zhí)?,這10年,觀眾幾乎沒有人認(rèn)識她,她出演的也都是一些根本不重要的小角色。
大多數(shù)時候,她拍戲是被打包的,也就是拍3個月的戲,不按出場時間來給錢,而是直接給打包價,8000塊。

這么算下來,每個月也就是2600多塊錢。
這工資對于普通人來說,也算少的了吧。
最初,李晟對自己還很大方,每個月拿2000多的工資,卻租了每月2000塊房租的房子,結(jié)果,她就沒有其他的錢用于開支了。

于是之后,她只能去租每月只要300塊的地下室,這樣一來,她就能有結(jié)余的錢吃飯。
最艱難的時候,她每頓只能吃半包泡面。
走紅之前,李晟就是這么過來的,她不敢跟家人說明自己的情況,因為說了,大家只會說:看吧,你自己選的路。

也是曾經(jīng)吃過苦,李晟很清楚自己能有當(dāng)下成績的不容易,所以她每一步都踏踏實實走,也很愛惜自己的羽毛。
包括得到《浪姐》這次機會,細心的觀眾也看到,在每一處有李晟的鏡頭,她都是在默默努力。
并非舞蹈、唱歌、演員專業(yè)出身的她,偏偏把這三樣都做到了最好。

此時我們再看看陳德容的成名歷程。
她最為認(rèn)知的身份就是“瓊瑤女主角”,在過去的影視作品中,她給觀眾塑造了不少柔情角色。

對此,在第一期節(jié)目中,陳德容就自豪透露過,當(dāng)初瓊瑤看了一張自己的廣告照片,就對她發(fā)出了邀請。
那個時候她還在上學(xué),于是媽媽就拒絕了瓊瑤。
但是瓊瑤也是個非常執(zhí)著的人,她直接告訴陳德容媽媽:我可以等她長大。

這么一等,就是三年。
等到陳德容可以參與到影視創(chuàng)作時,她直接合作的人就是瓊瑤,也直接就成了瓊瑤戲女主角,知名度也很快就達到了高峰。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她借著瓊瑤的“光環(huán)”,都是被捧在贊譽聲中的。

這樣的起點,可是娛樂圈很多演員都觸不可及且羨慕不已的。
也許正是因為一路走得太順利,所以陳德容在抗壓能力上,就顯得弱了些,但凡聽到了否定的聲音,但凡遇到了自己不擅長的事,她第一想法是:需要別人遷就她,因為她一路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但偏偏當(dāng)下這個時代,大家最不講究的,就是論資排輩,你有多大的能耐,你就做多大的事,你要是有勇氣來,你就應(yīng)該硬著頭皮都把它做好。
這也許是對于藝人的挑戰(zhàn),但是這是他們的工作,認(rèn)真工作,是對觀眾負責(zé)。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陳德容后期沒有自知之明,沒有做出改變,還在一邊劃水耍脾氣一邊掙著這份錢,想必多年積攢的路人緣,會被敗光。
未來,提起陳德容這個名字,想必大部分人不會再開口贊許她的演技和容貌,而是會想起她在節(jié)目里的自我和情緒化,從中我們也能看出,當(dāng)下的娛樂圈,真的應(yīng)該做到“德先于藝”。
否則,起點再高,也總有一點會摔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