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們一共買了5.53億噸原油,花了2.31萬億元,穩(wěn)穩(wěn)拿下全球第一的寶座,但是咱們的供應商里竟然沒有伊朗這個石油大國。

要說這原油買賣,最吸引人的還得是價格,你猜猜我們買到的最便宜原油是多少錢一公斤?3.45元,來自委內(nèi)瑞拉。

這價格直接把拉美地區(qū)變成了我們的“省錢寶地”,平均才3.96元一公斤。

不過,拉美的主力選手是巴西,占了68%的份額,價格稍微高點,4.22元,質(zhì)量和穩(wěn)定性都在線。

海灣地區(qū)可是個硬核玩家,七個國家聯(lián)手貢獻了44.26%的進口量,沙特扛大旗,送來7863萬噸,4.33元一公斤,價格也算中規(guī)中矩。

非洲那邊有點不一樣,來源國最多,足足15個,但加起來才4884萬噸,安哥拉獨占一半,價格4.26元,存在感不算太強。

美國和加拿大一共給了2099萬噸,美國963萬噸,4.45元一公斤,價格被長期合同摁得死死的,想漲都漲不上去;加拿大更夸張,916萬噸只要3.69元,其實他們油大多賣給美國,美國加價轉(zhuǎn)手,他們也不敢隨便往歐洲跑,只能找我們接盤。

不過,要論進口量和性價比的王者,非俄羅斯莫屬,1.08億噸,占了總量的20%,價格4.09元一公斤,量大還實惠。

還有個黑馬不容忽視,馬來西亞,7033萬噸,價格才3.87元。

名單里沒伊朗的名字,但事情沒那么簡單,伊朗被美國制裁得喘不過氣,原油出口路線還被卡得死死的,直接賣給我們風險太大。

據(jù)說他們沒放棄,第一季度悄悄往馬來西亞運了1億多桶。

這下就明白了,馬來西亞為啥能突然冒出來,量多價低全說得通,不過這路子也不是萬無一失,伊朗想把存在我們這的油拿回去,又不想掏存儲費,搞得關系有點微妙,以后從馬來西亞進口的量,估計會慢慢縮水。

不過我們的原油進口就像個大超市,貨架上啥都有,俄羅斯的實惠、海灣的穩(wěn)定、拉美的低價,隨手都能挑到好貨。

馬來西亞這條線少了也沒啥,反正選擇多得很,未來咋走,咱們自有分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