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小叔子找我借20萬買房,婆婆說:不用寫借條,他不還我還
我是林姐,今年42歲,和老公結(jié)婚18年,有個正在讀高中的女兒。
老公有個小他5歲的弟弟,我們叫他小凱。
公婆一直偏愛這個小兒子,覺得他聰明伶俐會說話。
2年前的那個周末,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天婆婆召集全家聚餐,飯桌上買房 我和老公對視一眼,都沒立即接話。 這可不是小數(shù)目,我們攢這筆錢原本打算換輛新車。 婆婆見我們猶豫,立刻說:"哎呀,親兄弟之間幫幫忙嘛!小凱說了兩年內(nèi)肯定還,他不還我還!寫什么借條啊,多傷感情!" "媽,這不是小錢..." 我剛開口,婆婆就打斷我:"小林啊,你嫁到我們家這么多年,媽什么時候虧待過你?小凱是你親弟弟,他買房結(jié)婚是大事!" 老公扯了扯我衣角,低聲說:"要不先借他吧,有媽擔保呢。" 看著婆婆期待的眼神和小凱信誓旦旦的樣子,我心一軟就答應了。 第二天就去銀行轉(zhuǎn)了20萬到小凱賬戶,連轉(zhuǎn)賬備注都沒寫"借款"二字。 頭幾個月,小凱隔三差五就來我家,不是帶水果就是給侄女買玩具。 每次都說:"嫂子放心,錢我一定按時還。" 我還暗自欣慰,覺得這錢借得值。 可漸漸地,小凱來得越來越少。 朋友圈里卻經(jīng)常曬他的新房裝修,買的真皮沙發(fā)、進口瓷磚,樣樣都是高檔貨。 有次我忍不住評論:"裝修花不少錢吧?"他立馬回:"朋友開的店,成本價!" 半年后,小凱又買了車,帶著新交的女朋友到處旅游。 我心里開始打鼓,跟老公提起還款的事。 他卻說:"再等等吧,小凱剛穩(wěn)定下來。" 上個月,約定的兩年期限到了。 我打電話問小凱,他卻說:"嫂子,我現(xiàn)在手頭緊,再寬限段時間吧。" 我耐心等了半個月,再聯(lián)系時他竟直接說:"那錢就當是你資助我的不行嗎?你們又不缺這點錢!" 我氣得手發(fā)抖,立刻去找婆婆。 沒想到婆婆聽完,輕飄飄地說:"關(guān)我什么事?錢是你自愿借的,我又沒拿到一分。" "媽!當初是您說他不還您還的!"我聲音都變了調(diào)。 婆婆擺擺手:"隨口一說你還當真了?你們夫妻倆工資那么高,跟親弟弟計較這點錢?" 回到家,我翻出小凱的朋友圈——上周他剛曬了馬爾代夫度假的照片,手腕上的新表閃閃發(fā)亮。 我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這就是我們省吃儉用攢下的血汗錢! 老公坐在沙發(fā)上一言不發(fā)。 我知道他為難,一邊是妻子,一邊是母親和弟弟。 但這次,我真的寒了心。 如果你的親人借錢不還,你會怎么做? 是顧念親情算了,還是堅持要回? 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故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