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安徽南陵,農(nóng)民江松林將一張漁網(wǎng)拋入漳河中,準備捉些魚回家給妻兒燉魚吃??蓻]想到,魚網(wǎng)一落入水中,就像是被什么東西給纏住了一樣,怎么也拉不出來。

安徽南陵一位農(nóng)民叫江松林,有一天他為了給妻子和孩子打魚,正走在漳河的石頭沙灘上,他挑了一塊水流比較深的地方,將網(wǎng)撒了下去。
不一會網(wǎng)撈出來之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洞,江松林覺得非常奇怪,按道理這個季節(jié),河里面的魚應該很多才對,怎么漁網(wǎng)還被石頭勾破了呢?他看見河面泛著水花,又來了精神。
這一次他換了張結(jié)實的漁網(wǎng),掄圓了胳膊,撒出來一個大圓圈,蓋住了大一半的河面,過了幾分鐘之后,江松林覺得差不多了,他開始收網(wǎng),但是網(wǎng)越收越沉,最后他竟然拉不動了。
江松林心想,這次肯定是有什么東西勾住了網(wǎng)。
江松林從小在水邊長大,水性非常好,他憋足了一口氣扎到了水底深處,沒想到魚網(wǎng)里的是一根鐵管子,這個鐵管子比他的大腿還要粗。
江松林想:沒有撈到魚,撈到鐵管子也是很不錯的,還可以賣很多錢。
于是他叫上附近的村民,幫助他把這根鐵管撈了上去,他們將鐵管上的銹跡擦掉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是銅鑄造的,上面寫滿了文字。
一位識字的村民念出了銅管的那行字:“太平天國陸年造?!?/p>
江松林以為自己撿到寶了,可以賣個好價錢,就把這根銅管拍照發(fā)在網(wǎng)上準備出售,但是沒想到來的居然是警察。
原來他的這張圖片在文物界瘋傳,隨后一位文物專家舉報了他。

江松林就把前后事情的原因經(jīng)過都交代了,他說:“我只拿出來了半截銅管,大部分底座還在河底呢?!?/p>
于是,相關(guān)部門就用叉車,把河里的東西都打撈了上來。
專家鑒定后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門銅炮,采用的材料是生銅鑄造,長度共有1.27米,重量達到了300公斤。
江松林感到非常不解:“河底下怎么還有大炮呢?”
專家向他解釋:“這是天太平天國時期的火炮,上面刻的字就是銘文,當時太平天國在造火炮的時候,刻有火炮名稱,年月日、工匠的姓名,監(jiān)造的姓名,火炮的重量等,從文字中可以甚至看到太平天國時期的社會政治思想?!?/p>
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熱武器,當他們看到西方國家的武器時,給了洪秀全很大的震撼,后來,他們將火炮看作是神物,有一次還會舉行了一次大典,專門來祭祀火炮之神。
太平天國運動開始時,太平軍自己鑄造很多的前膛炮,有鐵柱和銅柱兩種類型,當時由于經(jīng)費問題,用鐵鑄造的火炮比較多。
太平天國軍曾經(jīng)收集寺廟里的銅鐵和大鼎,全部用于制造火炮的原材料,根據(jù)統(tǒng)計,太平軍鑄造了312門大炮,還有幾上千種戰(zhàn)爭工具。

有了火炮,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太平軍達到了7萬多人的規(guī)模。
但是他們馬上就覺察出自己造出的火炮和英法殖民軍的火炮有所不同,英法國家的火炮是后膛的開花炮,但是太平軍沿用是清軍研制出來的老式火炮,雖然對火炮的性能進行了改良,但是仍然有很多缺點。
比如從河里打撈上來的這門火炮,它的火力比較小,射程也很短,一旦作戰(zhàn)時間過久,就會自己爆炸。
這門火炮的炮膛也不平滑,炮架用的是固定的木架,所以這只炮只能用直射的方式打擊敵人,并不能瞄準其他方向的目標。
后來太平軍就開始從國外購買新式武器,有一次兩江總督查獲了一條走私船,船上面發(fā)現(xiàn)了6000只洋槍和一門火炮,經(jīng)查是專門為太平天國軍供送的。
當時洪秀全為了讓自己的軍隊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他特別注重海外的貿(mào)易,太平天國在占領寧波港口的時候,對外輸送了大量的茶葉,以此換來了很多洋人的武器。
根據(jù)史料記載,當時一位做生意的洋人特別驚詫:“但凡我手里有的軍火,他們有多少要多少,出手特別大方?!?/p>
目前這門火炮是國家一級文物,被珍藏在南陵博物館。

江松林在知道這些背后的情況,他非常后悔自己私自將炮管從河底運了上來,還進行出售,他向警察同志檢討了自己的行為,并主動交出炮管,貢獻給博物館進行收藏,江松林受到了嘉獎。
每年的5月18日國際博物館節(jié)日,南陵博物館都會展出這些文物,并積極做宣傳。
火炮的展示牌上寫到:這尊火炮建于1856年,屬于中型火炮,做工精良,火藥量為26兩,從這尊炮中可以看出當時太平天國的風采,這尊火炮見證了太平天國的興亡和這段特殊的革命運動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