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弗拉格,主要是進攻端的話題,防守端他的身體、意識和習慣看起來相對更可靠,有保底,進攻端具體是個什么樣的球員,可能是更受關注和好奇的問題。

在對阿拉巴馬的比賽里看到了他這樣的一些得分回合:

面框持球的三分、快攻順下扣籃、摘下籃板后直接持球反擊、作為擋拆持球人突破攻框、作為擋拆掩護墻短下順后喂餅中鋒、中路靠體型突破強行隔人終結、腰位用身體強壓到近框擦板拋射——雖然過程中運球有些踉蹌。

相比之前我走馬觀花看到的如基里連科、倫納德、塔圖姆、海沃德或馬卡之類的關鍵詞,我腦子里其實更多的是濃眉——當然不是位置和打法,而是一個球員在場上做貢獻的模式,以及比賽內容的底色。

身體天賦足夠好的年輕人在大學賽場經常無所不能,是因為身體太好,動作的速率、對抗的強度跟別人不在一個層面,就像大學球員打中學生。

等到把身體層面的東西拉齊,能留下來的才是球員的底色,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杜蘭特從頭到尾最強的都是投籃,塔圖姆也類似,剩余的部分會在生涯中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決定你最終是個什么級別和什么形狀的球員,甚至在巔峰期成為掩蓋掉曾經的底色——比如濃眉從選秀時號稱拉塞爾到鵜鶘時的30+機器,讓人到湖人后期才發(fā)現(xiàn)他持球其實也就那樣,投射的兌現(xiàn)也永不會來了。

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生涯的早期和后期,都是最符合球員原始建模的階段。

弗拉格能不能練出持球或遠射?這只能猜測而無法定論,畢竟有倫納德這種生生練出持球能力的球星,弗拉格運控底子不怎么樣,投射看著則好一些,結合他如今什么都做一點的內容拼盤,的確很有想象空間。

但底色還是更大程度決定他的生涯早期,包括他異化某些技能時的基本盤。

那弗拉格的底色是持球能力么?是跳投準星么?甚至是傳控策應么?

大概都不是。

他夠聰明,很機敏,對機會的察覺和把握很快,手上腳下的小技術活也挺靈,這些結合他的身體條件和運動機能,讓他在比賽模式上很像湖人時期的濃眉青春版——雖然技術動作甚至球場位置都大不一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也沒什么很強的持球能力或一招鮮的得分手段,但我就是能用體型優(yōu)勢、沖擊動能、球星智商和一些小技術,在各個角落里摳一堆分數(shù),可以隨時持球打成一個恐怖的回合,也能隨時消失在5個同色系球衣里。

你說不上我的比賽內容主體,只覺得我有活力和天賦——而且看起來有點子技術——因為活力和天賦就是我的主體。

這就是湖人后期濃眉的情況:

他的持球能力和投射水平始終停留在比角色球員好,比明星球員弱的層面,面框無法穩(wěn)定運球到罰球線以下,在這個位置陷入圍剿要么停球要么失誤,讓他的體格和沖擊無處施展,又缺乏恩比德在這個位置快速出手跳投的能力;

弗拉格目前的運控差不多也是這個問題,他的視野和傳球在大學層面更好,最近已經可以在陷入包圍圈后做合理的出球,但終究沒法從這個區(qū)域往下再壓一步防守。

所以他們都不適合以前場的身份成為球隊的核心持球人——杜蘭特的持球在他的身高是歷史級,塔圖姆要弱不少,但依舊比弗拉格在大學標準下要好,且具備3/4號位最頂級的投射產量,勒布朗的傳控則是另一個維度,也當然不足以跟小瓦格納和巴特勒相比。

但他們也確實都能在有突破通道、切入機會時轟炸籃筐,能以持球人和掩護墻兩種身份參與進攻,你也不能拒絕他們在外線的出手——這些稀碎的回合不可持續(xù),這是籃球比賽的規(guī)律之一,但每場比賽也總要各自掉落一些,這也是籃球比賽的規(guī)律之一。

而他們就是可以把這些回合轉化出比其他人更好的得分效率。

所以這就是弗拉格在我眼中在進攻端影響比賽的方式,拋開他降維打擊大學籃球那些不可持續(xù)的花哨動作,這樣總能到處摳分數(shù)的能力,大概是弗拉格目前最穩(wěn)定的底色,也是最能轉化到NBA中的部分。

這樣的模型有足夠的前景么?我認為還是有的——當然,前提是強度得夠,能保持健康。

前場球員作為第一持球核心,從歷史上數(shù)也沒有太多,勒布朗和伯德是過于少見的案例,其他人要么把傳控組織的部分讓渡了(杜蘭特和勇士、倫納德和快船),要么就是內線中軸化(鄧肯和馬刺,甚至塔圖姆和綠凱)。

總之,搭檔另一個或幾個持球人,對前鋒有更多成功樣本,而如何在無球端做好更多事,提供比賽影響力,就是前鋒核心需要思考的東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弗拉格目前看有這個潛力,他能看到和把握到很多機會,這是跟持球人合作的重要特質——而不是單純的接球投射——有了這一層,在類型上就沒有文班亞馬那么模糊不定,后者你甚至說不清要不要讓他做第一持球人。

但還是那句話,類型是一回事,能不能在NBA具備濃眉那個級別的強度——后者畢竟是歷史級的天賦了——并保持健康,則是誰也說不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