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老虎一直都是兇狠的代名詞。
人們用“武松打虎”來比喻本領大、膽子大;借“老虎的屁股拍不得”來比喻那些聽不得批評意見,一觸即跳的人;以“放虎歸山”比喻后患。

老虎
2021年4月23日,一則“黑龍江東北虎下山進村”的新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除了口嗨“如何徒手打敗老虎”外,網友們更多的是抱著“驚奇”心理來圍觀。
“驚”——老虎竟然下山了;“奇”——老虎竟然真的會襲擊人類!

黑龍江東北虎下山
是了,老虎雖然兇猛,但卻很少出現猛虎襲人類的事件,這是討論度高居不下的根本原因。
隨著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理念的強化,在大眾的潛意識里,人與猛獸是互不干涉的,猛獸也不會主動襲擊人類。
但就“老虎是否會主動襲擊人類”一問來討論,小編可以負責且肯定地告訴你:會。
100多年前在印度和尼泊爾交界處上,有一只孟加拉虎曾在幾年的時間里,流竄兩國并吃掉了436人,該起事件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被人們稱為查姆帕瓦特。

食人虎查姆帕瓦特
查姆帕瓦特為何會化身為食人虎對人類大開殺戒,這是出于天性,還是另有隱情呢?今天帶大家回顧這段塵封的往事。
失蹤案的真兇
1903年,尼泊爾特萊地區(qū)的上空籠罩著一片黑云:這兒的居民正陸陸續(xù)續(xù)地失去蹤影。
有心人留意到,失蹤的人員多是老弱婦孺,可這發(fā)現卻讓人們更加害怕。
若是拐賣案件,那失蹤的應該是身體健康的青年,又或是剛出生的嬰孩,老弱婦孺既沒有勞動能力,也無法創(chuàng)造更高價值,拐賣他們有什么用處呢?
隨著失蹤者人數的日漸增多,村莊里開始流傳起一些怪力亂神的故事——對于失蹤案的恐懼并不是因為卷入其中的人數多少,而是由于人們對此的想象力而產生的。
于是,恐懼演變成了恐慌,久久縈繞在每一個村民的心頭。
為了安撫村民們的情緒,村里一些身強力壯的人們展開了行動。
他們自發(fā)組建成一個巡邏隊,白天搜尋失蹤者的消息,晚上四處巡游蹲守,試圖找到失蹤案背后的始作俑者。
在日夜不停地巡邏下,人們很快發(fā)現了線索:在深山里找到了部分失蹤者的尸骨。
巡邏隊的隊員在回憶起現場時都不禁冷汗淋漓,因為那里不僅血跡斑斑,尸骨周圍還留有大型猛獸的爪??!
經驗豐富的老獵人立馬前往現場調查,最后得出結論這些爪印都是老虎留下的。

老虎爪印
找到始作俑者了!人們興高采烈地歡呼起來,可下一秒一陣冷意爬上了后背:從未發(fā)生過如此高頻率、大規(guī)模的老虎食人事件。
巡邏隊員們面色也凝重了起來,逮捕食人虎的確是迫在眉睫,人多力量大也沒錯,但心中仍不由自主地升起陣陣寒意:那只食人虎很有可能是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與西伯利亞虎并稱為世上最兇猛的老虎,它的體重大概在250千克左右,曾有襲擊大象、亞洲犀牛以及世界最大野牛印度野牛的記載。

孟加拉虎
逮捕?這位“兇手”不僅性情兇猛,還有襲擊人類的意識,巡邏隊員們將要面對的,是一只有經驗并異常強大的猛獸!
防守?說是村莊,但特萊更像是山莊,村民們的住宅零落分散,防守成本太高,防守難度太大!
可勁敵在前,不奮力抵抗的話,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落入虎口的人。
于是獵人們紛紛站了出來,他們自愿成立一只打虎隊——的確,相對于常人來說,獵人們更加有經驗,也更加適合與猛獸打交道。
但村民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若是正面碰上了那只龐大且兇猛的食人虎,即便是獵人,即便人多力量大,也很難有勝算。
打虎隊隊員們卻沒有時間害怕,因為天馬上就要黑了,這是老虎的最佳捕獵時間。
他們迅速安排好出入口的防守,又設置了大大小小的捕獸陷阱,在暗中悄然等待著食人虎的出現。
可那只食人虎似乎像是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別說身影了,就連老虎腳印都沒留下一個,一連好幾天,打虎隊都撲了個空。
正當人們以為那只食人虎已流竄到其他地區(qū)時,村內又發(fā)生了一起猛虎吃人事件。
這次的襲擊比往常更加可怖:食人虎竟然改變了作息,改為白天捕獵!
據目擊證人回憶,他親眼看見了食人虎將隔壁的老人叼走。
沒有人責怪他為何不出手相救,因為大家都明白,多一個人出現只會多一位犧牲者,面對林中之王,人類根本沒有反擊的能力。
村民們越發(fā)恐懼,更有甚者已生出了搬離改遷的想法,哪怕這里是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土地,哪怕前路或許更加危險。

老虎
面對日趨嚴峻的形勢,打虎隊們驚覺,這已不再是他們力所能及的事了。
之所以組建打虎隊,是因為他們認為奮力抵抗還有一線希望:老虎再強大也只是一種動物,它們并不能像人類一樣地思考。
可那只食人虎不僅有攻擊人類的意識,還有反追蹤的能力,這最后的一線生機也徹底消失了。
無奈之下,人們只好將猛虎食人事件報告給了政府部門。
政府收到消息后也十分震驚,在初步調查后,他們得到了一組驚人的數據——目前受害者人數已高達200人。
這哪還坐得??!
政府連忙撥了一支軍隊趕往事發(fā)村莊,勢必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擊殺那只食人虎。
可待軍隊趕往事發(fā)地后,那只食人虎卻像是從未出現一般,徹底消失在了大山之中。
人們心中痛罵著,心道那只食人虎太過狡猾。
可“敵人”在暗,任他們如何氣憤,都無法追蹤到那只食人虎的下落。
好在自軍隊駐扎后,再沒有猛虎食人事件發(fā)生了。

老虎出沒警示牌
時間一天天過去,人們心中的恐懼逐漸消散,也慢慢淡忘了那個狡詐殘忍的真兇。
食人虎去哪了?人們并不想知道,只希望它永遠不要再出現。
食人虎去哪了?
在食人虎消失的幾個月后,尼泊爾特萊隔壁的印度的查姆帕瓦特地區(qū),再次發(fā)生了熟悉的村民失蹤事件。
同樣是失蹤案,受害者同樣是老弱婦孺,但最初并沒有人重視,直到失蹤人數累計到一百多人時,人們才察覺到了異常。
討論聲絡繹不絕地出現,人群中有人驚呼:是不是老虎干的!特萊曾發(fā)生過一模一樣的事件!

老虎
人們立馬將該發(fā)現報給了政府,而政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情節(jié)還真與隔壁的一模一樣。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雖說特萊與查姆帕瓦特是鄰居,但距離也并不算短,這只“臭名遠播”老虎竟然流竄到異國來“犯案”!
政府立馬派出多支由老獵人組成的抓捕隊下場,期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老虎“緝拿歸案”。
但前面也說了,這只食人虎可不是什么小白。
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它懂得反追蹤,甚至還能因此改變自己的作息,更別說作為森林之王,它天生自帶的主場優(yōu)勢了。
于是幾個月下來,抓捕隊也吃了癟。
見人類拿它沒轍,食人虎也玩起了游擊戰(zhàn)。
抓捕隊在那邊搜索線索,它就在這邊抓人果腹;抓捕隊放松警惕,它就大搖大擺地潛入村莊,兩邊是你來我往,把三十六計演繹得淋漓盡致。
人們氣急敗壞,順道還給食人虎起了個名字:查姆帕瓦特——現在可以光明正大、有具體指向地罵它了。
而這場游擊戰(zhàn)也終于以政府忍無可忍而落下帷幕,政府們準備向查姆帕瓦特發(fā)出最后宣戰(zhàn)。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印度是由英國殖民者統治的。
英國人并沒有派出軍隊,而是面向全世界發(fā)布了懸賞令:能抓捕到查姆帕瓦特的人,不僅能獲得一大筆豐厚的獎金,還能取得莫大的榮譽。
各地的獵人們一聽眼睛都亮了,雖說都是沖著錢去的,口中卻振奮地喊起了口號:為了榮譽而戰(zhàn)!從世界各地紛紛趕往了查姆帕瓦特地區(qū)。

獵人打虎隊
總而言之,獵人們此番是一掃陰霾,重新燃起了熊熊斗志。
經驗老道的獵人們制定了周密的計劃。
他們想,查姆帕瓦特再聰明,也難抵天性使然,只需要蹲守它抓捕人類即可。
當然,蹲守也是有技巧的,跑到山林里去蹲守,主場優(yōu)勢太小。
于是獵人們將所有武器和精力全放在了小村的防控上,比如在各個路口設置機關,比如警告村民們不要單獨行動等等。
一場針對查姆帕瓦特全方位的抓捕行動開始了,人們認為,這次的行動一定能將查姆帕瓦特抓捕歸案。
可日子一天天過去,查姆帕瓦特卻再次失去了蹤影,就像在特萊時一樣,它似乎預見到政府要動真格,提前跑路了。

老虎
查姆帕瓦特真的離開了嗎?
或許是的,總之從那一天起,人們再沒有見到查姆帕瓦特,食人案也不再發(fā)生。
獵人們盛興而來,悻悻而歸,只能灰溜溜地離開查姆帕瓦特地區(qū)。
孤勇者的奮戰(zhàn)
查姆帕瓦特真的離開了嗎?至少吉姆?科比特不這樣認為。
科比特是英國的著名獵手,他對叢林有著極端的熱愛,但極端并不等同于殘暴。
他之所以前來捕獵查姆帕瓦特,并非是出于興趣亦或是金錢,因為在他看來,猛獸主動襲擊人類的背后必有原因,但野獸養(yǎng)成了不可逆的食人習性后,將其獵殺成了不可避免的選擇。
眼看同伴們陸續(xù)離開,科比特考慮到自己一人蹲守難度過大,再加上之前的行動都無疾而終,于是他決定改變抓捕策略——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追蹤查姆帕瓦特的下落。

吉姆科比特與查姆帕瓦特
為了尋找到查姆帕瓦特,科比特常常背著獵槍就往森林里鉆,每次一呆就是好幾天。
功夫不負有心人,正如科比特所料:查姆帕瓦特并沒有離開,村莊里又陸續(xù)發(fā)生了幾起食人案。
每當聽到有食人案件發(fā)生,科比特都會積極地趕至現場收集線索、詢問目擊證人,然后又在周邊巡邏。
可查姆帕瓦特實在太聰明了,除了滿地的尸骸,它根本沒留下任何線索。
對此,查姆帕瓦特并不氣餒,他將最近幾起食人案發(fā)生的地點都暗暗記了下來,并大概畫出了查姆帕瓦特的行動軌跡和活動范圍。
隨著食人案的頻繁發(fā)生,科比特終于詳細定位到了查姆帕瓦特的活動范圍:查姆帕瓦特縣的金湘木區(qū)附近。
就此,科比特在金湘木區(qū)駐扎了下來,他白天四處巡邏走訪,夜里又整理線索完備計劃。
這般夜以繼日地努力著,查姆帕瓦特就算是有飛天的本事,也再難隱藏行蹤。

老虎
很快,查姆帕瓦特就露出了馬腳。
一天傍晚,一個小男孩神色慌張地找上了科比特。
小男孩不停向科比特比劃著什么,眼淚更是止不住地奪眶而出,科比特瞬間明白了男孩的意思:查姆帕瓦特出現了,他連忙拿上獵槍讓小男孩帶路。
來到現場后,科比特只看到地上一片血淋淋,從周遭的村民口中得知,是小男孩的姐姐被叼走了。
科比特哪還敢逗留,他立馬循著血跡追蹤查姆帕瓦特的下落,可地上的血跡越來越淡,越來越稀少,科比特心中一怔:女孩已是兇多吉少。
眼看天色漸晚,科比特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注意力,他知道,是否能一舉殲滅查姆帕瓦特,就看今天了。
人們看待一件事只會在意結果,但只有身處其境的人才知道,夜晚氣溫驟降是一個問題,行動能力受限也是一個問題,換而言之,前方等待科比特的,是遠遠大于生機的死亡險境。
更別提老虎還擁有強大的夜視能力,更別說科比特只有孤身一人。
在看到查姆帕瓦特的那一瞬間,巨大的欣喜和生理下意識的恐懼,瞬間席卷了科比特。
查姆帕瓦特正趴在一個山洞旁,借著微弱的月光,科比特似乎看見了那失蹤的女孩,不,現在已經不能稱之為人,而是一堆尸骨!

老虎
機會來了,必須一擊即中!
科比特逼迫自己強穩(wěn)住心神,他單手抬起獵槍,瞄準那滔天惡賊的腦袋,呼……呼……
就是現在!他毫不猶豫地扣下扳機,隨后便聽得“砰”的一聲,以及查姆帕瓦特慘烈的嘶吼聲。
擊中了!
可科比特根本沒有時間慶賀,因為查姆帕瓦特已經發(fā)現了他的藏身之處,并迅猛地朝他狂奔而來。
“砰!砰!砰!”
伴隨著接連響起的槍聲,森林中飛鳥驚鳴,一重物砸在地上發(fā)出了悶響。
好一會兒,科比特才回過神來,他看著不遠處癱倒在地上的查姆帕瓦特,心中升起陣陣熱氣。
他成功了!他成功地擊殺了查姆帕瓦特!

吉姆科比特與查姆帕瓦特
但科比特并沒有第一時間沖過去查看自己的獵物,他知道,兇猛的野獸常常會詐死誘騙獵人上當。
于是他躲在一旁暗中觀察著,一連好幾十分鐘,見查姆帕瓦特徹底沒了動靜,才拿著槍摸索著前進。
科比特慢慢走近,他用槍管戳了戳查姆帕瓦特,才真正確認自己成功了。
就這樣,這場席卷436人,橫跨兩個國家,時長長達五年的抓捕行動,終于畫下了完美的句號。
很快,查姆帕瓦特被擊殺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印度和尼泊爾,人們振奮之余不禁發(fā)問,查姆帕瓦特為何會襲擊人類呢?
猛虎食人之謎
為了解開這個謎題,專家們對查姆帕瓦特進行了解剖。
調查后人們發(fā)現,原來查姆帕瓦特已經屬于“老年虎”了。
老虎想要捕食獵物,就必須擁有強壯的身體,而從查姆帕瓦特的下顎骨和牙齒來看,它的身體性能已嚴重透支,并且它的身上還有不少舊傷隱患。
換而言之,查姆帕瓦特已經不再具備獵食食物的能力,為了生存下去,它只能捕獵那些更弱小的目標,比如人類。
人類雖然是靈長類動物,但在體魄上還是無法與森林中其他大型動物相比,而查姆帕瓦特也正是發(fā)現了這一點,才頻頻主動攻擊,以謀得賴以生存的食物。

查姆帕瓦特解剖圖
據統計,查姆帕瓦特在尼泊爾地區(qū)吃了200人,流竄到印度后又吃了236人,總共吃了436人。
這個可怕的數字被載入了吉尼斯紀錄,而查姆帕瓦特也成為了臭名遠揚的食人惡獸。
“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向來是大自然恒古不變的規(guī)律,而面對查姆帕瓦特食人案件,人們卻生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是人類的發(fā)展嚴重破壞了老虎的棲息地,查姆帕瓦特才會冒著被獵人獵殺的風險,跑到城市覓食,所以不該被剿殺。
而有的人則認為,擊殺查姆帕瓦特是必然的,并非是因為人肉有多符合它的胃口,而是捕食人類會讓猛獸產生捕獵難度降低的感覺,后續(xù)它很有可能會繼續(xù)捕殺人類。
面對主動襲擊人類,您是支持剿殺還是放虎歸山呢?請在評論區(qū)分享您的觀點,您的支持是我們創(chuàng)作的不竭動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