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聞惠來神泉鎮(zhèn)有兩大傳奇景點,還有神童蘇福在海角甘泉留下獨腳聯(lián)的故事,一直心向往之,卻從未親眼見過。2024年深秋,在惠來同學的引導下,我終于來到此地,參觀并拜讀蘇福的獨腳聯(lián),當時就心生嘗試對下聯(lián)的想法,只可惜自己才疏學淺,一直未能如愿。

據(jù)說,大約800年前,惠來的著名古鎮(zhèn)神泉還是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小島,和如今與周圍城鎮(zhèn)街市連成繁華商業(yè)街區(qū)的景象截然不同。后來,有漁民在海邊沙灘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口泉眼,即便歷經(jīng)潮水漲落和鹽鹵浸泡,泉水依然甘甜無比,成為海角一大奇景,也恩澤了當?shù)貪O民。此后,這個原本叫“神前”的地方正式更名為“神泉”,正所謂“城以泉名” .
古郡神童 佳話流傳
明朝洪武年間,時屬潮州府的惠來縣(后從潮陽縣析出)誕生了一位神童蘇福,他被譽為“古郡千年,神童唯一”,留下了諸多傳世佳話。蘇福八歲能文,詩賦超群,有潮汕神童之譽,可惜英年早逝。他的詩文大多散佚,現(xiàn)存詩詞作品僅有《秋風辭》《紈扇行》《三十夜月詩》《遣睡魔》《送林鼎元詩》,其中以《三十夜月詩》最為出名。當代版《潮陽縣志》《惠來縣志》都有蘇福的人物專傳,惠來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他的故事,內(nèi)容雖有些許差異,但大致相同。
蘇福(1359—1373)出生于潮陽縣酉頭都神泉鄉(xiāng)(明嘉靖三年置惠來縣,神泉隸屬惠來)。他自幼天資聰穎,才思敏捷,出口成詩,落筆成章,有神童的美譽。8歲能作詩文,10歲寫出詩集,13歲上京殿試,得到朱元璋賞識,被贊為神童。
傳說蘇福出生第二年父親就去世了,幼年時他還是啞巴,“五歲不言”。直到七歲清明節(jié),他看到路邊一只死去的青蛙,突然開口說:此“出”字也(青蛙死時仰腹,形如“出”字),鄉(xiāng)人聽聞都十分驚異。此后,蘇福便文思泉涌,才華盡顯。八歲時,他寫下《三十月夜詩》三十首,每一首都意境優(yōu)美、韻律和諧,令人贊嘆。清楊昌時的《韓江聞見錄》和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詩話》都收錄了他的詩作。蘇福還曾隨母親在田壟拾穗,北山驛丞見此,戲言:“拾穗與村童”,他立刻應聲對道:“折梅逢驛使”,讓驛使大為稱奇 .明洪武五年(1372),13歲的蘇福被朝廷征聘參加神童科恩科考試。傳說考試不命題,讓考生自選題目,蘇福淡定自若,揮筆成章,震驚全場。朱元璋雖大為贊嘆,但因他年紀太小,不便留京,便派吏部官員林鼎元送他回鄉(xiāng),還下令地方官按月?lián)茔y糧供養(yǎng),等他長大后再錄用。然而,蘇福在回鄉(xiāng)途中,行至浙江濮州時,因長途跋涉、精神困乏染病去世,年僅14歲。他死后,朱元璋深感惋惜,賜厚葬,御賜“國獻家禎”碑匾,還詔令潮陽知縣楊智建造蘇福墓。清乾隆三年(1738),惠來知縣楊宗秉在神泉城內(nèi)建“蘇福家祠”,并在祠廳題寫上聯(lián):“三十夜海月題詩,思空太極”,贊其《詠月詩》絕妙。神泉貢生胡斗槎對出下聯(lián):“五百年玉笏朝天,兆夜何人”,表達對蘇福的推崇。
還有傳說,殿試時朱元璋親自面試,蘇福和解縉一同參加。朱元璋出對:“螃蟹橫行通身甲胄”,解縉對:“蜘蛛結(jié)網(wǎng)滿腹經(jīng)綸”,蘇福則對:“鸞鳳高飛遍體文章”。朱元璋又出:“燈明月明大明一統(tǒng)”,蘇福對:“君武臣武洪武萬年”,他的才華震驚了皇帝和滿朝文武 .
海角甘泉 獨腳奇聯(lián)
我們驅(qū)車來到神泉鎮(zhèn),走近商業(yè)街口聳立的門牌樓,“海角甘泉”四個古樸厚重的大字映入眼簾,我頓時興奮起來??觳阶哌M庭院,里面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右邊一群當?shù)貗D女正用傳統(tǒng)方式在大盆里洗衣,前方另一群人在用豐盛祭品祭拜神泉,可見當?shù)匕傩諏@生命之泉的敬重與感恩。

俯身看去,千百年來,這處以出水甘甜著稱的泉眼依舊沒有絲毫枯竭的跡象。泉壁四周砌著石護欄,“生命之泉”汩汩涌出。泉旁有亭,名為甘泉亭,旁邊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古樸典雅、巧奪天工。亭下立著一塊古老石碑,上面刻著神泉亭塔碑記,是清乾隆十七年孟秋由神泉書院劉大寶勒捐,賜進士潮州府惠來縣正堂網(wǎng)瑋撰寫。這座歷經(jīng)600年的亭和碑,讓這處人文遺存更具風情和歷史底蘊。吳同學介紹,原亭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979年被臺風摧毀,現(xiàn)在的甘泉亭是1980年修建的。
在一根亭柱上,我終于看到了傳說中的神童蘇福的獨腳聯(lián):“快取攜而不竭任鹵浸咸蒸獨標平淡”。相傳此上聯(lián)為蘇福所作,因其仄平鑲嵌獨特,又與神泉奇景巧妙融合,意境高遠,幾百年來都難尋合適下聯(lián),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腳聯(lián)。
說起惠來勝景古跡,必然要提到海角甘泉;而說到海角甘泉,又一定會提及明代神童蘇福。蘇福雖只在人間度過短短14年,卻如一顆耀眼的童星,他的詩詞和故事流傳千古,相關(guān)遺物遺跡也備受世人憑吊。海角甘泉亭中立著石碑,是清乾隆十七年孟秋的《神泉亭塔碑記》,井、聯(lián)、碑、亭由此連為一體。有記載稱“到惠必到神,到神必觀泉,觀泉必賞聯(lián)”,蘇福為“海角甘泉”題寫的獨腳聯(lián)更是成為千古絕唱。據(jù)說,當年大文豪郭沫若來此地游玩,面對此聯(lián)沉吟良久,最后感慨“崔顥有詩在前頭”,這也更凸顯了此聯(lián)之難對 .
“深度求索” 巧對千年獨腳聯(lián)
今年春節(jié)期間,全球人工智能領(lǐng)域,中國初創(chuàng)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憑借全新大語言模型DeepSeek-V3強勢崛起,訓練消耗僅為OpenAI GPT - 4的1/20,成為全球AI圈內(nèi)熱門話題,其強大的求索推理功能風靡全球,短時間內(nèi)就有幾億人下載該應用軟件。
我一時興起,將蘇福上聯(lián)“快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鹽蒸獨標平淡”輸入DeepSeek對話框,請求對出下聯(lián),并提出兩個簡單要求:一是下聯(lián)必須15個字,二是對仗工整、意境優(yōu)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深度求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shù),很快對出下聯(lián):“慢燉熬以無窮憑火候水調(diào)自顯醇香”。
這一下聯(lián)不僅平仄工整、意境深遠,還以烹飪?yōu)橛?,展現(xiàn)了時間與技藝的力量,與上聯(lián)完美呼應。它幾秒鐘就解決了千百年來的孤聯(lián)難題,還分析了對仗工整的原因,其強大的推理功能讓人驚嘆我國人工智能科技的發(fā)展。
從內(nèi)容上看,“慢燉”與“快取”形成鮮明對比,展現(xiàn)不同境界;平仄上,上下聯(lián)相應位置平仄相對,韻律和諧;對仗方面,“熬以無窮”對“攜而不竭”,“憑火候水調(diào)”對“任鹵浸鹽蒸”,工整又有韻味?!白燥@醇香”與“獨標平淡”呼應,共同詮釋了生活之道的美妙。
深度求索這一成就意義重大,體現(xiàn)了人工智能在文化領(lǐng)域的應用潛力,實現(xiàn)了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傳承了中華文化精髓,為歷史經(jīng)典注入新活力;也啟示我們,科技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從神童蘇福的文學天賦,到深度求索的科技創(chuàng)新,人類在探索未知中不斷突破自我?!叭肆τ懈F時,科學無止境”,這句話深刻揭示了人類探索未知時的局限與無限可能,不管是古代神童的智慧,還是現(xiàn)代科技的突破,都展現(xiàn)出人類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
來源:揭陽日 報(作者:黃浩瀚)
攝影:林碧鴻
編輯:“和暢惠來”政務微信編輯部(編輯:西風瘦)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是中共惠來縣委宣傳部(惠來縣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推出的宣傳惠來、了解惠來的新窗口?!昂蜁郴輥怼眻猿职l(fā)布權(quán)威資訊,服務百姓民生,弘揚本土文化,彰顯惠來特色。
垂詢合作熱線:0663-6681035
聯(lián)系郵箱:HCHL336688@163.com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