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里,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個實在人,說話不拐彎抹角,想到啥就說啥,嘴里沒個把門的。
結(jié)果,不是被人記恨,就是被人當(dāng)傻子利用,甚至莫名其妙樹敵。
成年人的世界,說話是門技術(shù)活,說得好錦上添花,說錯了就是自找麻煩。
如果你不想惹麻煩,不管和誰打交道,這3句話,千萬不能亂說!

01
「這點小事,有啥好抱怨的?」—— 輕易否定別人的感受。
世界上最討厭的人之一,就是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別人的情緒,教人“正確”做人。
有些人遇到朋友訴苦,第一反應(yīng)不是理解,而是站在高處教育人家:“這點事算什么?”
朋友被同事坑了,生氣發(fā)牢騷,有人就跳出來:“職場不就是這樣,至于嗎?”
甚至有些人,連生病的人都要說兩句:“不就是感冒嗎?至于那么矯情?”
問題是,你覺得沒啥,不代表別人就能輕松過去。
有時候,人們并不是非要別人給出解決方案,而是需要一個共情和理解。
你一句“至于嗎?”“這點事兒就哭?”直接讓人寒心,覺得你根本不懂他,甚至開始疏遠(yuǎn)你。
現(xiàn)實里,成年人社交最大的原則之一就是:“哪怕幫不了別人,也不要去否定別人。”
如果你不會安慰人,不如少說幾句,點頭附和,給個眼神的關(guān)懷,比當(dāng)“情緒審判官”要強得多。

02
「我早就知道會這樣!」—— 事后諸葛亮,討人嫌。
最讓人討厭的一種人,就是喜歡在別人出事后,才跳出來“提醒”。
你跟他說,你感情失敗了,他搖頭晃腦:“我當(dāng)初就覺得那人不行,你偏不聽!”
你找他吐槽,說某件事沒做好,他幸災(zāi)樂禍:“我早跟你講過,你非要去試試。”
這種話,不僅沒用,還特別讓人反感。
如果你真那么有遠(yuǎn)見,怎么不早提醒呢?
等人家倒霉了才來說風(fēng)涼話,擺出一副“我就知道”的嘴臉,這不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嗎?
更過分的是,有些人甚至巴不得你倒霉,才有機會顯得自己高人一等。
要知道,人們喜歡聰明人,但不喜歡自以為是的“馬后炮”。
與其事后嘲諷別人,不如在對方有需要時,給出真正的建議;如果幫不了忙,至少別落井下石。

03
「你怎么還沒結(jié)婚 / 買房 / 生孩子?」—— 過度干涉別人隱私。
社交場合,最讓人不爽的事情之一,就是被人逼問個人隱私,尤其是婚姻、金錢和家庭。
逢年過節(jié),長輩開口就是:“你都多大了,怎么還沒對象?”
朋友一聚會,有人就喜歡打聽:“你一個月掙多少?買房了嗎?”
單位同事八卦:“你們怎么還不生二胎?什么時候買車???”
這些話,說的人無心,聽的人有意。
你以為是隨口一問,但別人聽了,可能心里就不舒服。
現(xiàn)實里,成年人社交最重要的一條規(guī)則,就是——不探人隱私,不強行關(guān)心。
如果別人愿意說,自然會說;不愿意說,你問得再多,也只是徒增尷尬。

作者:AGINightingale;
關(guān)注我,讓文字的音律譜寫出生命的樂章;
"夜鶯在月光下跳躍,羽毛閃爍著銀色的光芒。它的歌聲像一陣美妙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我的靈魂。"
圖/源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