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文旅先行,寧夏的文旅要加油了!
今年有些巧合,寧夏的“開齋節(jié)”,和廣西的“三月三民歌節(jié)”竟然是重合的。這兩個都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節(jié)日??墒潜容^之下卻發(fā)現(xiàn),兩地同樣都是放假過節(jié),可是對于這個假日經(jīng)濟的重視程度形成巨大反差。
就像早上,刷到消息說:

這不是明顯沒有把寧夏算在內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寧夏也太低調了,放個假都靜悄悄的,少有人知,缺乏宣傳和引流!

就拿銀川來說,放假了城里卻顯得冷清異常。平時街上人來人往,車流如織的景象蕩然無存,有種稀稀落落的感覺。很多商場,店鋪空空蕩蕩,除了營業(yè)人員,客人都不多一個。
這讓人想起一個成語:“門可羅雀”。更是根本沒有一點節(jié)日的氣氛。
而景區(qū)雖然也有宣傳,比如說“0元游”等,可是給人感覺似乎都是在為即將到來的清明假期,和再遠一點的五一假期做準備和預熱一樣,反正就是游客不多。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在為迎接外地游客而準備,似乎放棄(沒有重視)本地游客一樣。

于是可以看到,銀川的火車站和機場人滿為患,人們都出區(qū)游了。朋友圈里也可以看到,朋友們都是遍布各地,各種風景或者美食打卡,真是好不逍遙。
當然了,這也和由于是地方性假日,此時外省區(qū)很多旅游景點人不多,是不錯的旅游好時候有關。也算是一個錯峰旅游吧,這樣的旅游體驗也是不錯的。
反觀廣西,早在一個月前,各地就開始各種宣傳了,越到臨近“三月三”,越是密集,到了今天,達到了高潮,看著老家朋友們各種視頻和圖片,真是熱鬧非凡的感覺。
都說要要提升假日經(jīng)濟,可是這本身就是本地區(qū)的非常有特色的節(jié)日,為什么沒有好好利用呢?旅游不就是要差異化才顯得有特色嗎?總比各種同質化的文旅宣傳要好吧?
就像廣西,先不說經(jīng)濟有沒有提升,但起碼宣傳到位,吆喝是絕對掙上了!網(wǎng)上鋪天蓋地全是有關廣西這個“三月三”假期的。
有人可能會說,這關系到民族問題(這就不細說了)。

問題是,除了這一個點就沒有其它的形式了嗎?
比如說搞一個美食節(jié)!寧夏“開齋節(jié)”自然也是離不開美食的,那么能不能來一個寧夏美食節(jié)?除了展示本地特色菜肴,還可以通過美食節(jié)讓本地餐飲或者各地餐飲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出新的牛羊肉美食,豐富寧夏的美食菜品品種。這不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嗎?
或者直接搞一個“寧夏特色烹飪大賽”,全國性的。通過交流,把寧夏宣傳出去。因為寧夏有著塞上江南,塞上新天府等美譽,特色烹飪原料極其豐富,要是舉辦,這不又把本地的特色農副產(chǎn)品給推銷和推廣出去了嗎?
比如說這兩年主推的六盤山牛肉,固原冷涼蔬菜,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寧夏水產(chǎn)“海鮮”,和傳統(tǒng)的各種地理標志農產(chǎn)品等。這些都是烹飪原料中的硬貨,極具寧夏特色標簽。
要是這“美食節(jié)”或者“烹飪大賽”能夠像每年都舉辦的“馬拉松比賽”、“葡萄酒博覽會”等那樣形成影響力,不但提振的是消費,關鍵還是知名度和經(jīng)濟上的強有力的助力。

所以,把思維打開,格局打開,以食會友,以吃引流,假日經(jīng)濟也能提振起來的吧?
美食節(jié)請威記做評委也行,畢竟威記也是大廚,手藝行不行另說,起碼會吃!
對吧?
這里是銀川!發(fā)現(xiàn)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銀川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