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姚雯/漫畫

“都過了19年了,怎么都沒想到這筆被騙的彩禮錢還能拿回來!”3月12日,在江蘇省如東縣檢察院檢察官、如東縣法院法官的共同見證下,被凍結在“曾某某”名下銀行卡內(nèi)十多年的1.2萬元彩禮錢終于回到了劉某的賬戶中,劉某激動不已。而這一結果,也讓曾女士如釋重負。

劉某和曾女士是什么關系?被凍結的彩禮錢又是怎么回事?一切都要從一起牽涉兩省三地的冒名婚姻登記案說起。

震驚

橫跨三地“被結婚”

2004年5月,來自貴州的曾女士與男友在江蘇省句容市民政局登記結婚,之后夫妻倆一直生活在句容,并育有一兒一女。2024年5月,因家庭矛盾,曾女士到句容市民政局申請離婚,卻被工作人員告知,她在江西德興與鄭某、江蘇如東與劉某、江西樂安與陳某,分別存在婚姻登記記錄。

“你要離的到底是哪段婚?”民政局工作人員的情況反饋和問詢讓曾女士徹底蒙了。自己哪來的那三段婚姻?

莫名“被結婚”的曾女士焦急又委屈。她立即向三地的民政局反映問題,并要求撤銷婚姻登記。然而,因缺乏法律依據(jù),三地民政部門都不約而同地表示無法直接撤銷登記。正當曾女士一籌莫展時,如東縣檢察院的檢察官聯(lián)系了她。

“我們在與民政部門進行線索交流時,得知了該條線索。”依托與當?shù)孛裾块T建立的常態(tài)化協(xié)作機制,如東縣檢察院行政檢察部門獲悉了曾女士的遭遇。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聯(lián)合出臺的《關于妥善處理以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的方式辦理婚姻登記問題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相關規(guī)定,2024年7月,如東縣檢察院依職權介入該案,并立即開展調(diào)查核實工作。

查證

被冒名登記結婚

承辦檢察官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曾女士要求撤銷的那三段婚姻登記記錄疑點重重——2006年3月至9月,短短半年時間,曾女士就橫跨江蘇、江西兩省結婚三次,最短間隔僅有15天,顯然有違常理。

為盡快查明真相,檢察官辦案組立即趕赴江蘇句容,向曾女士的配偶、鄰居以及她所在村村干部求證,還原曾女士的實際生活軌跡。經(jīng)調(diào)查核實,承辦檢察官了解到,2004年至2013年,曾女士一直在江蘇句容居住,并且在2006年5月生下大女兒,周圍鄰居也證實曾女士一直在家?guī)Ш⒆?,基本排除了她孕晚期和剛出月子就去外地與他人結婚的可能性。此外,辦案組還調(diào)取了曾女士與丈夫的結婚登記資料,同其他三處婚姻登記記錄中的女方照片進行了比對,發(fā)現(xiàn)明顯不是同一人。此時,辦案組初步確認,曾女士被人冒名進行登記結婚的可能性極大。

如果結婚證照片上的人不是曾女士,那又是誰呢?如東縣檢察院隨即聯(lián)系公安機關,借助人臉比對技術發(fā)現(xiàn),一名貴州籍的童姓女子比中率高達99.54%,并且這個童某曾在2016年因以婚戀方式詐騙他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至此,辦案組可以確認,正是該童姓女子冒用了曾女士的身份與其他三人進行了婚姻登記。

合力

冒名婚姻被撤銷

2024年8月19日,依據(jù)《指導意見》和所查證的事實,如東縣檢察院向該縣民政局制發(fā)檢察建議,建議該局撤銷如東本地居民劉某與“曾某”的婚姻登記。同年8月21日,該局作出撤銷二人婚姻登記決定書,并在全國婚姻登記系統(tǒng)中刪除了相關登記信息。

為將另外兩段冒名婚姻登記予以撤銷,2024年10月,辦案組遠赴江西開展調(diào)查取證,通過詢問兩名受騙男子,讓二人仔細辨認,并借助人臉比對技術,最終認定這兩處結婚登記確有錯誤。隨后,江西省德興市及樂安縣的民政部門在檢察機關的建議下,分別將相關婚姻登記撤銷,并將兩條登記信息從全國婚姻登記系統(tǒng)中刪除。

針對如東縣的劉某曾提出的基于錯誤婚姻登記判離的民事判決,如東縣檢察院向法院提出了再審檢察建議。2024年12月30日,法院作出撤銷原判的再審裁定。

曾女士撤銷婚姻登記的訴求雖然得到解決,但在她和劉某的心中,還有一塊石頭沒有落地。原來,2006年9月,劉某經(jīng)人介紹同自稱“曾某”的童某結婚時,童某收到劉某轉賬的1.2萬元彩禮后假稱出門購物,自此音信全無。后經(jīng)公安機關查明,童某盜用曾女士的身份信息不僅多次登記結婚,還專門辦理了一張銀行卡,用于接收騙婚受害人的轉款。劉某的1.2萬元彩禮錢正是打入了這張卡。

“我當時就去報了警,警察陪我去銀行查詢彩禮去向,并把對方賬戶給凍結了。后來我去法院起訴離婚,判的是離婚和退還彩禮。我想著能把婚離了就行,錢估計是追不回來了,就沒有再申請強制執(zhí)行?!眲⒛郴貞浾f。曾女士這時也恍然大悟:“我還奇怪,怎么銀行老說我信用有問題,有被凍結的賬戶。這么多年了,我用同一家銀行的卡取現(xiàn)都受限制。”

解結

被騙彩禮退還原主

人身關系厘清了,錢的關系也應當厘清?!皠⒛车媚没貙儆谧约旱腻X,曾女士也不應當承擔一張冒名銀行卡所帶來的風險。”如東縣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負責人馬銀霞說。于是,辦案組先后多次前往銀行、公安機關溝通,發(fā)現(xiàn)這筆賬目顯示并非走的公安機關查封流程,而是走的銀行內(nèi)部的錯賬凍結程序。凍結銀行為貴州某銀行,經(jīng)過近20年的時間,最原始的凍結憑證已無從追查,故曾女士本人無法用真實身份申請對該賬戶解除凍結。

此外,因童某2006年犯該三起騙婚案的犯罪行為已過追訴時效,刑事判決后退還贓款的路也走不通。原離婚判決中實際被告應為童某,但彩禮所在賬戶又是以曾女士的名義開設的,通過再審“一攬子解決”的建議也未被采納。

至此,劉某被騙的彩禮成了承辦檢察官心里的一個“結”。這筆錢是不是真的成了一筆取不出來、解凍不了、扣劃也無據(jù)的“壞賬”?

承辦檢察官屢次嘗試與法院、屬地銀行進行溝通協(xié)調(diào),最終確認這筆塵封近20年的彩禮應屬不當?shù)美?。?jīng)過多輪研判后,如東縣檢察院決定指導劉某向曾女士提起不當?shù)美m紛之訴。

今年1月21日,劉某與曾女士這對素未謀面的“前夫妻”終于在法庭相見,雙方都同意通過訴前調(diào)解方式將這筆錢退還原主。

承辦檢察官與現(xiàn)金存入地銀行(如東某銀行)、銀行卡開戶行(貴州某銀行)多番溝通后,于2月24日協(xié)助執(zhí)行法官至銀行卡開戶行所在地貴州省惠水縣,將曾女士銀行卡中的1.2萬元解除凍結并扣劃至法院執(zhí)行賬戶。3月12日,法院將1.2萬元執(zhí)行款匯至劉某的賬戶。至此,這起橫跨三地的冒名婚姻登記案終于畫上了句號。

(來源:檢察日報·政和周刊·探案 作者:王馳杰 唐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