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顯祖的一句“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在幾百年后依然讓人們對徽州這個古老的地方充滿向往。于是無數(shù)人無數(shù)次奔赴而至,在一座座古村落間徘徊,尋找失落的舊夢,尋找心中的畫卷。如明珠散落的古村中,最出名的那一座當屬宏村。

宏村名號很多,她是“中國畫里的鄉(xiāng)村”,是“中國最美古鎮(zhèn)”之一,她因為清雅的徽派民居被譽為“民間故宮”。這些稱號名至實歸,即使被詬病因高度商業(yè)化失去了古樸本色,依然阻擋不了人們探訪的腳步,因為她在山水間的美好始終不褪色。

一座宏村是處處可以入畫入鏡的。遠看的白墻青瓦,近觀的精雕細琢,建筑和環(huán)境自然融合,有山水有人間,這一幅水墨丹青中流淌的全是靈動。

小小石拱橋已經(jīng)成為宏村的標志打卡點,在網(wǎng)上出了無數(shù)經(jīng)典照片,你可以說俗套,卻不能否認她的美。

宏村規(guī)模很大,依山傍水,映入眼中的皆是山青水秀,而水是她的“魂”。村邊是南湖水,村中有月昭池,大大小小的街巷中還有涓涓細流的羊腸水道,因為有了水的存在,這座屬于徽州的千年古村便有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溫婉秀氣。

畫中的宏村又是拍照的經(jīng)典角度,粉墻黛瓦高低錯落,湖光山色旖旎壯麗,空靈雅致,畫里畫外都是仙境般的存在。

太陽落山后的宏村再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深藍色天空映襯下顯得安靜而溫馨。粉墻黛瓦將靜止的倒影留在湖中,不知名的小蟲在低吟淺唱,此時的宏村如卸了妝的女子,脫粉黛,見清秀。

古建是宏村悠久歷史的見證,這座已有千年歷史的村落起自唐朝,為皖南汪姓聚居地,原名“弘村”,有宏廣發(fā)達之意,乾隆年間改名為宏村。對于汪氏族人來說,宗祠是最重要的一座建筑,在心中的地位可用“神圣”來描述。

汪氏宗祠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因地位重要,所選位置也是村子風水最佳處。祠堂的貼墻門樓氣勢恢宏,磚雕精美,正中寫有豎體紅色“恩榮”二字和橫體“世德發(fā)祥”四字,寓示著家庭繁榮。

正廳敘樂堂中供奉著汪氏家族祖先,其中最特別的是左邊那副畫像,畫上為汪氏宗祠的總建筑師胡重。胡重是汪氏七十六世祖、明永樂年間山西運粟主簿汪欣的夫人,出生風水世家,不僅主持修建了汪氏宗祠,還策劃了宏村水系。這幅畫像上紅色匾額書有“巾幗丈夫”四字,可以說是對她最精準的評價。

從高空可以俯瞰到這位總建筑師的杰作——看似奇特的牛形古村落綜合了風水學、建筑布局、實際功能和生態(tài)營造,既可以避免洪災,又解決了農(nóng)田灌溉、村民生活用水等問題,同時還極具美感。

徽派建筑倒映水中,無論風和日麗還是煙雨蒙蒙,白墻、灰瓦、小橋、流水的意境總是如詩如畫,這樣的宏村確實是“中國畫里的鄉(xiāng)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