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5歲,月薪7000,婚禮前一天,男友家突然反悔,把10萬彩禮降至5萬

我叫林悅,今年25歲,在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策劃,月薪7000。

張浩比我大兩歲,是IT公司的程序員。

我們戀愛三年,半年前開始談婚論嫁。

記得第一次見家長時,

當(dāng)時我還感動得眼眶發(fā)熱。

兩家商量婚事時,我爸媽很開明:"彩禮按你們那邊的習(xí)俗來,我們不在乎多少。"

最后定下十萬彩禮,我爸媽當(dāng)場承諾會給雙倍嫁妝。

"我媽說...現(xiàn)在房價高,我們結(jié)婚后還要還房貸..."張浩支支吾吾,"能不能...彩禮給五萬?"

我氣得渾身發(fā)抖:"明天就

"我媽說反正婚后都是一家人..."張浩不敢看我的眼睛。

我抓起手機(jī)給我媽打電話,手抖得差點(diǎn)按錯號碼。

電話接通后,我哽咽著說了情況。

"

半小時后,我爸媽來到我和張浩臨時租的婚房。

張浩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站在角落。

"浩浩,"我媽直接問,"這是你爸媽的意思,還是你的意思?"

張浩低著頭:"是我爸媽...他們說..."

"好,"我媽打斷他,"那你回去告訴你父母,不管彩禮給多少,我們答應(yīng)過的雙倍

張浩猛地抬頭,臉色變得煞白。

"阿姨,這..."

"我們林家雖然不富裕,但說話算話。"我爸沉聲說,"倒是你們張家,臨到婚禮變卦,這是什么道理?"

我站在一旁,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這種被算計的感覺。

張浩走后,我媽抱著我嘆氣:"閨女,媽早看出他們家人精于算計。上次吃飯,他媽媽一直打聽咱家存款,我就覺得不對勁。"

我這才想起許多細(xì)節(jié):張浩媽媽總問我工資怎么花;他爸爸曾暗示我爸媽應(yīng)該多出裝修錢。

那晚我失眠了。

凌晨三點(diǎn),我給閨蜜小雨發(fā)微信:"我可能要取消婚禮。"

小雨秒回:"早該如此!張浩就是個

我盯著天花板,突然意識到這段感情里,我一直在退讓。

第一次見家長,張浩媽媽嫌我個子矮;訂婚時,他家人嫌我家陪嫁少;現(xiàn)在又臨時變卦...

第二天一早,張浩和他父母一起來了。

他媽媽一進(jìn)門就笑著說:"悅悅啊,別生氣,阿姨是為你們好..."

"阿姨,"我打斷她,"我想了一晚上,婚禮還是延期吧。"

房間瞬間安靜。

張浩臉色慘白:"悅悅!"

"婚姻不是買賣,"我努力保持聲音平穩(wěn),"但誠信是基礎(chǔ)。如果一開始就這樣算計,以后怎么過日子?"

張浩媽媽急了:"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五萬彩禮也不少??!"

"媽!"張浩突然大喊,"別說了!"

他轉(zhuǎn)向我,眼圈發(fā)紅:"悅悅,對不起...我這就去取十萬彩禮,婚禮照常好嗎?"

我搖搖頭:"不是錢的問題...是你什么時候能不再聽你爸媽的?"

張浩父母憤然離去后,張浩跪在地上哭了:"悅悅,再給我一次機(jī)會..."

我爸媽對視一眼,默默退出房間。

"你知道嗎,"我擦掉眼淚,"我最難過的不是你爸媽變卦,而是你居然同意他們這么做。"

張浩愣住了。

"上次買房寫你爸媽名字,你說他們出首付應(yīng)該的;上個月你媽要我工資卡,你說她只是關(guān)心我..."

我深吸一口氣,"張浩,我們要成立的是自己的家庭,不是你父母的附屬品。"

那天婚禮沒有舉行。

我退掉酒店,一一通知親友。

有人惋惜,有人說我傻,但閨蜜們都說我夠勇敢。

取消婚禮后第三周,張浩來找我。

他瘦了一圈,手里拿著存折。

"悅悅,我把十萬彩禮存好了,"他說,"我和爸媽談過了,以后我們的事我們自己決定。"

我沒接存折:"你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他聲音哽咽,"這一個月我才明白,失去你比違背父母可怕多了。"

后來我們重新定了婚期。

這次,張浩自己跟父母談好所有條件。

婚禮很簡單,但我知道,我們終于真正長大了。

有句話說得好:"婚姻不是兩個家庭的較量,而是兩個人的修行。"

林悅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婚姻中保持自我底線多么重要。

太多女孩因為"感情"或"面子"一再退讓,最終在婚姻中失去話語權(quán)。

正如那句老話:"嫁女看家風(fēng),娶妻看娘品。"

你們身邊有沒有類似的故事?

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