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本文根據(jù)資料改編創(chuàng)作,情節(jié)均為虛構(gòu)故事,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shù)加工,與現(xiàn)實無關(guān)。圖片非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凌晨四點半,鬧鐘還沒響,張志明就醒了。

八年來,這個習(xí)慣從未改變。

他得在去工地前,把妻子一天的營養(yǎng)液準(zhǔn)備好,幫她翻身、擦洗、按摩。

窗外還是漆黑一片,他輕手輕腳地起床,生怕吵醒隔壁的劉大媽。

這個老樓隔音不太好,墻壁跟紙糊的似的。

不過正因為這樣,劉大媽才能及時聽到這邊的動靜,這些年沒少幫忙照看秀芝。

"秀芝,又是個好天氣,"他拉開窗簾,看見東邊泛起魚肚白,一邊輕聲說著,一邊熟練地開始給妻子擦拭身體。

"太陽出來了,待會讓你曬曬太陽,對身體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床上的妻子沒有任何反應(yīng),只是安靜地閉著眼睛,就像過去的兩千九百多個日日夜夜一樣。

張志明看著她的臉,還是記得當(dāng)初在幼兒園門口第一次見面的情景。

那時候的秀芝,穿著米黃色的連衣裙,扎著馬尾辮,蹲在那里給一個摔倒的小朋友擦眼淚。

"老師,他搶我玩具!"小朋友一邊抽泣一邊說。

"不哭不哭,"秀芝溫柔地說,"老師幫你跟他講道理好不好?"

就是那一刻,張志明覺得自己戀愛了。追了整整一年,秀芝才答應(yīng)跟他約會。

第一次約會,他們?nèi)チ擞螛穲觯阒ハ駛€孩子似的,拉著他玩了一整天。

"志明,你說我們以后的孩子,會不會也這么愛玩???"秀芝笑著問。

"那當(dāng)然,"他摟著她的肩膀,"肯定像你一樣活潑。"

可惜,他們的孩子還沒等來,秀芝就出了那場車禍。

廚房里,張志明熟練地配制營養(yǎng)液。

配方是醫(yī)生給的,這些年他都快成了半個營養(yǎng)師。

一開始他總是配錯比例,把營養(yǎng)液弄得太稠或太稀,好在醫(yī)生很有耐心,教了他好幾次。

"小張啊,"主治醫(yī)生拍著他的肩膀說,"照顧植物人很辛苦的。要不要考慮......"

"不用考慮,"他打斷了醫(yī)生的話,"我答應(yīng)過她,這輩子都會照顧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jié)婚那天,他們站在婚禮現(xiàn)場的玫瑰花墻前。

秀芝突然很認真地說:"志明,答應(yīng)我,不管以后發(fā)生什么,都不要放棄我好不好?"

"傻瓜,"他親了親她的額頭,"這輩子都不會放棄你。"

現(xiàn)在想來,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配好營養(yǎng)液,他又細心地調(diào)整了滴速。

做完這些,抬頭看表,剛好六點。

這個時間,工地上的工友們應(yīng)該已經(jīng)開始做準(zhǔn)備工作了。

他是工程師,七點才需要到,但這些年從沒遲到過。

"老張這人啊,"工地上的人都這么說,"工作生活兩頭硬,真不容易。"

有時候他也覺得累,但更多的是心疼。

記得秀芝當(dāng)幼兒園老師那會兒,是園里最受歡迎的。

小朋友們都愛往她懷里扎,家長們也都說她有耐心。

下班回家路上,她經(jīng)常給他講園里發(fā)生的趣事,說起來眼睛亮亮的,像會說話似的。

最近,他總覺得不太對勁。上周二早上出門時,他明明把妻子的枕頭擺正了,回來卻發(fā)現(xiàn)歪了。

昨天,床頭柜上的藥瓶位置也不太一樣。一開始他以為是自己記錯了,但這種感覺越來越強。

小區(qū)里的人都知道張志明家的情況。

一開始還有人勸他:"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要不......"

"不用說了,"他總是這樣回答,語氣溫和但堅定。

"秀芝是我媳婦,我不會放棄她的。"

漸漸的,大家也就不再勸了。只是私下議論的聲音從來沒斷過。

有天早上他去樓下買早點,聽見李奶奶跟王嬸嘀咕:"這張工程師也是個可憐人啊,正當(dāng)年的男人,就這么耗著......"

"誰說不是呢,"王嬸嘆了口氣,"聽說他們結(jié)婚那會多恩愛啊。秀芝老師在幼兒園教書,他在工地上班,每天下班都去接她......"

張志明攥了攥手里的油條,默默走開了。

那些往事他記得清清楚楚:秀芝最愛吃這家的油條,每次他買回去,她都高興得像個孩子。

現(xiàn)在,油條還是那個油條,可人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志明啊,"前幾天劉大媽專門敲門來找他,臉色有點不自然。

"我這幾天......"老太太欲言又止。

"劉大媽您說。"

"就是......"劉大媽壓低聲音,"最近是不是有人來你家?我好像總聽見有動靜,有時候還有說話聲。"

張志明愣住了:"不會吧?就小王護士每周來兩次,您也知道的。"

"是嗎......"劉大媽將信將疑,"那可能是我耳朵不好,聽錯了。不過你也多留意點,現(xiàn)在什么人都有。"

這話像根刺,扎在張志明心里。

他開始留意家里的細節(jié):地板上有沒有多余的腳印,東西有沒有被動過,妻子的體溫有沒有變化。

可每次查看,又似乎一切如常。

小王護士倒是很負責(zé),每周按時來教他護理技巧。可最近她的表現(xiàn)也有點反常。

"張哥,要不請個全職護工吧?"上周她來的時候這么建議,"我看你太累了。"

"不用,"張志明笑著搖頭,"我自己來就行。"

"那你自己也要注意身體,"小王的語氣有點奇怪,"別到時候人沒倒下,自己先累垮了。"

其實他知道,請全職護工是不可能的。

這八年光醫(yī)藥費就花了大半積蓄,再加上每月的營養(yǎng)液、護理用品,工資基本月月光。

要不是單位照顧,讓他繼續(xù)在工地上班,日子還真不好過。

這天上午,他正在工地查看圖紙,手機突然響了。

是醫(yī)院打來的,說妻子需要做例行檢查,讓他回去簽字。

"老李,幫我跟主任說一聲,"他匆忙收拾東西,"我得回去一趟。"

"去吧去吧,"老李幫他把圖紙收好,"你媳婦要緊。這都八年了,真不容易......"

坐公交車回家的路上,張志明心里總覺得不踏實。

這些天發(fā)生的怪事一件件在腦子里過:劉大媽說的響動,小王護士反常的態(tài)度,家里東西的細微變化......

到家樓下,他摸遍口袋才想起鑰匙忘在工地了。

平時這種情況都找劉大媽幫忙,可今天老人家一大早就說要去女兒家。

正發(fā)愁時,他忽然聽見樓上傳來動靜。聲音很輕,但在這個安靜的中午,卻格外清晰。

"不可能啊......"張志明心里一緊。

二樓可是他家,妻子又是植物人,怎么會有聲音?

他四下張望,看見小區(qū)的園丁把修剪花草的梯子靠在墻邊。

顧不得多想,他架起梯子,小心翼翼地往二樓陽臺爬去。

這個角度剛好能看到臥室。張志明趴在陽臺上,透過落地窗向里望去。

突然,他的瞳孔猛地收縮,整個人如遭雷擊。他死死抓住欄桿,卻感到天旋地轉(zhuǎn),雙腿發(fā)軟,差點從陽臺上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