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峽雷霆2025A”剛開始,也就是這次臺海軍演的第二天,美軍來了。綜合臺媒和國際航空信號網消息,美軍從琉球方向出動RC-135W戰(zhàn)略偵察機,一路逼近到臺島以北約100余公里空域,開始高強度的偵察作業(yè)。而此時,我軍陸軍遠箱火遠程火箭炮群正要開始向東海方向的實彈射擊演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臺媒稱,“得益于”臺海正在舉行軍演,美軍機不得不全程開啟ADS-B識別信號,因此外界可以清楚觀察到其飛行軌跡,并判斷出發(fā)生了什么情況。再結合島內無線電愛好者的監(jiān)聽信息,可以知道在臺北、基隆以北外??沼虬l(fā)生了激烈對峙,各種呼號聲音此起彼伏,亂成了一鍋粥。

報道指出,至少有在此次臺海軍演中擔任空中警戒和奪控制空權的殲-10C戰(zhàn)機前出與美機“對陣”,使其無法干擾演習、抵近偵察。從相關飛行軌跡線路來看,雙方進行了長時間、近距離的追逐、擺脫、纏斗,甚至可能出現“咬尾”,以至于航空信息網顯示的飛行線路亂成了一團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分析認為,RC-135W偵察機重點收集的目標是電磁信號,而且還能截獲導彈、火箭發(fā)射的遙測信號,其此時抵近軍演區(qū)域,目的不言自明。東部戰(zhàn)區(qū)在通報中就說了將以遠箱火遠程火箭炮對東海方向的“重要港口、能源設施”模擬目標進行實彈打擊演練。

然而臺媒從航空信號網的信息判斷,美軍機此行的任務恐怕是失敗了。因為其在我軍遠箱火發(fā)射前一個小時就被迫離開臺島以北空域,向著琉球方向返航。這表明殲-10C等負責攔阻的戰(zhàn)機成功在發(fā)射時間之前完成了驅離任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島內有專家強調,此次殲-10C、殲-11B等護航戰(zhàn)機都掛載了“兩中兩近”的空對空導彈實彈,東部戰(zhàn)區(qū)也對外宣布了演習禁區(qū),如果美軍機真敢無視禁令硬闖的話,就算被打下來也是合理合法的,是美方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