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zhàn)爭已經打過了三個年頭,并且已經邁入了第四年,在已經過去的三年多時間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拼殺,雖然無論是美國還是北約,都沒有明確派出部隊成建制參與俄烏沖突,但事實上,烏克蘭背后一直站著三十多個北約盟國,而俄軍傷亡的相當一部分,就是由北約軍隊,特別是由美軍造成的。

(雖然北約沒有在明面上派兵,但事實上已經深度介入了俄烏沖突)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俄烏戰(zhàn)爭,不難發(fā)現(xiàn),烏克蘭之所以能夠從最初的混亂中整頓出來,甚至在2023年還打出了一個反攻的小高潮,本質上并非烏軍有多能打,而是北約,特別是美國人在背后支持的結果。根據(jù)公開的報道,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幾天之內,俄軍就已經摧毀了烏克蘭大約85%的軍事通信設施和器材,所以烏克蘭軍隊根本無法維持有效的指揮體系,這才是烏軍在戰(zhàn)爭開始時被俄軍打得暈頭轉向的根本原因,但隨著美國開始大規(guī)模援助烏克蘭,一切迅速發(fā)生了變化。

(北約武裝起來的烏軍)
中國古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雖然北約給烏克蘭援助了大量武器,雖然這些武器可能更引人注目,但事實上,靈活可靠的指揮和情報體系,往往比幾件武器更有戰(zhàn)斗力。從俄烏沖突爆發(fā)開始,就有以美軍為首的北約軍事人員,換上烏克蘭的軍服,潛入烏克蘭境內,帶著各種通信器材,幫助烏克蘭重建了軍隊指揮、通信和情報網絡,這些北約軍人不但承擔著維持烏軍戰(zhàn)術網絡暢通的任務,同時還親自下達作戰(zhàn)指令,指揮烏軍中那些北約武器,從而配合烏軍作戰(zhàn)。

(北約媒體曝光,烏軍前總司令扎盧日內和美軍軍官共同研究戰(zhàn)術部署)
根據(jù)報道,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不久,美國就主導建立了代號為“龍”的特遣部隊,這支部隊的總部就設在德國威斯特巴登陸軍訓練中心的美國駐軍營地中,每天早晨,來自美國和英國的軍官,以及各類情報機構的分析人員就會對過去24小時內的各類衛(wèi)星間諜照片、無線電監(jiān)聽信號以及無人機拍攝的照片等情報進行匯總和分析,然后推測出俄軍的動向,再向前線的北約軍官們下達命令,由他們去指揮烏軍作戰(zhàn)。

(烏軍的先進武器,其實都在北約控制之下,比如M142每次開火,甚至都需要得到美軍批準)
美軍對烏軍控制到什么程度呢?答:烏軍每一次使用M142“海馬斯”火箭炮開火,都必須得到美軍的批準!因為“海馬斯”雖然已經被援助給烏軍,但是美軍依然承擔著為“海馬斯”提供打擊目標情報的任務,畢竟烏克蘭目前的偵查系統(tǒng)根本無法有效觀測俄羅斯背后深遠后方的情況,所以需要美軍把目標坐標報給“海馬斯”炮組,讓他們根據(jù)坐標進行打擊。除了“海馬斯”火箭炮外,西方提供給烏克蘭的各種機載巡航導彈、自殺式無人機等武器都具備極高的打擊精度,因此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里,被西方武器和西方雇傭軍們殺死的俄軍至少有一萬人。

(被炸平的烏克蘭國家安全局)
正因為西方武器在戰(zhàn)場上殺死了大量俄軍,俄羅斯顯然不會善罷甘休,而北約遭到俄軍猛烈打擊的,正是這支“龍”特遣部隊,根據(jù)俄軍報告顯示,針對北約對烏克蘭的情報和通信系統(tǒng)支持,俄軍使用戰(zhàn)術導彈精確轟炸了位于基輔的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國防情報總局以及下屬特種部隊的安置地點,據(jù)稱轟炸炸死了足足170名北約軍人,而且是“團滅”,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俄軍猛烈轟炸烏軍中的北約雇傭兵,不留活口)
從某種意義上說,戰(zhàn)爭打了三年,俄羅斯人才明白過來,烏克蘭軍隊的戰(zhàn)斗力,源自北約的支持,只有斬斷北約的幕后黑手,才能真正促使俄烏走向?;?。所以如今俄軍也不再顧忌,只要見到北約雇傭兵,就一律嚇死手,因為如果烏軍中沒有這些北約的指揮者,烏軍早就崩潰了,根本撐不到今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