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為了紀念那些在革命年代里為北平和平解放,而立下功勞的地下黨同志們,有關(guān)部門專門拍攝了一部名為《第二條戰(zhàn)線》的電視劇。
此劇一經(jīng)播出后,好評如潮,大家得知革命成功來之不易的同時,也對那些“反革命分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在制作組同志沉浸著歡樂中時,一位中央老部長卻是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搞錯了,劇中的一位同志,并非是反面人物,而是我黨的一名王牌特工。”

這位說話的老部長,可不是一個小人物,他可是我黨情報工作的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可以說,他與我黨的情報工作有著息息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而且長時間以來,他都領(lǐng)導著我黨的情報工作,這位老部長,就說羅青長。
羅青長對于這部熱播的電視劇,倒是沒有看法,認為總體來說是很好的,但將一位優(yōu)秀的王牌特工塑造成反面人物,這不合適,不符合實際歷史情況,不過羅青長也沒有訓斥這部電視劇的制作人。
為什么呢?因為這位王牌特工的身份,確實保密性太好了,只有包括他在內(nèi)的5個人知道,這位同志去世時,身份仍沒有曝光。

這位被誤認為是“反面人物”的王牌特工,叫閻又文。
閻又文是山西萬榮縣人,早些年間,他曾就讀于山西大學法學院,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追求進步的他想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后,他終于如愿以償。
搞情報工作的兇險,不亞于在一線的戰(zhàn)場,而且想要保證戰(zhàn)爭的勝利,情報戰(zhàn)場也是相當重要的,為了從長遠看,周恩來決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安排一些“閑棋冷子”

何謂“閑棋冷子”,相當于“埋地雷”,但性質(zhì)又不一樣,可以不爆炸,但是必須要埋,就是這個理,為的是方便后來用,萬一就起到關(guān)鍵性作用呢?
在周恩來的安排下,閻又文來到了傅作義的身邊工作,正如周恩來囑咐的那樣,做情報工作要遵循16字方針:有苦不說,有氣不叫;顧全大局,任勞任怨
閻又文用這一生,始終踐行著這句話。

1948年,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推進,傅作義在國民黨中的地位越來越重,擔任了華北“剿總”總司令,而此時的閻又文也不簡單,他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升任為了是傅作義的少將秘書。
除此之外,閻又文還是華北“剿總”司令部的新聞發(fā)言人,正是這個身份,使得閻又文可以利用職務(wù)便利,將取得的重要情報,交給自己的上線,一個叫王玉的人。
實際上,為了保護閻又文,黨組織專門為閻又文組建了一個“單線聯(lián)系”,只有5個人知道閻又文真實的身份。

這5個人分別是毛主席,周恩來,李克農(nóng),羅青長,以及王玉。
王玉就是閻又文的直線上級,閻又文的情報,也都是由他轉(zhuǎn)交給王玉,王玉再轉(zhuǎn)交黨組織的,1949年,天津解放,切斷了傅作義從海上逃跑的道路,此時傅作義尚有幾十萬人在北平,黨組織想要將北平這座千年古都作為新中國的首都,所以,黨組織做出重要決定,北平解放,盡量不要采取武力。
閻又文很快接到任務(wù),盡最大努力,說服傅作義起義。

傅作義此時的心里實際上是復雜的,在此之前,他曾豪言壯志,認為共產(chǎn)黨不會勝利,可僅僅三年的時間,一切都變了。
就在傅作義猶豫時,閻又文對他說:“你知道的,南逃不是一個好的出路,你丟了華北,老蔣是不會放了你的,現(xiàn)在最好的做法,就是同共產(chǎn)黨合作,不要使得北平這座千年古都毀于戰(zhàn)火,不然老百姓都會罵你的。”
傅作義聽后很不高興,他說:“我怎么能敗在這些娃娃手里呢?”

閻又文聽后就反駁道:“連委員長都敗在毛澤東手下了,我們又何必計較這些呢?”
不高興歸不高興,傅作義也明白,和平起義,才是自己最好的選擇,他的心里,開始傾向于共產(chǎn)黨,閻又文為此,每天都將傅作義的思想變化情報傳遞給黨組織。
直到1949年1月的一天,傅作義終于同意,派出代表團前去與解放軍談判,閻又文作為代表團的一員,為北平最終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傅作義起義后,黨組織并沒有曝光閻又文的身份,甚至連傅作義始終都不知道,他的親密秘書閻又文,居然是一位紅色特工。
建國后,傅作義當上了水利部的部長,他也沒忘了閻又文,還讓他做了水利部農(nóng)田水利局副局長,直到后來,黨組織將他調(diào)任為了農(nóng)業(yè)部糧油局局長。
都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1962年,僅新中國成立12年的時間,閻又文就在工作崗位上因病去世了。

根據(jù)黨組織的要求,閻又文直到去世,他的真實身份都沒有曝光,而這一情況,也給閻又文的家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從閻又文的妻子到兒子,一到政審就卡殼,老二就職某公安機關(guān),后被調(diào)離,一直未能歸隊,老三是哈軍工畢業(yè),本可以到一個好的單位,卻最終被分配到一個民用工廠當鉗工。

而當閻又文的家屬去找有關(guān)部門求證閻又文的身份時,卻每次得到的結(jié)果都一樣:“閻又文同志歷史問題不清楚”
后來他們?nèi)ソy(tǒng)戰(zhàn)部,卻也查不到閻又文的名字,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xù)了30年,1993年,當年與閻又文單線聯(lián)系的王玉,機緣巧合下見到了閻又文的女兒。
一步步,閻又文的身份終于解密,可這個解密,也是小范圍的,所以在1997年的電視劇《第二條戰(zhàn)線》,閻又文依然被塑造成了反面人物。

曾任中央調(diào)查部部長的羅青長,最終出面,證實了閻又文的紅色特工身份,自此,閻又文的名字逐漸被大眾所熟悉。
2009年,是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閻又文的畫像,出現(xiàn)在了紀念大會上,這對已經(jīng)去世數(shù)十年的閻又文,及閻又文家屬來說,也許是最讓他們高興的事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