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日,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樓,一個身影縱身躍下,帶走了華語娛樂圈最璀璨的星光之一——張國榮。

22年過去,每到這一天,無數(shù)人依然會在社交平臺刷屏:“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p>

他是《霸王別姬》里風(fēng)華絕代的程蝶衣,是《阿飛正傳》里孤傲不羈的旭仔,是舞臺上顛倒眾生的“哥哥”。

他的離世,讓整個華語娛樂圈陷入長久的悲痛,而他的傳奇,卻從未因時間褪色。

為什么22年過去,我們依然忘不了張國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他是華語影壇的“不瘋魔不成活”

張國榮的演技,是“人戲不分”的極致。

在《霸王別姬》里,他飾演的程蝶衣,從少年學(xué)戲到名角隕落,每一個眼神都讓人心碎。

導(dǎo)演陳凱歌曾說:“張國榮不是在演程蝶衣,他就是程蝶衣?!?/p>

為了這個角色,他提前半年學(xué)京劇,練身段、吊嗓子,甚至拍戲時全程用女聲說話,直到殺青后仍難以出戲。

而在《阿飛正傳》里,他塑造的“無腳鳥”旭仔,成為華語電影史上最經(jīng)典的角色之一。

那句“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fēng)里面睡覺”,仿佛是他自己命運的隱喻。

他的表演沒有套路,只有靈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他是舞臺上的“妖與仙”

張國榮的演唱會,是華語樂壇的巔峰美學(xué)。

1989年,他在紅館連開33場“告別樂壇演唱會”,身穿白色西裝,含淚唱完《風(fēng)再起時》,宣布暫別歌壇。

1996年復(fù)出后,他的舞臺風(fēng)格更加前衛(wèi)大膽——長發(fā)、高跟鞋、透視裝,在保守的90年代掀起巨大爭議,卻也重新定義了華語演唱會的視覺藝術(shù)。

2000年“熱·情演唱會”上,他長發(fā)披肩,身穿Jean Paul Gaultier設(shè)計的“天使與魔鬼”系列,唱《我》時坦然道:“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p>

這場演唱會被央視評為“中國演唱會的最高水準(zhǔn)”,卻在當(dāng)時被港媒惡意嘲諷“妖氣沖天”。

他不在乎世俗眼光,只做真實的自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他是娛樂圈的“哥哥”——人緣好到離譜

張國榮的“好人緣”,在娛樂圈堪稱奇跡。

梅艷芳曾說:“他是我唯一能交心的朋友。”

拍《胭脂扣》時,張國榮知道梅艷芳怕黑,每晚收工后都陪她走夜路;

劉嘉玲回憶,自己遭遇綁架案后情緒崩潰,張國榮每天打電話陪她聊天;

張柏芝出車禍,他把自己戴了多年的護身符送給她……

就連一向毒舌的黃霑都夸他:“張國榮是娛樂圈最后一個貴族?!?/p>

他溫暖了別人,卻沒能照亮自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他的離開,至今仍是謎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文華東方酒店跳下,終年46歲。

外界猜測他的死因眾說紛紜——抑郁癥?

感情困擾?

事業(yè)壓力?

經(jīng)紀(jì)人陳淑芬后來透露,他長期受情緒病折磨,甚至出現(xiàn)幻覺。而在他留下的遺書中,最后一句是:“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天才總是孤獨的,而他選擇了最決絕的方式告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5 22年過去,為什么我們還在懷念他?

因為張國榮代表了一個時代——

他是華語娛樂圈最后的“巨星”,沒有流量炒作,全靠作品說話。

他活得太真實,敢在保守年代公開性取向,敢對媒體說“我就是愛唐鶴德”。

他的藝術(shù)生命太短暫,46歲離世,留下無數(shù)“如果他還活著”的想象。

每年4月1日,全球“榮迷”仍會自發(fā)紀(jì)念他。香港星光大道擺滿鮮花,微博熱搜總有他的名字,B站彈幕刷屏“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時間從不會沖淡真正的傳奇。

22年,足夠讓一個嬰兒長大成人,足夠讓流行文化幾輪更迭,但張國榮的名字,依然鮮活。

或許正如《阿飛正傳》里那句臺詞:“要記得的,永遠都會記得?!?/p>

我們懷念他,不僅因為他是巨星,更因為他活出了許多人不敢活的樣子——極致、純粹、自由。

“風(fēng)繼續(xù)吹,不忍遠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