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紅書有人靠賣高校待遇信息差,3個月搞了11.9W!
這玩意兒既不是考研題庫也不是簡歷模板,而是把全國高校的薪資、補貼、考核要求扒了個底朝天,標價45.9,賣了2597份。

今天咱們不扯虛的,直接上干貨:
為什么這玩意兒能火出圈?我們普通人怎么跟著吃肉?
這年頭信息根本不值錢,網(wǎng)上關(guān)于賣虛擬資料的完整版教程有很多的,我們不要再被割韭菜了,去瀏覽器搜一下,有很多詳細的賣虛擬資料教程,你按照課程的方法去操作,7天都能掙你1個月的工資。
不會搜?如下圖:

一、高校待遇信息差憑啥賣這么好?
你以為高校招聘公告寫得很實在?天真!
比如某985院校寫著“提供科研啟動金”,實際要分5年發(fā),中途離職一毛不給;
再比如“年薪20萬起”,到手才發(fā)現(xiàn)含30%績效,完不成就扣錢……
這就像相親對象說自己“性格開朗”,結(jié)果見面發(fā)現(xiàn)是個社恐!
而這份資料直接把各校的隱形條款、真實到手工資、甚至食堂補貼都標得明明白白。
現(xiàn)在985碩士擠破頭進二本當老師,但90%的人只會無腦海投。
比如同樣招博士,山東某高校安家費30萬,但要求5年內(nèi)拿重量級項目,隔壁河北同級別院校給15萬卻不用考核。選錯一步,等于白送學校一輛五菱宏光!
這資料就像給學霸開了上帝視角,直接跳過“踩坑副本”,專挑錢多事少的崗位下手。
我一發(fā)小去年考高校教師,翻爛了50多個學校官網(wǎng),最后花43塊買了份現(xiàn)成表格。用她的話說:“少喝10杯奶茶,換我少加3個月班,這買賣值了!”
這資料能爆火,就3字——剛需(找工作)、痛點(信息不透明)、懶人經(jīng)濟(不想查資料)。
二、普通人怎么去操作?就3步
1、搜集資料
盯緊高校官網(wǎng)“人才引進”欄目、人社局公示的科研補貼文件,甚至二手平臺的高校轉(zhuǎn)租信息;
混進20個高校工作群,用爬蟲抓取關(guān)鍵詞“退學警告”“績效被扣”,這些才是真實待遇風向標;
把各校福利按“到手工資”“隱形坑”分類,用紅黃綠三色標注推薦指數(shù)。
2、把資料包裝成網(wǎng)紅單品
用高校標志性建筑做背景,大字標“2025內(nèi)部流出版”,右下角加半透明水印“不要外傳”;
別光堆數(shù)據(jù)!加真人測評:“東北某高校號稱‘補貼豐厚’,結(jié)果取暖費自己交,南方人慎入!”
單省版39、區(qū)域打包價88、土豪價199,專治選擇困難癥。
3、做流量
考研調(diào)劑季發(fā)“這些冷門院校給錢比985還大方”,畢業(yè)季發(fā)“高校輔導員的真實工資”
把剛需人群引流到私域,進行二次轉(zhuǎn)化就行。
有人杠:“現(xiàn)在入場早卷成麻花了吧?”
但真相是:
80%的人只會復制表格,而高手早就玩起降維打擊。
比如給用戶定制“選校方案”(多收200)、捆綁賣“職稱評審技巧”,甚至對接獵頭拿提成。
記住,
掙大錢的人,永遠在解決信息差背后的深層焦慮。
別瞧不起倒賣信息,用合法手段幫人省錢省時間,就是當代最體面的生意。
畢竟當你還在糾結(jié)“這算不算割韭菜”時,學霸們早用這錢付了房子首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