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于謙被砍頭后,錦衣衛(wèi)去抄家時竟一無所獲!正在灰心喪氣之際,忽然發(fā)現(xiàn)一間小屋門鎖緊閉,眾人踹開門蜂擁而入,誰知下一秒,空氣都凝滯了,隨即所有人齊刷刷地退了出去!
于謙,1398年出生在浙江錢塘,家里不算啥大富大貴,就是個普通讀書人家。爹是個教書匠,家里書倒是多,金銀沒多少。從小他就聰明,特別能吃苦,埋頭讀書,滿腦子想著報國。1421年,他考中進士,邁進官場,靠著腦子和膽子一步步往上爬。別看他文質(zhì)彬彬,真碰上大事一點不含糊。
早年他在地方上當官,眼光毒,辦事利索。宣德年間,漢王朱高煦造反,他被派去當巡按,臨場指揮作戰(zhàn),把叛亂平得服服帖帖。朝廷一看,這家伙行啊,直接提他當了兵部右侍郎。后來邊疆有事,內(nèi)政要改,他都上手干得漂亮,名聲越來越大。老百姓喜歡他,可官場里有些人開始看他不順眼了。
1449年,土木堡之變,皇帝朱祁鎮(zhèn)被瓦剌抓了,京師眼看要完。于謙站出來,硬著頭皮扛下重擔。他頂住壓力,組織北京保衛(wèi)戰(zhàn),調(diào)兵、修城、鼓士氣,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愣是把瓦剌趕跑了。這仗打得漂亮,他直接升到兵部尚書,成了朝廷的頂梁柱??蛇@功勞太大,也埋下了禍根。
1457年,景泰帝病得不輕,英宗朱祁鎮(zhèn)復辟成功。石亨這幫人抓住機會,給于謙扣了個謀反的帽子。審訊時他被打得半死,可嘴硬得很,死活不認罪。最后還是被砍了頭,死得冤得不行。這事擱誰身上都憋屈,他拼死拼活為國,到頭來卻被自己人搞死。
于謙被砍頭后,錦衣衛(wèi)得了命令,立馬去他家抄家。那是1457年2月,天冷得要命,他們扛著家伙就去了。想著于謙當過那么大官,家里怎么也得有點值錢貨吧,結(jié)果一進門傻眼了——破桌子、舊衣服、幾本書,連個像樣的擺件都沒有。衛(wèi)兵們不死心,墻敲了,地挖了,還是啥也沒撈著,眼看著要空手回去。
就在這時候,有人瞅見后院有間小屋,門鎖得死死的,跟周圍破破爛爛的房子格格不入。幾個人上去一腳踹開門,全擠進去想看看有啥貓膩。結(jié)果呢,屋里就一張舊書桌,上頭幾本書散著,墻上掛件蟒袍和一把長劍,角落還有盞快滅的油燈。沒金子,沒銀子,連個銅板都沒。這幫人站在那,愣了半晌,空氣跟凍住似的,然后全退了出來。
這屋子啥也沒藏,就是于謙平時讀書寫字的地兒。那蟒袍是他當大官時朝廷賞的,長劍是他保衛(wèi)京師用過的。錦衣衛(wèi)本來想找證據(jù)證明他貪污,結(jié)果啥也沒找到,反倒證明了這老家伙真是一身清白。這事傳出去,百姓都說,他當那么大官,家里卻窮成這樣,真是少見。
于謙死了,他家也沒好日子過。老婆孩子被流放到嶺南,家當全被沒收,名聲也臭了街。可老百姓心里有桿秤,抄家這事一傳開,大家都開始替他鳴不平。說他為國鞠躬盡瘁,最后卻落這么個下場,太不值了。
過了幾年,成化年間,他兒子于冕被放回來。這小子沒閑著,到處跑著喊冤,想給爹討個說法。到了弘治年間,孝宗終于松口,重審這案子。結(jié)果一查,于謙壓根沒啥罪,純屬被冤枉的。朝廷給他平了反,追了個大官銜“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還賜了個“肅愍”的謚號,算是給他正了名。后來他墓修好了,地方上還立了碑,寫上他的事跡,讓人看了都感慨。
于謙這人,活著時拼死干活,死了還被黑了一把,可最后還是熬出了頭。他的故事傳下來,大家都覺得他是個真漢子。家里窮得連錦衣衛(wèi)都下不去手,可見他多干凈。他的死是個悲劇,但這悲劇里透出的骨氣,硬是讓人服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