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這回是真下狠手了,直接簽了個征兵令,口氣硬得跟釘子似的,全國上下得使出渾身解數(shù),100天內拉16萬人當兵,這事兒聽著就挺猛,畢竟14年來俄羅斯都沒這么大動靜過。
俄烏邊境那塊兒亂成一鍋粥,庫爾斯克剛消停,別爾哥羅德又炸了鍋,前線還得硬拼,兵不夠咋整,16萬新兵聽著多,可真能頂事兒嗎?義務兵又不能出國打仗,戰(zhàn)斗力也稀松,普京這步棋到底想干啥,是守邊境,還是給談判攢籌碼?

文案|編輯:清
俄烏沖突打到現(xiàn)在,邊境那塊兒真是沒一天安生日子,去年8月,烏克蘭軍隊冷不丁殺進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一個月不到就占了快2000平方公里的地盤,100多個村鎮(zhèn)都丟了,連天然氣樞紐蘇賈市都沒保住。
普京當時氣得不行,一周內連開三次緊急會議,拍桌子讓軍隊兩個月內把烏軍趕出去。結果呢?仗打了8個月,俄軍總算把庫爾斯克大部分地盤搶回來了,可這代價不小,兵力拉得太薄,后方都快空了。
還沒喘口氣,別爾哥羅德州又出事兒了,這地方緊挨著庫爾斯克和烏克蘭的哈爾科夫,位置敏感得要命,上個月21號,俄國防部還挺得意地說擋住了烏軍五次滲透,可沒幾天,28號一堆軍事記者就在網(wǎng)上爆料,說烏軍已經(jīng)打進別爾哥羅德,跟當?shù)厥剀姼傻脽峄鸪臁?/strong>

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當天也放話,承認他們在庫爾斯克之外還搞了點“動作”,到了29號,別爾哥羅德州長出來喊話,說邊境20多個村子被襲,局勢爛得沒法看,比起庫爾斯克那次大進攻,這回烏軍的動作小點,但明顯是想牽制俄軍,減輕前線壓力,可對剛慶祝完庫爾斯克勝利的克里姆林宮來說,這臉打得啪啪響。
邊境這么一鬧,俄羅斯的麻煩就擺上臺面了,仗打到第三年,烏克蘭那邊越打越有章法,不光守著自己地盤,還老想著把戰(zhàn)火往俄羅斯這邊推。澤連斯基去年就撂過狠話,說俄羅斯把戰(zhàn)爭帶到烏克蘭,現(xiàn)在得讓他們自己嘗嘗苦頭。
事實證明,只要這仗沒停,俄羅斯靠近烏克蘭的幾個州就別想消停,滲透啊、小規(guī)模進攻啊,隔三差五就來一出。光靠現(xiàn)有的兵力,俄羅斯有點撐不住了,尤其是前線還得硬拼,后方還得守住。

就在這節(jié)骨眼兒上,普京甩出了2025年春季征兵令,4月到6月,全國85個省級單位得湊齊16萬新兵,100天內必須搞定,這規(guī)模放過去14年都沒見過,上回這么狠還是2011年春天,直接拉了20萬人。
這次征兵令里,普京話說得死死的,地方政府和征兵委員會得使出渾身解數(shù),按時交差,一點馬虎都不行,16萬人聽著多,可真要弄起來沒那么簡單,畢竟俄羅斯的兵分兩種,義務兵和合同兵,待遇和用處差得十萬八千里。
義務兵就是18到30歲必須服役的男的,干一年就走人,俄烏沖突前,這歲數(shù)上限是27歲,后來硬生生抬到30歲,義務兵的日子不好過,訓練馬馬虎虎,待遇也低得可憐,還不能出國打仗。
擱以前,他們也就是在國內站站崗、巡巡邏,頂多干點雜活兒??涩F(xiàn)在局勢變了,自從烏東四個地方被俄羅斯吞并后,這些地方在法律上算“國內”,義務兵被派去頓涅茨克之類的前線就不算違規(guī)了,問題在于,他們戰(zhàn)斗力實在不行,真上了戰(zhàn)場,基本就是挨炮彈的命。

合同兵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幫人是自愿簽合同的職業(yè)兵,訓練扎實,能出國作戰(zhàn),工資一個月20萬到25萬盧布,換成人民幣差不多1.75萬到2.2萬,還不算簽合同的一次性獎金和各種福利,在烏克蘭戰(zhàn)場上,合同兵才是主力,扛著最硬的仗,可過去兩年,合同兵招得越來越費勁,愿意簽的人少了,戰(zhàn)場消耗又大,光靠這幫人已經(jīng)頂不住了。
那普京為啥還非要征16萬義務兵呢?道理其實不復雜,前線打得兇,合同兵得往前沖,可后方不能沒人守著,邊境州一個接一個出亂子,庫爾斯克剛消停,別爾哥羅德又炸鍋,俄羅斯得趕緊往這些地方塞兵,義務兵雖然不頂事兒,但好歹能站崗放哨,把老兵替換出來往戰(zhàn)場上扔,再加上,俄軍還指望這些義務兵服完役后能轉成合同兵,多少補點人手。

時間上也卡得挺巧。春天一到,地上的凍土化了,泥濘季節(jié)過去,地面部隊能動起來。這時候征兵,訓練個把月,正好趕上戰(zhàn)場環(huán)境變好,俄軍可以趁機往前推一把。別忘了,普京現(xiàn)在不光在戰(zhàn)場上較勁,跟美國談判也得掰掰腕子,拖著時間談條件,前線還得搶地盤當籌碼,這16萬新兵正好能派上用場,撐住國內的攤子,讓合同兵專心往前打。
還有邊境那堆爛事兒,庫爾斯克那次,烏軍殺進來完全打了俄羅斯一個措手不及,普京本來想著速戰(zhàn)速決,結果拖了8個月才收拾干凈,這回別爾哥羅德又鬧起來,雖然規(guī)模不大,可政治上太難看。
俄羅斯一直想把戰(zhàn)火擋在國門之外,可烏克蘭偏不讓,隔段時間就來這么一下,搞得邊境州人心惶惶,光靠現(xiàn)有的部隊巡邏防御,明顯不夠用,征兵就成了必須邁的一步。

這16萬義務兵來了,能干啥呢?大頭估計是往邊境州一塞,守著那些村子城鎮(zhèn),盯著烏軍別再鉆空子。剩下的可能分到后勤崗位,支援前線作戰(zhàn)部隊,真要說打仗,他們上不了臺面,但好歹能騰出點人手,讓俄軍在關鍵地方多使點勁兒。眼下這仗打得膠著,俄羅斯既得防著烏克蘭的反撲,還得攢著實力跟西方磨嘴皮子,征兵這事兒看著急吼吼,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從大局上看,俄烏沖突沒個盡頭,邊境的窟窿就得不停補。普京這回征兵,既是給前線輸血,也是給自己留條后路。16萬人聽著唬人,可真攤到85個州,平均一個地方也就2000來號人,撒下去也就那么回事兒。
關鍵還得看接下來幾個月,戰(zhàn)場上能不能頂住,談判桌上能不能談出點名堂。不然這仗再拖下去,俄羅斯的日子只會更難熬。

參考資料:


熱門跟貼